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立足扬子江联通大海、交汇运河、汇聚名城的独特条件,推动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建设高颜值的长江文化融合区。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立足扬子江联通大海、交汇运河、汇聚名城的独特条件,推动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建设高颜值的长江文化融合区。  相似文献   

3.
贺云翱 《群众》2021,(1):32-33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2016年1月5日在重庆、2018年4月26日在武汉后召开的第三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并就相关工作做出了具体指示,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朱艳 《群众》2021,(1):36-3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节庆作为地方文化传播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为进一步彰显城市文化个性,张家港市本着“没有文化‘借文化’,没有文化创造文化”的思路,将目光投向了血脉相依的文化母体——长江,创新举办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  相似文献   

5.
顾江刘玉杰 《群众》2023,(10):23-2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长江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民水运、灌溉、生活所依附的重要河流;长江文化历久弥新,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长江经济带则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具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承载区域文明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洁吕金伟 《群众》2023,(10):27-28
<正>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已经出现明显的带际结构特征。以长江、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等条带型文化资源为基础“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已经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长江经济带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上、中、下游文化习俗、人才资源、文化市场等不同要素体系各具特色却又彼此关联。践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文化要蝶变成为引领长江流域发展的重要力量,须下好长江文化产业带发展这一“先手棋”。  相似文献   

7.
曹劲松 《群众》2022,(5):35-36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中国文化风貌和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标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启动,对于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和文明实践意义。长江江苏段流经中国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悠久的长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交相辉映,既能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注入丰富的历史内涵,又能彰显长江文明生生不息的时代意蕴,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标志性、文明标识性和创新成长性。  相似文献   

8.
秦尊文 《政策》2016,(4):12-15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提出要求: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1月8日,湖  相似文献   

9.
郭新茹  任文龙 《群众》2023,(10):25-26
<正>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最终目标。该战略既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研判,也是对文化生产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对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而言,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可以强化长江文化价值链与创新链的“双链驱动”,推进长江文化生产业态创新与效率提升,推动长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双向赋能与提质升级,构建“硬核支撑、数智驱动、多维融合、协同联动”现代长江文化产业体系,实现长江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从“圈地自萌”到“破击出圈”,赋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春波  石璐璐 《人民论坛》2011,(10):216-217
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因此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建设当代优秀民族文化,并推动文化创新。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保护规划和立法工作,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当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因此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建设当代优秀民族文化,并推动文化创新。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保护规划和立法工作,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当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长江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大保护工作,2016年以来,先后在重庆和武汉召开两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部署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长江大保护工作把脉定向、谋篇布局。深入学习习  相似文献   

13.
<正>长江边的企业是长江的受益者,也应该是长江大保护的贡献者,应该为保护美丽长江、活力长江、健康长江贡献智慧和力量。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计,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45%,  相似文献   

14.
杨芳 《群众》2017,(1):56-57
位于江尾海头的张家港在创造丰厚物质文明的同时,把弘扬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市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创造了长江文化品牌。自2004年以来,张家港市连续13年创新举办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惠民、以文化人,荣获了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江苏省首批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文化活动品牌,有效展示了长江文化丰厚底蕴,不断拓展了长江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增强了城市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16)
正奔流不息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然而,由于长江流域经济社会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使得长江不堪重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刻不容缓。为"共饮一江水,保护母亲河",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14年9月,《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  相似文献   

16.
陈迎 《群众》2022,(6):53-54
2021年3月1日施行的长江保护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项重大立法成果,是守护长江母亲河的强大法律武器,对于永葆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施一年多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深刻认识贯彻长江保护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贯彻长江保护法的基本要求,主动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融入长江大保护工作大局,加强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和协同保护,为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论断说明,以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大保护战略将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要保障长江经济带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必须对长江淡水资源的支撑能力有清醒认识,必须对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量有清醒认识,必须有全流域综合管理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前沿》2013,(4):126-128
疗治道德滑坡的社会病症,道德文化建设应处理好四个问题:一是要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二是推动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三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四是回归文化育人的道德教育本质,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贺云翱 《群众》2023,(5):49-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江苏段全长433公里,岸线总长1169.9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长江江苏段被列为重点建设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成为重要的时代话题与责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促进文化繁荣,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与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20.
长江文化主要由位于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和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构建而成。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长江文化体现出崇德重义、明理重学、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开放融合、团结和合的精神要义。而这些精神已日渐融入繁衍大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