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群众》2020,(19)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民生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为改革完善民生兜底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明确了路径。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要适应新时代民生保障新形势,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在救助制度、救助标准、救助内容、救助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构建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在贫困治理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更好地彰显民政部门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助力打贏脱贫攻坚战及相对贫困治理中发挥着兜底性基础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成效机制。这对健全完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  相似文献   

4.
正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社会救助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现就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需要以法治方式不断推进,为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提供兜底保障。以甘肃省为例,社会救助工作具有特殊意义,是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依法行政,切实将社会救助工作引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既是目前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甘肃省社会救助依法行政工作现状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强对社  相似文献   

6.
<正>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兜底性制度安排,也是基本民生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实施好临时救助制度、切实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提出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好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23,(8):10-12
<正>社会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救助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求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救助是党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兜底性基础作用。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持续加强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薄弱问题仍很突出,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为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活力,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今年9月,民政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意见》(民  相似文献   

9.
关心困难群体,改善民生,一直是各级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换届以来,高青县人大常委会采取视察、调查和会议等多种方式,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着力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代表:认真履职提建议社会救助工作是影响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起着最后"兜底"的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基本民生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近年来,山东  相似文献   

11.
高攀 《中国民政》2024,(5):24-25
<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这对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救助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成都市委市政府以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契机,以实现"精准扶贫救助"为目标,建立了专业化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党委引领,政府救助兜底负责,社会援助有效补充,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救助格局,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援助无缝衔接,多方合力建立起明晰体制内外职能、打通体制内外渠道、整合体制内外资源的社会关爱救助工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6,(11)
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救助作为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本制度,在脱贫攻坚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江苏省在前两轮脱贫工程中,着力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在政策、对象、标准、管理等方面的衔接,初步形成了救助兜底保障、扶贫促进发展的融合式工作格局,为夺取脱贫工程的阶段性胜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湖北省民政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社会救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展政策有效衔接,着力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民生兜底保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的特殊时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对改革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强调了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促进社会救助领域志愿服务发展以及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按照"保基本民生"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动态保障机制作用,通过打造"年、月、时"三大动态救助机制,向8万余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近10亿元,编密织牢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年"自然增长机制保基本。改革完善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年"自然增长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进一步做好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全县社会救助保障扶贫工作胜利完成,乐安县民政局紧紧围绕2018年省政府民生工程和《全省民政系统2018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落实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的工作任务,强化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制度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兜底保障脱贫作用,加大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19.
正"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赋予各级民政部门的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吉林省民政厅高度重视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在民政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研究确立了"兜住收入水平、兜准救助对象、兜实政策待遇、兜牢民生底线"的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和社会救助改革等一系列部署,积极推进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彰显民政担当。着眼分层分类,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201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建设部署,全面推进"1+8+X"大救助体系建设。目前,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初步建立了由政府各救助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大救助格局,构建了由5个层次4大类型组成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救助对象上分为特困、低保、低保边缘、支出型贫困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