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正>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目前,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已把海南列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如何抢抓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需要从省情出发,立足优势和现有基础。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着力打造中国的旅游特区、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是海南  相似文献   

2.
刘兵  张凤祥 《创造》2015,(10):64-66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从构想到实践,体现了中国和沿线国家、地区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文山背靠大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迄今中国已经与80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已经全面运转,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机制更加完整,各领域的合作广泛开展,这为世界和人类发展提供了顺应历史发展的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秦汉,乃至更早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它充分说明,中华文明有史以来就是一个敞开大门汇入世界文明大潮的开放文明,丝绸之路不仅限于丝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东来西往的丝绸之路均与文化交流有着不解之缘。今天的"一带一路"不仅需要文艺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和睦相处、民心相通中发挥情感纽带的作用,而且需要文艺走在"一带一路"的时代前沿,为新时代留下文明的丰碑和文艺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0,(10)
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冲突是一个重要变量,因而文化交流互鉴显得更为迫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蓝图得以展开。南京是"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5,(7)
<正>走过千年时光,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带去了文明和美好、繁荣和梦想;纵览当今世界,"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成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纽带和桥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展望美好未来,"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战略举措。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建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当年11月和次年3月,"一带一路"分别被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一个世纪战略。"一带一路"的本质就是中国影响世界,世界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是人出去、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5月14日-15日,迎着世界注视的目光,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嘉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大计。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中国首倡变为全球共识,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此次高峰论坛的举行,让"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了一段新历程。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海市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对接东盟国际合作的门户,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应当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利用先天优势和条件,加强国际合作,在区域竞争中精准定位、跨越发展、共赢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海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应以海上丝路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复兴海上丝绸之路辉煌。2017年2月,《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12)
<正>"一带一路"倡议给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而城市,无疑是"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重要引擎之一,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泉州等诸多中国城市,已站在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新起跑线上,准备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走出一条全新的丝绸之路所有的人都鼓起掌来,当业务系统里企业信息显示的那一刻,无人不为自贸区多证合一、多事项联办综合系统与西安市工商局业务系统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1.
文明互鉴与人类社会的演进相生相随,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规律昭然可见。"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也是不同文明取长补短、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过程。毋庸置疑,"文明互鉴"作为一种客观应对世界文明格局走向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前行,引领沿线各族人民迎接"美美与共"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建构"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重要举措。它与"一带一路"共同构成了中国优化国际关系、强化责任担当的主要的外交行为方式。与"一带一路"相似,"冰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北极航道的开发与建设,更是为了实现北冰洋海域内的物资流通、协作发展、民心相通、共享共荣。"冰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为践行中国智慧搭建平台,为优化各国协作创造桥梁。深入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正确认识"冰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关系,可以为更顺利地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的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为古代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而且是沿途国家共同繁荣的现实路径,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契合点,展示了中国发展的战略远见。"一带一路"可能使中国树立大国崛起的新范式,走出一条全球秩序重组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13)
正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但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富有。在过往两千多年中,有一条连接商业、文化、友谊的"丝绸之路",而今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正在全球化、网络化的背景下再次复兴。有了连接,世界才会与众不同。2013年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中亚,在历史名城撒马尔罕牵动历史记忆,复兴丝路合作的倡议激起从亚洲到欧洲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11)
<正>"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将由此同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这必将为世界人民的幸福带来福祉。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的共赢之路,更是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理解交流的和平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如何从全球视角认识和应对不同文明的差异,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借助"一带一路"的实践平台,中国提出的新文明观以其极大活力有力地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这一建设战略受到亚欧国家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内相关省份也纷纷制定实施规划方案。但美国、俄罗斯、日本实施的力图主导地区事务的战略举措,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沿线各国应团结互信、合作共赢,努力打造亚欧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宁波等地古港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这既是对宁波对外开放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宁波高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殷切希望。宁波区位条件独特、开放平台众多、体制机制灵活,对接"一带一路"的基础好、优势大、契合度高,是全国、全省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最理想的区域。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19.
《松州》2015,(2)
<正>"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东盟文化中有诸多广西元素,如广西合浦是我国汉代南海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和主港、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广西华侨华人为发展和保卫东盟国家的文化做出了历史贡献,这是广西积极参与南海丝绸之路建设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信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应当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文化中的广西元素,并以此为契机确立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