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冰  孔方 《人大建设》2005,(8):56-56
编辑同志: 我们单位附近有一家酒店.由于服务态度很好,饭菜可口,顾客盈门.我也经常和同事们去吃饭:现在.这家酒店推出了最低消费300元的限制.否则不让就餐。请问,他们这样做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2.
电台“新闻启示录”栏目准备为“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专门做一期节目,我和他们一起采访了亲历者之一,88岁的民进会员曾一萍。他是民进福建师大支部的创建人和首任主委。在采访过程中曾一萍反复强调,希望和信念非常重要,“五一口号”就是他一生的希望和信念。  相似文献   

3.
酒卫东 《创造》2004,(1):53-53,50
我在中央电视台上看了魏小安司长关于饭店金钥匙的访谈录.主持人问什么是金钥匙时,他说:金钥匙是一种极致服务,可概括为八个字--无微不至,无所不能.当主持人问金钥匙对其它行业有什么意义时,他眼睛一亮:如果各行各业都学习金钥匙精神,社会的文明程度将会得到很大提升.魏司长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金钥匙在我国饭店行业主要配置于高星级酒店,一座酒店的金钥匙最多也不过四五"把".然而,不论是高星级酒店还是低星级酒店,每天与数以百计,数以干计宾客接触时间最长、服务概率最多的还是服务员.如何在充分发挥金钥匙无可替代的极致服务的同时,让全体员工都学习金钥匙精神,把酒店的整体软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以适应现代消费者高层次的情感需求,我想以3 4 5=兼职金钥匙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的一些亲友,纷纷给他写信,希望能在毛泽东的关照下,获得工作、入党、救济的机会。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亲友做了那么大的“官”,自然会给“自家人”以照应,解决诸如此类的事,应该不成问题,何况他们的要求也说不上过分。但毛泽东不这么看,他一一复信,对要求工作的,他明确表示“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致杨开智》)。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本人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5.
2010年高考,陕西洋县曝出一位零分考生。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不是要挑战高考制度,只是想吸引关注,引来投资,想发财和“成功”。该生考完后一个人去了上海,母亲给他打电话,希望他“做一个普通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他说:“我做不到,我不想做普通人!”  相似文献   

6.
自打1979年北京第一家外资饭店 ——建国饭店开张后,陆续有洋厨师进驻北京各大饭店。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京城一些星级酒店为了达到国际化标准,纷纷开设高水准的欧式西餐厅。对于外宾而言,西餐厅开得是否地道,是他们评判这家酒店档次的关键。许多西餐厅为争取宾客,高薪聘请洋厨师,西餐生意越做越火。您如果细心留意,会发现京城四星级以上的酒店里至少有一个是西餐厅。劳恩:洋厨师中的小字辈 劳恩是北京洋厨师中的小字辈,今年只有23岁。他在一家四星级饭店做糕点厨师长。他的中国同事讲,他特别不爱说话,只会低…  相似文献   

7.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但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在于他会什么乐器、他有多么优异的学习成绩,而在于他有完善的人格和一颗美丽的爱心。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在他七岁生日宴会上,恰好与另外两个过生日的孩子在一家酒店的餐厅相遇。偶遇让孩子们快乐无比,父母们也高兴地让三个小寿星坐到了一起。酒店的老板兴致勃勃地提出要给他们赠送生日礼物,但前提是孩子们必须展现自己的才华。酒店老板拿出了礼物,其中一支漂亮的玩具枪吸引着三个孩子的目光。老板提出,他要问一个问题,回答得最好的孩子将优先挑选礼物,因为三个礼物中那…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学家所谓的“断乳期”,他们开始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老师和家长,看待他们周围的一切。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成人感也愈来愈强烈,他们渴望“独立”、注重“自我”,希望成为注意的中心。为此,他们常常顽强地表现自己。“这棵小树你敢折吗?”’‘我怎么不敢!”于是,他“吧”一声把它折断,浑身充满了一种“别人不敢做而我敢做”的自豪感。“那人昨天说了咱班的坏话,你敢教训他一下吗?”“为了班级荣誉,我豁出去了!”于是他开始打那个人,一边打一边体验着为班级荣誉而敢做敢当的…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美而奇”酒店的经纪人爱德华·摩尔斯福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术。他虽然希望生意兴隆,但对那些嗜酒如命的人是极不赞赏的。他提出要将自己的酒店变成不出一个醉汉的酒店,而又能吸引好酒者。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车公庄西路,有个名叫“惠康酒家”的小酒店。按常理,偏僻小巷开酒店,难以招徐客人,可“惠康酒家”却宾客盈门,生意兴隆。笔者有些不解,在夏末秋初之际,采访了酒店主人残疾人杜建新。杜建新刚过“而立”之年,眉清目秀.谈吐不俗,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个精明干练的小伙子。对笔者的提问,小杜答复很简单,他说:“作为一个残疾人,我格守的信条是自强不息,过去我是这样做的,现在和今后.同样是这样做。”现在来自过去.了解现在离不开过去,为此,我请他谈谈过去的情况。小杜的过去,有不幸的遭遇;小杜的过去,又贯穿着自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鲜词,新鲜事。因为在人事部门工作的缘故,我一直关注这个群体,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生存发展。去年,我曾经独自一人列枫桥、浣东街道等地做了一次走访,平静地与“大学生村官”交流,平和地与他们对话,希望从简单的沟通中,走进、走近他们的心灵,解读、品味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做点什么。事实上我身单力薄,能力有限,自然做不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次“调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5,(18):41-41
我表叔准备向所在村的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但他文化不高,希望我帮其提出书面申请,这样做可以吗?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记者 《乡音》2016,(4):13-14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3月3日至3月14日,备受全国人民瞩目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带着7200万燕赵儿女的重托,31名住冀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此次盛会。从3月1日开始,委员陆续抵京。在昆泰酒店驻地,王海波委员一进酒店大厅,就被十几家记者团团围住。见惯了此等阵势的他开门见山:“本次会议,我比较关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精准扶贫,一个是卖粮难。我希望发挥我自己的专业优势,多为农村发展建言,多为农民做点儿实事。”  相似文献   

