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要善于做群众工作等。新形势下,我们学习和弘扬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群众观萌芽于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主张实现民众的大团结,推翻反动统治;初步萌生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的观念;同时也初步阐述了党与群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群众观是关于什么是群众、党与群众关系以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的理论体系。毛泽东群众观建立在唯物史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完全站在人民和阶级的立场上,彻底脱离了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狭隘倾向,使自己和所属政党与群众融为一体。毛泽东群众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对党的事业的顺利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毛泽东群众观并未过时,其中贯穿着的作风、体现着的理念、蕴含着的精神和科学化建设的思路,都对当下党的作风建设以及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的群众观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制建设产生过独特的影响。为新中国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很早就看到了国民政府法律对国民党政权的重要作用,深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为废除一切旧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群众观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党和群众的关系、党的宗旨以及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群众观。十八大以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对践行群众观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央苏区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当时,官僚主义是群众观形成和践行的大敌。毛泽东在中央苏区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的著作,体现了人民群众至上的群众观思想。通过对这一时期毛泽东著作的研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毛泽东群众观的形成与践行,与其对当时存在的官僚主义的批判、清算密切相关。反对官僚主义,成为毛泽东群众观的重要主题。反对官僚主义,必须把群众观作为思想利器,必须到群众中去作调查研究,必须树立践行群众观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全面阐释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与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全面贯彻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密切党群关系,这对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执政地位,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全面阐释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与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全面贯彻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密切党群关系,这对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执政地位,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践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本人谈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用理论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就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意见看法、觉悟程度直接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群众观与中国传统重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人民负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深入研究毛泽东群众观中的“民本”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乃至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党政关系思想是建立在对政党政治和以党治国的深刻体会和把握的基础上的.邓小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率先提出反对以党治国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重要思想.建国后,邓小平针对因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党治国的作风在党内逐渐盛行起来,逐步形成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现象,对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今天,我们正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即用新型的党政关系逐步取代传统的党政关系,实现党政关系合理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党政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论执政党运行机制创新与党的执政能力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外要处理好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构的关系,对内要处理好党内各级组织之间及与党员之间的关系,这些对内、对外运行机制,即执政党运行机制。执政党运行机制是执政能力的实现形式和实践依托,是执政能力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执政党运行机制创新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执政方式即执政党领导、执掌政权的方式,本质上是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的配置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运转模式。执政党执政方式可分为三种模式类型:党政职权分开型、党政职权混合型及党政职权合一型。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方式有党政职权混合型执政模式的某些特征。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向党政职权分开型执政模式方向转变,要处理好执政党、政权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关系的科学配置及其职权运行的法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能力是实践主体的内在能量的外在表现力。政党的执政能力是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一种系统能量的外在表现力,是以各级党政干部执政能力为基础的党的有机组织系统的对外反映能力。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系统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  相似文献   

15.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认真总结党在每个历史时期的执政经验,充分认识党在现阶段面临的执政要求和挑战,对于我们进一步掌握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对我们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治权能力对共产党执政成效、执政地位和执政命运最具决定意义,是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提高党的治权能力。  相似文献   

17.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以往大规模的党内集中教育相比,鲜明的特点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着眼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蕴含着党的建设的新思路,对执政能力的自觉追求是执政党先进性的时代体现,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着眼点,是党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方位中加强先进性建设重要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就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重视干部的选拔工作。而做好干部选拔工作关键是解决好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选拔标准即选拔什么样的干部的问题,二是选拔的方法即怎样选拔这样的干部的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的干部选拔工作,使得我们党在抗日战争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保存下实力,迅速发展壮大了党组织。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干部选拔工作与相关论述,对于深刻认识当时历史环境下选拔的历史规律和加强当前的干部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为执政而争取选民的做法既有表面上的相似之处,又有本质上的区别。群众路线是党的取得政权的"传家宝",也是党长期执政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坚持群众路线,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群众路线的实现方式,以便更好地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建思想的创新点包括: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提出党的执政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出并论证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提出领导干部应坚持的七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