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中央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基于武汉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湖北发展战略安排中的地位以及其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提出应从价值链、创新能力、信息化、企业网络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要素支撑等六个维度来具体理解武汉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武汉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先进城市的差距指出,武汉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支撑在于六大方面,即:孕育孵化新兴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加大人才链对产业链的匹配与支撑、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都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呈全球蔓延态势,严重冲击了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江苏经济和产业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立足  相似文献   

3.
刘永彪  刘晓曦 《群众》2021,(2):31-32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产业发展内在要求所作出的重大谋划和部署。进入新发展阶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和殷切期许,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产业链式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产业链全球配置成为一种基本趋势时,产业链式发展就成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本文以产业链的区域性分析为基础,指出了产业链式发展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意义,提出了区域经济以产业链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15)
正江苏创新资源丰富,产业集群强大,经济实力雄厚,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现阶段,如何利用创新资源、企业集群、经济实力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基础和支柱地位,加快推动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江苏未来产业发展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要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和确保产业链安全畅通,加强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加快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加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建立创新扶持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全面提升江苏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常发轩 《群众》2023,(14):13-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既波及供给侧也波及总需求,不能只关注短期和局部,需要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必须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即畅通国内产业链,着力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国际协调合作,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经济是一个整体,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平稳有序运行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的情况下,我国应在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同时,积极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而从广西发展实际来看,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0,(18)
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我省发挥县域经济和产业高地的特色优势、构建省内多级产业梯度结构、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契机,强化产业韧性,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这将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全球贸易战叠加上此轮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冲击及破坏最大。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1,(18)
正产业链的协同培育是区域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绩效,实现区域持续创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指出要"聚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制定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卓越产业链竞赛";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实施卓越产业链打造工程;2020年12月,江苏省政府颁布《"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以实施卓越产业链打造工程为抓手,协同推进优势产业链卓越提升。  相似文献   

11.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14,(23):48-49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从海上走向世界的和平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与协作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有利于广西发挥沿海优势,通过海路便捷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增强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以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为新的契机,巩固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以全球视野审视和谋划广西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海上路径,真正分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红利。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是广西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近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产业强市”战略,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和八条重点产业链,构筑了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取得明显成效。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镇江深入推进“四群八链”高质量发展,亟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  相似文献   

13.
谢志成 《群众》2020,(5):29-3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是党中央深刻研判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精准破解“大而不强”难题的关键一招,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指导。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也明确提出,要聚焦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制定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和“卓越产业链竞赛”,聚力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当前,抓住战“疫”复工复产关键阶段的重点任务,尤应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上下功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江苏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近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鲜明提出“产业强市”战略,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和八条重点产业链,构筑了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一是产业集聚度不高。“四群八链”产业链条不长,内部关联度不够紧密,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现有“链主”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21,(14)
正产业链集群作为在一定地域内的全球化产业分工模式,是数字时代垂直整合型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是外部冲击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必然产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则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周志莹 《群众》2022,(6):41-42
推进更高层次开放,是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当前,江苏正在培育50条重点产业链,而在产业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外商企业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资金供给者、先进技术传授者和市场机制承载者的角色。进一步提高使用外资质量,是推动江苏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引导外资积极参与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外资利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柳 《群众》2023,(1):31-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放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要继续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水平上彰显特色、展现担当,为全国做出全局性的贡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关系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首要是具备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清 《群众》2024,(2):45-47
<正>当前,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等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镶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之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全球产业链更是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不仅事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江苏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路者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新发展格局下江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775”服务业产业体系,塑造以数字化、融合化、品质化、绿色化、国际化为核心特质的江苏服务业新体系,这将力促各类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到新质生产力领域。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943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1%。  相似文献   

19.
钱志新 《群众》2022,(3):17-18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双重优势,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打造创新高地,必须充分发挥丰富科创资源的巨大优势,加快构建创新经济体系。要坚持运用系统思维,全面看待新经济体系各个层次各类要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文旅产业融合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张掖市为例研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问题,提出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切入,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在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的同时,通过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丰富产品供给,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消费水平,实现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的观点,对甘肃乃至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