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皮刺螨(Dermanyssus gallinae Redi,1674)是禽类的外寄生虫。在啮齿类体上亦有寄生,有时也侵袭人类。1985年6月,苍溪县外贸站兔场饲养的一批2~3月龄幼兔陆续发生死亡,经检查发现在这些幼兔体表有一种吸血的小虫,随后采集标本鉴定为鸡皮刺螨,由于采取有效的扑灭措施,才及时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一)流行情况 共调查86只西德长毛兔,有鸡皮刺螨寄生者46只(43.48%),其中成年兔1只、2~3月龄幼兔45只,死亡21只(致死率45.7%)全部为幼兔,感染者公、母均  相似文献   

2.
嗜眼吸虫主要寄生于家禽眼结膜囊和瞬膜内,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分泌毒素的影响,使患禽发生结膜—角膜炎。该病对幼鸭危害严重。1984年11月我们对江苏省的吴江、昆山县爆发鸭嗜眼吸虫病作了调查,现将其结果总结如后。 (一)流行情况 吴江县个体养鸭户,1984年饲养雏鸭1900只,鸭群30日龄时,死亡824只,死亡率为43.36%。鸭群50日龄时,对1100只幼鸭作了检查,阳性1090只,感染率为99.09%,感染强度1~30条。同时对该县和昆山县的9个养鸭群进行了抽检,共检查77只鸭,阳性46只,每群均有感染。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1月 ,河南省濮阳市某专业户饲养的 2 0 0 0只产蛋鸭发生了一种以肿头、流泪、两脚麻痹、排绿色稀粪和产蛋量下降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鸭瘟。1 临床症状1999年 11月 2 2日 ,该专业户的鸭群中死亡 8只鸭 ,其中 6只死亡鸭有肿头症状。鸭群中部分病鸭精神萎靡 ,两脚发软 ,行动困难 ,有的病鸭下痢、排绿色稀粪和产蛋量下降。2 病理变化对死亡鸭和发病鸭剖检 ,其口腔及食道内有黄色分泌液 ,粘膜上有数量不等的灰黄色伪膜 ,剥离伪膜后有溃疡病灶 ;肝微肿、有出血斑点 ;卵泡变形 ,卵泡膜充血。3 实…  相似文献   

4.
1983年5月至6月间,我省某养殖场饲养的幼鹌鹑陆续发生死亡,通过对其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和人工发病试验等的调查研究,确定为鹌鹑烟曲霉菌病,现介绍于下。 (一)流行情况 该场于5月下旬从外地购进10日龄的健康鹌鹑1000只,并饲养在一间1日房内;1日龄健康鹌鹑5000只。养在一间建成不久的新屋内,地面均铺木屑饲养,二间房  相似文献   

