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论劳动资本     
在现代社会 ,资本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和 ,因而投入到企业的劳动、货币、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是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强调劳动也是资本 ,既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本质要求 ,是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白羽 《前沿》2013,(16):87-8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竞争的焦点从技术和产品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和心理资本的竞争。一个企业想要在这激烈的竞争里独树一帜、持续发展,必须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员工满意度的关注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所有参与者以一种更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同时,通过特立独行的企业文化,将心理资本软实力的开发纳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促进员工个体成长发展和绩效提升,这才是现代企业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
劳资利益关系是指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影响劳资利益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产权要素、工会要素和政府要素。在我国现时期劳资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劳资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较好地协调我国现时期劳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这其中,协调私营企业的劳资利益关系要注重在劳资政三方博弈中的政府作用,在协调股份制企业的劳资利益关系中要注意到劳动者持股对企业劳资利益关系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企业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和联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即企业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社会资本的不足是导致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要重振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雄风,必须重视和创建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5.
肖曙光  ;朱若鲁 《求索》2014,(4):94-98
众多学者从利润贡献、激励角度和产权角度论证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理论依据,但人力资本毕竟只是智力资本的一部分,且即使是关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理论依据论证也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喷,无法解释利润贡献等因素在传统经济时代就一直客观存在的情况下,物质资本主导并独享企业剩余的传统范式仍被长期奉为经典的事实。本文从经济形态与资本形态的演进关系着手抓住问题实赁,深化了理论依据的论证。本文探究指出,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初级和高级阶段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主流企业分配范式:农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极端主导的“租佃制”分配范式,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主导的分配范式,知识经济时代初级阶段——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主导的分配范式,知识经济时代高级阶段——智力资本主导的分配范式。新经济形态不但派生了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这一新资本形态,而且还使其分享企业剩余的愿望日趋强烈。  相似文献   

6.
美国风险资本运作过程中的治理结构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昊 《长白学刊》2003,(1):73-76
在美国风险资本运作过程中,“企业的融资人”通过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以及创造性的和约安排,对经营管理形成了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通过对其剖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知识型企业”的治理结构依然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所谓的“劳动雇佣资本”;合理的治理结构是确保风险资本高效运作的基础;为风险资本运作提供可靠的制度环境是政府推动风险投资发展的最佳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田晖 《求索》2014,(4):111-116
从跨国并购企业关系资本的内涵着手,探讨关系资本、跨文化冲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机理。研究表明,跨国并购企业关系资本可分为信任、沟通和文化认知度三个维度,其主要作用机理在于能帮助企业创造合作优势、形成独特的关系资本收益,最终提升企业并购绩效;跨国并购企业中的跨文化冲突具有正、负面双重效应,基于关系资本的跨文化冲突协调机制的建立能打断跨文化冲突的恶性循环过程,使之朝有利于发挥跨文化冲突正效应和提升并购企业绩效的良性互动方向发展;跨国并购企业应重视中外员工间的信任、沟通和文化认知等关系资本要素的管理,以培育积累关系资本为根本手段,有效控制跨文化冲突水平,全面提升跨国并购企业管理效率和总体绩效。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指以股权投资形式向处于开创或成熟阶段的风险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以期通过投入风险企业的资本增值来获取高额回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风险投资业十分发达。风险资本真正发挥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的作用。我国风险投资业虽经历了近10年的漫长的孕育期,但至今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业。首先,风险资金的投人仍是沿袭传统的政府拨款方式的投资机制,政府投入在投资结构中仍居于主导地位,这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间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模式形成了反差。其次,我国政府没有出台…  相似文献   

9.
陈宇鹏 《前沿》2012,(4):114-115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相关理论调查发现“国际社区”外国人不仅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社会资本,并由强关系社会资本和弱关系社会资本共同构成其社会支持网络,网络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友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构成。“黑人聚集社区”外国人并不具有较充分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社会支持网络基本上由强关系社会资本和强信任构成,其网络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推开。  相似文献   

10.
王永章 《前沿》2014,(21):4-6
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资本,投入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而使其自身得到增值,从而使整个经济系统不断扩张。因此,资本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资本扩张是资本的内在逻辑。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运用资本力量、遵循资本逻辑的成功。资本逻辑是发展的逻辑,但并不一定是科学发展,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天生无德性。当资本为中国社会创造奇迹的同时,它也带来了种种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统计数据的研究,本文认为近十年的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显著特征是:增加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运输设备工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大提高了这些制造业的“资本深化”度,也推动了制成品出口结构的提升。而未来十年的产业发展战略,则应当在“资本深化”基础上转向“技术深化”,即通过大规模投入技术开发资源来提高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祥 《岭南学刊》2006,24(4):82-86
我国社会具有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人际关系网络及其规范是社会资本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基本内容。目前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我国社会关系的特征;二是社会关系网络与海外华人企业发展;三是社会网络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诚然,学者们将我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作为“资本,”来分析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利益的关系过于单一。这一单一视角的研究在应用社会资本概念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理论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主要探索人力资本形成的规律、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投资成本与收益分配以及如何建立与人力资本相适应的人力资本制度等。人力资本把“人力”看作与“物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把“人力”当作是资本的形态,即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者都需要投资才能形成,两者的投入都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与此同时物质资本需要折旧,人力资本也存在知识“贬值”和智力体力的衰退。但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区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要大于对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这一特征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尤为明显。一…  相似文献   

14.
菅强 《人民论坛》2014,(7):206-208
社会转型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人类生存状态中常在的“欲有”和“缺乏”这对矛盾外化为社会基本矛盾,驱动人类社会不断向现代迈进。中国作为后发转型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注意防范片面的资本动力带来的消极影响,必须以人为本,回到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标的现代性转型道路上去。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上市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进而实现低成本扩张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上市(国内和国外)无论在数量上,  相似文献   

16.
联盟是一种基于关系而形成的网络化组织,关系网络是联盟的基本特征,也是联盟中社会资本的形成基础。与非正式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资本不同,联盟关系是一种正式关系,联盟社会资本是一种现代意义的社会资本。从联盟的形成和发展来看,联盟的出现是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的需要,联盟的发展是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凸显。企业经营模式从纵向一体化到战略联盟,反映了企业在资本经营方向上的巨大变化,即从传统的经济资本经营向社会资本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已经进入高财务风险时期,发展令人担忧。负债经营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经营手段,既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有利影响,又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财务风险,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从而恰当运用负债经营,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利杠杆。  相似文献   

18.
王立强 《传承》2012,(7):84-86
“富可敌世界”是世界30家金融集团的真实写照。对这些财团而言,资产是投入各种项目挣取更多利润的本钱,是进行资本运作谋求暴利的手段。当它们为谋求利益最大化,把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各类资本市场,特别是在极少数大投资银行的指导下共同进退,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19.
资本研究的新领域: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飞 《前沿》2009,(4):130-132
社会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的,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作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列的第三种“资本”,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新解释范式,如何在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中进行理论创新,以便对社会现实做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学学科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的本质,在于“资本”的“核聚变”。“资本”核变在未来的条件:一是通过兼并、收购、联合来生成核效应,来壮大“资本”倍率的放大;二是股票上市、股价暴升,靠信誉,靠制造“天方夜谭”,把泡沫沉下后垒起坚强、雄厚的经济基石。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当今美国长成的“新经济”,几乎还没有出现过“昙花”盛开。 “新经济”的核心是资本。资本的雪球要滚动,必须有赖于股票市场的“生态”,之所以近两个世纪的股票市场,资本却一直没有长大,也没有出现过奇迹,就是因为运行股票的工具没有现代化的电脑加飞跃国界的资本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