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于《劳动合同法》草案的一个重要的分歧,就是绝大多数人赞同草案第一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但也有意见认为,劳动合同法应当遵循双方平等协商的原则,平等地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这一问题关系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意义重大,必须予以澄清。笔者以为, 《劳动合同法》必须向劳动者倾斜。  相似文献   

2.
思考一:《劳动合同法》的明显特色《劳动合同法》作为我国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新时期我国劳动保障立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正如其第一条所规定,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作为本法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补偿制度,仍暴露出了诸多不足。为此,应完善经济补偿制度措施,从制度构建、补偿标准、救济途径、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具体情形及防止用人单位滥用预告解除权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实现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法在立法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对劳动者权利的倾斜保护。因此,广大劳动者对于法律的颁布热烈拥护。用人单位则对这一法律有不同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6.
段明 《学理论》2009,(15):108-109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调整劳动关系的立法方面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以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的法律背后隐藏着值得探讨的政府问题。本文就重点论证了“倾斜保护”背后的问题及其它深层次的政府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倾斜度明显提高,这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上海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仍需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法中的一项特色制度,作为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劳动者权益的附随保障机制之一,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劳动合同法>虽然就这一制度作出了新的修正与完善,但有些条款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同时对于经济补偿金性质的理解在理论界及其司法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法在立法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对劳动者权利的倾斜保护。因此,广大劳动者对于法律的颁布热烈拥护。用人单位则对这一法律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法律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用工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俞晓晓  张妮 《学理论》2014,(4):124-125
《劳动合同法》中小企业实施的调研情况显示:《劳动合同法》的最大绩效在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大幅度提高,而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其他方面效果不甚明显。原因可能在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对该法的了解和理解不足、个别劳动关系协议机制存在薄弱之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机制具有特殊性,对其实施效果的反思中,应进一步区分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转化一元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劳动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自公布施行以来,对于规范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该法自施行以来,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了澄清这些问题,同时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迅速发展,劳务公司或劳务派遣组织大量涌现,随之出现了许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2008年1月《劳动合同法》生效实施,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规定,从而结束了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无法可依的历史。这对明确劳务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孟祥志 《学理论》2010,(22):123-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作为一部重要的劳动程序立法,《劳动争议调解法》存在着若干的亮点以及不足。将针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亮点点评,同时提出其缺点。  相似文献   

15.
6月29日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劳动合同法获高票通过。通观以四次审议为主干的立法过程,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标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6.
对劳动合同法不应片面解读。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逐步改善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等难题;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可归因于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有利于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劳动合同法既保护劳动者,也保护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正在逐步适应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总之,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才能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28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亿万劳动者期盼已久的大事,在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历程中,树起了一座重要里程碑。 一、《劳动法》颁布的重要意义 首先,《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各族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关心。《劳动法》的基本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考虑到企业权益的保障,这将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稳定,可以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自《劳动法》实施以来又一部重要的劳动法律,也是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为保护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施行,分别涉及就业、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保障的重要领域,在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三部法律奠定了我国劳动关系和谐的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从此唱响中国劳动者“以人为本、体面劳动”的福音。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实施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争议处理的若干法规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为达到劳动法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之目的,在劳动争议仲裁中采用“先予执行”制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