5.
重庆江津市某镇一农户饲养150只家兔,1997年5月,有15只幼兔陆续发病,死亡2只,逐求诊治。经系统检查和真菌学鉴定,确诊为絮状表皮癣菌病。1临床表现病兔先在面部出现红斑或红疹,瘙痒不安,随后头顶、眼眶、鼻梁、面颊等部位脱毛,皮肤损伤,逐渐形成黄白...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河西地区部分鸡场 (户 )自 1997年陆续发生以蛋用鸡输卵管囊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传染性支气管炎 (IB)。1 发病情况养鸡场 (户 )蛋用鸡进入产蛋期 ( 2 0— 38周龄 )后陆续出现个别鸡腹部膨大及呼吸道症状 ,发病数随蛋用鸡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据调查 ,某养鸡户饲养蛋用鸡 40 0 0余只 ,因本病死亡、淘汰 487只 ,随机取 15只鸡病料进行IB琼脂扩散试验 (AGP) ,其阳性率为 10 0 % ,发病率为 12 .2 %。在调查的 5批鸡群中 ,用新城疫 (ND)、减蛋综合征 (EDS)及IB联苗进…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 1月 2 4日 ,湖南省武冈市家畜疫病防检站接到该市某孵化兼养鸭专业户张某报告 ,称其所饲养的 4 30 0只鸭 ,从 1月 2 0日起陆续死亡 ,已达 130 0只。为了解病鸭发病、死亡原因 ,进行合理的疫情处理与科学防治 ,笔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流行病学调查。1 发病情况该专业户于 2 0 0 3年 10月 1日开始从事鸭苗孵化 ,并从孵化的鸭苗中留种饲养。 2 0 0 4年 1月 2 0日 ,该群鸭开始出现发病、死亡 ,至 1月 2 4日 ,其所饲养的 4 30 0只鸭有 330 0只发病 ,死亡 130 0只 ;发病率为 76 .7% ,病死率为 39.4 %。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宁安市某养鹅户饲养鹅 2 5 6只 ,饲养至 41日龄时开始发病 ,3d内死亡 47只 ,死亡率为 18.4% ,经实验室诊断为幼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萎靡 ,羽毛蓬松 ,闭目嗜睡 ,常缩颈蹲伏于地 ,食欲废绝 ;口、鼻流粘液 ,呼吸困难 ;下痢、排灰绿色稀便并混有粘液 ;症状出现后 1— 3d抽搐死亡。剖检变化 气管粘膜充血、条状出血 ;肺暗红色 ,有粟粒大出血点 ;心内、外膜有针尖大至粟粒大出血点 ;肝、脾肿胀 ;肾充血、出血 ;胃、肠粘膜充血和出血 ,有大量粘液 ;肠道呈出血性炎症病变。实验室检验 镜检 :取肝、心血病料抹片 ,革…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9月 1日 ,吉林省蛟河市某个体养蛙户饲养的 5万只中国林蛙暴发烂皮病 ,先后死亡 40 0 0只左右 ,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疫病得到控制。发病情况 该蛙场于 2 0 0 0年 5月初建成 ,6月初将变态幼蛙移至蛙场饲养 ,幼蛙生长良好 ,未见有发病、死亡现象。同年8月 2 0日 ,该户从附近养蛙户购进当年幼蛙 80 0 0只放入场内饲养 ,从 8月 30日起发现有死蛙 ,至 9月 30日林蛙死亡 40 0 0余只 ,死亡率达 8%。症状 发病初期 ,病蛙瞳孔出现黑色粒状突起 ,很快全眼变白、失明 ;同时病蛙背皮失去光泽 ,皮肤先发生溃疡 ,最初溃疡灶为白色小点状 ,继而…  相似文献   

10.
发病情况 宁安市宁安镇向阳村魏某饲养的 14 68只 4~ 5月龄美洲天鹅 (也称德国旱鸳鸯 )陆续发病 ,有的呈急性经过 ,不现症状即很快死亡 ;有的病鹅精神萎靡 ,羽毛蓬乱 ,两翅下垂 ,食欲减退或废绝 ,渴欲增加 ,冠、肉髯呈红色或紫红色 ,口、鼻流粘液 ,呼吸急促或张口喘气 ,排出白色或绿色稀便。 5d内共死亡2 79只。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者眼观无异常 ,或仅见心包腔少量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 ;病程长者心外膜有广泛性点状出血 ,肺有暗红色实变区 ,肝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 ,十二指肠粘膜有出血性炎症变化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病鹅心、肝、脾病…  相似文献   

