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商标权的战略保护已成为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电子商务概念和特征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四种商标侵权行为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各种侵权行为方式,解析侵权行为与现行法律规定的冲突与矛盾,可以为我国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相关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法律法规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2.
“环境”概念是环境法的核心概念,从哲学的和日常的意义上研究“环境”概念是必须的。法律意义上的“环境”概念应当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概念以人为中心,不会削弱对其他生物体环境的保护。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考察环境概念,可以弥补以人为中心可能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驰名商标的淡化”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商标侵权行为的损害驰名商标的行为。淡化行为的出现使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变得尤为迫切与必要。本文从分析淡化的概念,危害出发,论述了驰名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与特征,阐明了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模式,包括制定专门反淡化法,通过商标法保护或归入驰名商标保护范围之内,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等。文章对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由于侵权行为与侵害行为概念的区别导致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不同。我国应当在法律条文中明确侵害行为与侵权行为 ,并明确规定物上请求权的条款 ,在TRIPS协议的指导下架构起对侵害知识产权保护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损害在侵权行为法上的地位出发 ,论述了侵权行为法范畴中损害的概念和特征 ,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作者还对损害的性质进行了探讨 ,认为损害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丧失状态。并且 ,作为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损害和侵权赔偿中的损害在内涵上应该是一致的。作者认为我国即将制定的侵权行为法应该专门对损害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6.
试论商标的"反向假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2月1日实行的《商标法》将商标的“反向假冒”行为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国外的法律规定中或将之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或视为商标侵权行为。本文通过对一起案例的分析,在探讨商标“反向假冒”构成要件的基础上,认为将此类行为规定为侵权行为,在立法选择和法律政策上是完全可行的。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认定并禁止商标的“反向假冒”,在理论和实践中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侵权行为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民事主体民事权益,制裁民事违法行为,推动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律武器。“传统上侵权行为法的保护客体仅为绝对权。现今已扩张至将相对权以及权利外利益包括在内。虽在保护客体上主要国家取得了一致,但在对权利与利益的保护程度上,世界范围内却有两种相对的立法例:差别保护立法例与平等保护立法例,从侵权行为法中的价值衡量出发。对比两种立法例可知平等保护立法例较之差别保护立法例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证券侵权行为的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目前证券市场存在的形式多样的侵权方式,对我国的法律现状问题做出了探讨。本文认为,若要真正使证券市场内流通的社会公众资金受到合理的保护,应当设计特殊的侵权行为规则,建立完善的归责机制,并设立合理的诉讼制度,从而形成对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产力概念的认知误区与校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铁蕾 《理论前沿》2008,(15):28-29
本文以当今文化生产力研究中所存在的概念混淆、概念模糊、概念抽象问题为讨论前提,通过解析三大认知误区的主要成因,在提出文化力分类/分层概念假设的方法论基础上,作出了细分文化生产力的初步设想。希望能以此佐助政、学、商界尽快穿越上述认知误区,使“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宏愿足以始于具体.终于实效。  相似文献   

10.
以审判为中心的作用和意义具有明确性,但其内涵有一定的模糊空间.通过对这一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具有相当的伸缩性和纵深度,因此存在进一步拓展的可能.在审理案件时实现庭审实质化不难,但要将以审判为中心制度化、固置化则有很大难度.以审判为中心的落脚点是防范冤假错案,当前推进这一改革还需要着手实施相关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商标侵权如何进行判断,是商标法理论与实践中极其重要的课题,由于我国商标法立法中关于商标侵权判断的规定存在较多争议,司法实践中也遇到各种问题均难以解决,文章就商标侵权的判断核心进行论述,分析了各国立法例,探讨了有关商标侵权判定标准的合理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闻报道引起的名誉侵权案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众多的新闻媒体作为被告陷入侵害名誉权纠纷案件的诉讼当中,这是大众传媒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新闻从业者要加强法制意识,了解名誉侵权发生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侵权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侵权管辖规则在侵权管辖中建立的巩固地位,由于网络侵权的诞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针对此,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出现的新理论及实践中的做法的分析,提出:传统的民事诉讼管辖规则体系仍然能够容纳网络侵权的地域管辖,对传统经过一定的修正之后,依然可以作用于网络侵权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4.
深入研究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补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和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维护受害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社会公平,确保社会科学发展、有序运行、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无过失补偿制度是交通事故受害人及时得到救济的重要保证,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仍然是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市场开办者法律责任的认定不仅关系到商标权的保护,更关系到商场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然而,商标侵权纠纷中市场开办者的责任如何认定我国法律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如何处理此类案件理论及实务界均存在争议。本文在收集我国法院已经做出的部分判决的基础上,通过评析既有判决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评介、借鉴美国等主要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和实践,提出我国商标侵权纠纷认定市场开办者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及具体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范围包括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和侵权损害范围。行政赔偿职务行为范围主要包括违法拘留或违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非法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暴力行为、不作为等;行政侵权损害范围包括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其中,国家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也应当予以适当赔偿。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new wav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3D printing will be a crucial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ntributing to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in the future. Meanwhile, 3D printing technology will also bring challeng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ince CAD documents do not constitute the technical solution under the patent protection, the rule of direct infringement cannot be applied to manufacture, sales and dissemination of CAD documents of patented products. The non-physical character of CAD documents divorces itself from the rule of assistance infringement. Exceptions for non-commercial implementation shield the aforementioned conducts from liability. The "thought and dichotomy" rule under the copyright law seems helpless to protect functional features. Facing these challenges, it is feasible to apply the existing rule of joint infringement; however, it merits attention to prudently seeking balance between protecting right holders and preventing abuse of patent exclusive rights.  相似文献   

18.
高校知识产权作为高校重要资产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对高校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也随之增多。针对高校知识产权的内容、特征及对其侵权的特点,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法律保护制度,可以有效地遏制高校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侵害著作权之赔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著作权侵权行为,采取合理而充分的救济制度来制裁侵权行为、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是著作权法的核心内容。学界应从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方式入手,对侵害著作权的赔偿范围进行分析,引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进行追究制裁,同时对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作者认为,在执法过程中需要适当划分奥林匹克标志侵权与合理使用的界限,以便做到奥林匹克商业和非商业价值保护的结合;针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的现实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和推广;针对恶意侵权行为,则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