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党建质量为目标,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以创新驱动推进高校党建内涵式发展,对于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辨析和阐述新时代高校党建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相关概念,结合对于创新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思考,初步提出创新驱动下的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内涵式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高校必须继续探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从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入手,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提高立德树人的政治站位;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把握立德树人的工作方向;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紧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加强制度保障,健全立德树人的有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致力于把德育融入智育,让学生从"谋饭碗"转向"追梦想"。从多年的工作实践来看,要抓实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紧扣高校的核心职能定位做文章,实现党建工作与科研教学深度融合、互促互进。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党的建设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的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既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贯穿于高校工作的根本理念。教师在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需要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立德树人理念始终贯穿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文章针对高职学生实际,分析了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实现提升高职学生党建质量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传承,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神圣使命。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立德树人工程,高校须通过抓住"党建龙头"主心骨、做好"以生为本"引路人、筑牢"思政课程"主阵地、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打造"三全育人"生态圈、搭建"家校互动"同心桥等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范式与新生态,形成高校立德树人整体合力,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内蒙古师范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总结学校60多年的办学经验,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汇聚了实现学校事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应该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砥砺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继承和发扬好我们党长期探索立德树人实践的基本经验,并结合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和学生的新特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衡量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入推动高校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进机关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高校机关党建工作面临一系列挑战,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新时代高校机关党建工作,可以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引领党建工作新常态;着力加强高校机关党的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大力增强机关工作贡献度。  相似文献   

10.
丁琪 《世纪桥》2023,(11):48-50
立德树人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培养新青年的使命所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内涵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政课在实现立德树人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提高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水平,需要通过增加课堂中德育教育、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和重视网络环境建设等方式,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党建工作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渠道,抓住高校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就要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质量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开展适应新时代学生并且具有成长意义的党建工作,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结合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于洪霜 《世纪桥》2023,(4):75-7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工作融合发展,多次对学校党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在高校办学理念、价值目标、实践路径等方面具有内在联系。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的深度整合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是巩固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路径。高校应通过打造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机制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做好党建工作与思政课建设的融合以及党建工作与业务建设的融合、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的创新与特色建设、加强“党建带团建”等路径,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8,(13)
正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聚焦服务航天国防事业,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把握正确方向,建强立德树人的育人阵地。学校党委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办学治校、育人育才。一是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凡是涉及  相似文献   

14.
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服务服从于高校党的根本任务,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具有确保人才成长发展的方向动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搭建人才全面发展的平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把握才能完成。新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立德树人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诉求,是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形载体,也是健全高校德育考评体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把握才能完成。新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立德树人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诉求,是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形载体,也是健全高校德育考评体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毋庸置疑是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灵魂,高校要遵循灵魂指引,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通过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重要目标三个具体维度,推动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践,探索以育人为核心构建师生互动党建机制,具体从支部建设层面整体设计,以分层次、分阶段培养教育为主线,从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党性养成教育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对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全员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诉求,对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结合新形势构建全员育人协同机制。本文将在探讨全员育人本质内涵和意义的前提下,分析高校全员育人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以高校基层院系的实践视角,提出全员育人"5F"协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们探索建设了"网格化三全五育"体系,并在院系层面进行了实践,通过这一体系优化了本科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形成了一套可以复制的立德树人工作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