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相似文献   

2.
扁鹊最差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善于医术?” 扁鹊答复说:“长兄最佳,中兄其次,我最差。” 魏文王说:“为什么会是这样?你能说明白一些吗?” 扁鹊答复说:“我长兄治病,是消除病症于未发生之前。别人根本察觉不到病症,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我们家才知道,根本传不出去。  相似文献   

3.
陈鲁民 《今日浙江》2006,(17):62-62
今年年初,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在一次会议讲话中,引用了扁鹊兄弟治病的典故,他强调说“我们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也要加大预防力度,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一些同志有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与人为善,早打招呼,改了就好。对腐败分子,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严肃查处,坚决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2006年第6期《求是》)据《鶡冠子》记,魏文王一次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对医术很精通,到底哪一位最好?扁鹊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长兄治病…  相似文献   

4.
沈豪  朱学礼 《现代领导》2003,(11):46-46
扁鹊,公认其为良医。但是《鶡冠子·世贤》记载:扁鹊说,其实医术最高明的是我大哥,他行医望神色,能“未形而除之”;其次是我二哥,他能治病于“毫毛”之时至于我,只能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开刀下药,然而反名噪于我。  相似文献   

5.
应献 《楚天主人》2008,(1):39-39
据《鹃冠子》记,魏文王一次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对医术很精通,到底哪一位最好?扁鹊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  相似文献   

6.
备课卡片     
“大必起于小,族(多)必起于少”相传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去见齐桓侯,他仔细观看齐桓侯的脸色说:“你的皮肤有病,如不及时治疗,会恶化。”齐桓侯不以为然。五天之后,扁鹊又去见他,说:“不好了,你的病已入血脉,若不赶快医治,会有危险。”齐桓侯不高兴了,认为扁鹊是为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而信口胡说。又过了五天,扁鹊再见齐桓侯,大惊道:“不好!你的病已入肠胃,再不治就没救了。”齐桓侯很不高兴,不理他。又过了五天。扁鹊一见到齐桓侯,话也不说转身就走。齐桓侯很奇怪,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皮肤容易治,用热水敷敷就行了;病在血脉也不难治,针灸会好的;病到肠胃也可治,吃汤药就行;现在齐桓侯的病已  相似文献   

7.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用了三个“居十日”,一个“居五日”,把蔡桓公由微病拒医到最后重病致死的事生动地写出来。读后,不难看出:这事正包含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蔡桓公初病轻微——“在腠理”,但没听扁鹊劝告;过了十天,病深入到“肌肤”,此时,他非但不听扁鹊之言,反而“不悦”,认为其话有损其尊严;又过了十天,病在“肠胃”,此时采纳扁鹊的话还不为晚,可他却偏不听,导致再过十天,病在“骨髓”,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五天后,当他“体痛”时方“索”扁鹊,晚矣! 病“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的发展过程,正是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姚瑜 《前进论坛》2009,(5):63-63
清朝神医叶天士,江苏吴县人,祖辈悬壶济世,少承文学,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能决生死,慕之者不远千里而至,医室四壁墙面上“再世华佗”、“当代扁鹊”等匾额与布幅挂得层层叠叠。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医道同源,十道九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孙思邈、华佗、扁鹊等,多是道长出身。道家“贵生”,看重身体,拥有完整的养生体系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相似文献   

11.
起死回生 三门峡成语典故撷精□张国成中原风情“起死回生”这一成语典故与虢国太子以及古代名医扁鹊有关。周朝灭商之后 ,周武王封屡立战功的大将虢仲(周文王之弟、周武王之叔父 )于虢。虢国自此成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虢国下辖地域包括今天的三门峡市 ,洛阳市的洛宁县、新安县的一部分以及山西平陆县、芮城县的一部分。虢国国都上阳在今三门峡市湖滨区。扁鹊 ,春秋时名医 ,本名秦越人。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 ,扁鹊少时从长桑君学医 ,能双目见人脏腑。扁鹊医遍天下 ,普救众生 ,驰名神州。一日 ,扁鹊云游至虢国国都上阳 ,听说太子…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省政府公布了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邱县的“扁鹊庙祭祀”名列其中。为此,不由得忆起我的一件提案。扁鹊庙前些年已被定为国家A级风景区。庙区有扁鹊殿、扁鹊墓等建筑27座。庙外近地是我国中医之祖扁鹊生前的封地、行医采药、著书立说的基地和故后葬地,在我国这也是他的最大的祭祀地。多少年来,特别是每年农历三月庙会期间,前来扁鹊庙祭奠朝拜扁鹊者达数十万人。1998年农历三月初一,我和几位朋友去扁鹊庙赶庙会,随着进庙的人群挤入庙会。当我来到庙东边时,发现堆放着一堆石块,拿起一块一看,上面还有字,把几块拼在一…  相似文献   

13.
肖军强 《前进》2014,(3):63-63
<正>《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作者鶡冠子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中载有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厉害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接着回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在事先就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  相似文献   

14.
当年,扁鹊因医好了一位皇帝的顽疾,而得到世人的赞誉。但当皇帝问他是否是杏林第一时,扁鹊却说:当今“杏林第一”应属他的兄长扁鸦。原来扁鸦的天份比扁鹊高,他们的父亲扁公临终时就把一本防病的秘籍《防道》传给了扁鸦,而把另一本治病的秘籍《治道》传给了扁鹊。由于世人多重治病而轻于防病,扁鸦也就被埋没了。  相似文献   

15.
漫画之页     
漫画之页最好和最坏的主人对他的黑人侍仆说:“你去宰一只羊,把最好的给我们端上来。”侍仆端来了羊舌。第二天主人又对他说:“你再宰一只羊,把最坏的给我们端上来。”侍仆端来的仍然是羊舌。主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说好没有比舌头更好的.说坏没有比舌头更坏的。”...  相似文献   

16.
排行     
《小康》2010,(9):22-22
点评:与其说“最好”,不如说综合幸福感更高,生活更舒适的国家。这些“小而富”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再次显示了实力。  相似文献   

17.
天下     
芬兰:“最好国家”美国《新闻周刊》推出的“最好国家”排行榜,对全球100个国家在教育、健康、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综合幸福感进行排名。结果显示,芬兰、瑞士和瑞典分列前3名,中国位列第59位;美国排名第11位。  相似文献   

18.
《山西政报》2012,(Z1):2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养生和保健的文明国度,有着辉煌而灿烂的几千年养生文化。战国时期著名医家扁鹊曾说过:最好的治疗是预防,最好的预防为养生。翅果油以其珍稀的价值和特殊的功效,被第17届世界营养大会的营养学家公认为保健养生良品。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21日下午,已经奄奄一息的射洪县离休干部李志信用微弱而又恳切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我想见——蔡局长,我想见——蔡局长……。” 半个小时后,县民政局局长蔡绍福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李志信的病床前。老人吃力地把目光转向蔡绍福,断断续续地说:“你是——国家——最好的干部,百姓——最好——的官。”说罢,紧紧拉着蔡绍福的手,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你是国家最好的干部,百姓最好的官。”这是一位古稀老人在弥留之际对蔡绍福的肺腑之言,也是射洪县百万群众对蔡绍福的由衷称赞。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事迹正…  相似文献   

20.
也谈股份制与公有制艾农有人在鼓吹“股份制就是公有制”时,无独有偶,一本“谈心”的书中也告诉我们:“现在看来,完全可以肯定,现代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好的实现形式。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其美好的图景:“连西方都在搞公有制”,“越来越多的私营、私人经济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