14.
记者早就听说南汇区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里有一个众所周知、民间口碑甚佳人物,一直想进行采访.自从他获得上海市2001-2003年劳模荣誉称号后,采访他的念头愈发强烈。尽管已经有该区宣传部和总工会的推荐,还是难以约见。他一会“其他劳模的成绩比我好,采写他们更合适”;一会又“我正在外地出差”:后来他拗不过记者的韧劲才又传来话说,“他提出只交朋友,不谈采访”……  相似文献   

15.
宗鹰 《统一论坛》2002,(6):27-31
早年他在台湾受教育,受影响最深的是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坚持。他爱台湾,爱中国,认为中华民族面临被分裂的危机,呼吁海外华人团结,做中国统一的促进派。他希望向美国人讲理,请他们不要分裂中国,不要破坏中美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16.
馋宗公案     
中原行 飞机降落时想到要见阿北,手脸紧一紧。打的从河南新郑机场到酒店,索价比机票便宜不了多少,车飞起来,左行,我瞬间幻觉,以为已经移民英国,师傅您这是逆行,答没事,这边快。好酒店,大堂人满为患,预付了两夜房钱,一会儿前台电话,忘记折扣多收了,临走退,不由心头一热,赞他们的厚道。门铃响,阿北,只有阿北能把我从上海叫到这里,头发全髡,但精心剪过,进来看看我丢在地毯上的鞋子皮包,他长长舒一口气,说我放心了。  相似文献   

17.
没多久。我接到了廖老大打给我的电话。电话里,廖老大口气非常强硬。完全是一副黑道的口吻。廖老大问我:“你知道我是谁吗?熊老三花了多少钱请你?你在哪里做律师?”我不卑不亢,尊称他为廖总。说自己和他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只是在这个案件里面作为熊老三的辩护人,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希望得到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党予 《云南人大》2010,(5):45-47
“老百姓有困难找到我,说明他心里有条过不去的河。我就要做那河里的渡船人,只要把他们渡过去,他们就好了。”马龙县月望乡深沟村委会的人民调解员张荣德,用这样朴实的话语来诠释他所从事的人民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0月,李维汉已是87岁高龄,病重再次住院五个多月,肺心病已经到了晚期。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满族干部和群众通过不同的途径向中央反映了他们要求建立满族自治地方的强烈愿望,李维汉也收到了这样的信,信中希望他协助向中央反映。李维汉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他认为这是民族自治方面的一大悬案。他对身边工作的同志说:这个问题的历史同我关系较多,我应该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的历史实际,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写出来,供中央决策参考,过去没有这样做,现在补一课。他要秘书从中央统战部找来有关资料,他…  相似文献   

20.
中式厨师有红案、白案之分。在老百姓眼中,做白案厨师是最没有出息的,不管是在大酒店还是在小摊上,他们只能做一些早餐面点,每月挣1000元工资都很难。因此,很多厨师因为白案工作过于低贱而不愿从事,纷纷转行去做红案厨师。可是,河南籍小厨师冯三峰却苦心钻研白案技术,练就了一身绝活,被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市的伯瓷酒店挖去,成了该酒店的“首席面点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