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人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他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在亲情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间,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毛泽东的家风,为人们称颂,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古人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开国领袖毛泽东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他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在亲情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间,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4)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修好"家风建设"这一堂必修课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对于领导干部个人和党的事业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为官不为"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顽疾",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极端不负责任,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损害了党的形象。这一问题的滋生和蔓延,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因此,治理为官不为,既要立足于  相似文献   

5.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也是作风、党风。百年党史中,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7,(5)
正毛泽东的家风中有一条:念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多次婉拒亲戚朋友们提出的介绍工作的要求。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曾捎信给毛泽东,要求"在北京或湘安排厅长之类的职位"。毛泽东1949年秋在致湖南省委副书记王首道的信中说:"杨开智……在湘按其能  相似文献   

7.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关键在干部。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新时代干部选拔和任用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标准。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建设一支忠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1]。干部的培养和任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国现有的干部晋  相似文献   

8.
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述家风建设,把优良家风建设嵌入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部署之中。家风与党风、政风、民风相互融合,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建设,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个人、家庭、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建琨 《当代贵州》2014,(32):14-1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台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我们在依法治国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不为任何干扰所动,不被任何思潮所惑,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  相似文献   

10.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首次将不注重家风建设列为纪律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发出的家风建设动员令,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是党员干部事业发展的"根基",家风不正、家风不严,就会"祸起萧墙""后院失火",败坏民风社风党风政风。"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党员领导干部要用心用情尽力尽责抓好家风建设,莫让家风丧失。  相似文献   

11.
<正>党员干部既是"党的人",也是家庭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成员。家庭建设搞得好坏跟他们对家教家风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家风正,则家道兴,民风淳;家风不正,则家道衰,民风坏。由于家教家风连着党风政风,所以党员干部搞好家庭建设也就是做到对组织、对家庭的双重负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家风不是小事,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才能做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无过便是功"思想在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根深蒂固,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成绩",但也找不见"过失",这是典型的庸官、懒官、糊涂官,这种行径严重背离了我们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当下,各地领导干部都在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坚持党管媒 体的原则",作为各级党委如何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新闻媒体的重要性,增强坚持党管媒 体原则的自觉性 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政 府和人民的喉舌。"喉舌",既说明了新闻媒体的性质, 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4.
一、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才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这是我们党八十多年以来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一条重要的经验,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确立这条思想路线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这条路线。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曾吃过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亏,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文革",由于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恢复并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党和国家的"致命伤",那么"庸政"、"懒政"则是党和国家的"慢性病"。不管"致命伤"还是"慢性病",都会危及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因此,中央在"打虎拍蝇"的同时,铁腕惩"懒"治"庸",对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者"动刀子"、"出重拳"。同时,多地也纷纷出台问责新规,向"为官不为"的现象说"不"。伴随着一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7,(10)
<正>金秋十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即,神州大地亿万群众翘首以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我们亲身经历和真切体验的历史现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报告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提出了":一条主线"、"五项建设"、"六个着力"。"一条主线",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十一五"  相似文献   

19.
谢嘉梁 《唯实》2005,(8):27-3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从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学术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研究仍有待深入之处.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家教家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并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而国之本在家。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