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华赤子     
钟志华,车辆工程专家,曾任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九届政协委员。现任湖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湖南省侨联副主席等职务。钟志华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3部,SCI他人引用200多篇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部级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6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GM(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2000年度一等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等其他十几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中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邱冠周教授率领创新团队创造发明的“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项目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承担21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增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图书奖2项。  相似文献   

3.
中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邱冠周教授率领创新团队创造发明的“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法”项目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承担21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图书奖2项  相似文献   

4.
[人物档案]官春云,男,蒙古族,湖北荆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官春云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48项目和省部重点项目1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一、二等奖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奖2项。此外还获科技兴湘奖、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计博士后12人,博士25人,硕士15人。  相似文献   

5.
[人物档案]官春云,男,蒙古族,湖北荆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官春云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48项目和省部重点项目1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一、二等奖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奖2项。此外还获科技兴湘奖、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计博士后12人,博士25人,硕士15人。  相似文献   

6.
方才  李阳  李殷 《新湘评论》2006,(5):49-51
夏家辉院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国卓有成就的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他的研究工作获科技成果奖21次,其中1次全国科学大会奖,5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是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9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一等奖,湖南光召科技奖,科技部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7.
主人公小传:黄长强,1961年6月出生,?苏如东人。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首批空军级专家,总参陆航武器装备首席专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防发明专利12项,主编著作12部;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1次、被空军  相似文献   

8.
邓栗 《新湘评论》2007,(1):60-62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机械评审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掘院士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4部。她创立的“极端制造”新概念,写入最新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则纲要》。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9.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机械评审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掘院士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4部。她创立的“极端制造”新概念,写入最新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则纲要》。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0.
夏家辉院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国卓有成就的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他的研究工作获科技成果奖21次,其中1次全国科学大会奖,5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是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9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一等奖,湖南光召科技奖,科技部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11.
正【人物档案】邵安林,1963年7月生,现任鞍钢矿业集团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东北大学工学博士、中国铁矿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他长期从事贫铁矿开发技术与工程管理工作,主持攻克了贫铁矿开发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贫铁矿开发技术体系,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9项,国家级管理创新一等奖2  相似文献   

12.
湘江像一条翠绿的缎带,从岳麓山下缓缓流过。与岳麓书院隔江相望,坐落着一所闻名遐迩的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这里,既是我军综合大学的最高学府,又是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国防科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系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手段,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1项,为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仇小强,现任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首届高校教学名师、首届中国流行病学优秀奖获得者、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等专业学会任职。兼任十余部专业杂志常务编委、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攻关课题等20多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广西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排名第一)。发表论文130余篇。参编教材11部,其中主编、副主编5部,国家级“十一五”本科规划教材6部。  相似文献   

14.
湘江像一条翠绿的缎带,从岳麓山下缓缓流过。与岳麓书院隔江相望,坐落着一所闻名遐迩的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这里,既是我军综合大学的最高学府,又是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国防科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系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手段,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1项,为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8,(12)
正杨士莪院士,1931年出生,祖籍河南省南阳市,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因工作需要,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提前毕业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我国著名的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中国水声科技的主要开拓人之一,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第一批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并培养出第一批水声专业技术骨干。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它级  相似文献   

16.
周学东小档案:1957年4月出生于成都,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院长、教育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兼任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主编等10多个社会学术职务。她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多项,获得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以及其它科技成果奖多项,并获得国家专利,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得四川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等。2005年被评为“四川杰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哉黄伯云     
邓栗 《新湘评论》2006,(4):43-46
【黄伯云档案】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归国人员,黄伯云回国已经18年。10多年来,他共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国家军工配套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等10余项,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获国家专利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国际检索机构EI、SCI收录80余篇。培养博士后14人,博士生20多人,硕士生10人。先后获得“国家军工协作配套先进工作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国家优秀中青年专家”等称号。2002年代表湖南知识界出席了党的十六大。2005年3月28日,由黄伯云率领的科研团队研究出的“高性能燃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一举夺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同时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他当选为“2004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被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8.
苗遂奇 《党建》2005,(6):14-15
今年59岁的贾继增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从事农业科研工作30多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集体奖),三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曾获国家“五一”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今年“五一”,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为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先进性。平常时刻看得出来1965年高中毕业,凭着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对农业科…  相似文献   

19.
吴建中 《求贤》2006,(7):6-6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贻鑫是我国著名的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电力系统安全域理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实用安全域理论与方法的奠基人。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先后被评为市“十五”立功个人和市劳动模范。在40多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中。他恪守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在科研岗位上,始终不渝地坚持基础理论创新、科技进步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李言荣小档案:1962年7月生于四川射洪县。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功能村料》编委。已发表论文1OO多篇,申请国家专利9项,已获得3项专利和1项专利授权;出版《电子材料导论》《统编重点教材》、《材料物理学》《博士生教材》、《军用电子材料》等3本著作。获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扭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防973t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四川杰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