11.
1992年7月,黑龙江省某肉禽公司饲养的AA雏鸡86000只,发育迟 缓,陆续发生死亡。经调查,育雏期鸡盲肠肝炎的发病率14.3%(隔离数)、发病致死率79.2%(剖检数)。育成期鸡盲肠肝炎的发病率17.5%(隔离数),发病致死率47.9%(剖检数)。自然耐过的病鸡发育极为缓慢,形似“僵鸡”,占9.6%(屠宰数)。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2月,辽宁、吉林等省部分地区鸭群发生一种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和免疫学试验,确诊为鸭瘟。 (一)流行病学调查 据文献记载,鸭瘟是我国南方鸭群的常发病,北方罕见。辽宁、吉林等省为发展养鸭事业,于1984年12月从长江以南大批引进种鸭,之后鸭群发病,并大批死亡。1985年1~2月为发病死亡高潮。经调查梅河口市某养鸭户原有由哈尔滨引进的康贝尔鸭45只,后与南方新引进的50只康贝尔鸭混群,于混群第6天原群鸭出现死亡,经各种药物治疗均不见效果,于第13天原群45只全部死光。某乡政府引进一批南方鸭,由厦门装车时为3700只,一路上大批死亡,到梅河口市时只剩2900只,运到单位后死亡继续增加,直到注射鸭瘟疫苗后才逐渐平息,于注苗后10天停止了死亡,死亡率达50%左右。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收集1980~1983年间检出的16例鸭原发性肺肿瘤,根据其病理变化材料进行分析讨论。 (一)材料及方法 受检鸭群是我校牧场饲养的北京种鸭。整群或随机选取检查1183只,其中母鸭1085只,公鸭98只,体重1.21~3.75公斤,鸭龄0.5~2年者79只,2~3年者1104只,饲养其间,鸭群营养及发育情况良好,未有大批死亡。所检鸭群除检出肺肿瘤外,还检出肺癌、卵巢癌和间皮瘤。 检查鸭只前,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剖检时常规检查全部脏器,有明显或可疑病变者均采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78月 ,某商品猪场的部分初产母猪陆续出现死胎、流产、产畸形胎 ,所产仔猪急性发病死亡。对症治疗后疫情虽有所缓解 ,但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发病和死亡。笔者接到疫情报告后前往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急性暴发性钩端螺旋体病。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控制了疫情的发展和蔓延 ,净化了猪群。1 流行病学调查该猪场 1996年建场 ,2 0 0 0年饲养繁殖母猪和后备母猪 14 1头 ,种公猪和后备公猪 16头 ,育成猪 14 5头。该场采取冬季舍饲 ,春、夏、秋三季放牧的饲养方式 ,当年 78月 ,部分初产母猪先后出…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初春,荣昌县及永川、大足、沪州、隆昌、铜梁、綦江、南桐等县(区)先后发生大批雏鹅死亡,仅荣昌县死亡雏鹅已达10万余只,严重影响了养鹅业的健康发展。经系列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及病毒的分离、鉴定,首次确诊我省有小鹅瘟。 (一)流行病学调查 1986年初春,在荣昌县某些村镇发现有小鹅死亡,很快在市场上有有病小鹅出售。至3月中旬,市场上病雏鹅猛增(每年11月至次年6月中旬为孵化期)。曾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 1987年10月,长春市郊区某养殖场引进雉鸡550只,分成5个笼饲养,至1988年5月陆续死亡222只,死亡率达39.4%,其中母雉死亡率为44.1%,公雉死亡率为15%,幼雉死亡率为8%。 (二)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独隅一旁,缩颈闭目,羽毛蓬松,脸发白,表皮干燥,个别鸡出现跛行或翅下垂。食欲逐渐减退至废绝,消瘦。到后期,头颈夹于腋下,卧地不动,拉稀。个别的眼险肿胀,上腭嵴肿大不能吃食。  相似文献   

17.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口腔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又称流涎病。1987年6月,新疆军区驻乌鲁木齐某部试验站饲养的家兔发生本病。 (一)发病情况 该站共饲养中国家兔58只,其中成年兔10只,30~90天仔兔、幼兔48只。1987年6月22日~7月4日,40只仔、幼兔相继发病,发病率为68.9%;死亡19只,死亡率为47.5%。成年兔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7月间 ,江苏省镇江某养鸭场肉鸭发生了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鸭疫巴氏杆菌病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1 流行病学调查该鸭场在 1997年秋对原鸡场改造消毒后开始饲养肉鸭。 6月下旬曾将近百只菜鹅寄养在该场催肥 ,同期购进苗鸭 70 0 0只 ,7月上旬开始陆续发病 ,中旬达到高峰。每日死亡近百只 ,至 7月 15日共有 5 783只发病 ,死亡 3 2 17只 ,发病率为 82 .6%,死亡率为 5 5 .7%。发病死亡的主要是 10 2 0日龄的雏鸭 ,1周龄以内和 3 0日龄以上的鸭没有发病。2 临床表现发病初…  相似文献   

19.
(一)病的发生 信鸽饲养户M从小饲养信鸽。1988年6月初,从市场购入2只青年鸽,放入他原有的青年鸽群中共同饲养,4天后新购进鸽精神欠佳,减食、腹泻,病程迅速发展,当即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不见好转,3天后死亡。在此之后,原有青年鸽,新配种鸽和老种鸽也陆续发病和死亡。6月15日后,信鸽饲养户Z和C的信鸽也相继发病和死亡,各群信鸽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某厂养殖场饲养的生猪于1990年6、7月爆发李氏杆菌病,主要为败血症型,亦有神经症状。短期内发病死亡较多,猪只损失很大。经实验室确诊后采取相应措施,使本病得以控制。(一)发病和病状 1990年6月中旬,该养殖场数个猪圈内有5头生猪突然死亡,尸体表现口鼻流血,血液颜色暗紫且凝固不良,尸僵不全,尸体腹部膨胀。当即对全部猪圈进行消毒和全群生猪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同时停止饲喂可疑饲料。然而病情未能制止,于1个月内猪群中陆续发现病猪和死亡。病猪主要表现为食欲锐减或废绝,反应迟钝,体温升高38~40.5℃,呼吸困难,流涎,站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