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出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与维纳滤波相结合的图像去噪算法并验证其去噪效果。方法通过对含噪的图像进行BEMD尺度分解,提取前两阶含噪的尺度分量,使用维纳滤波进行一次去噪,然后再次进行BEMD分解和滤波去噪,从而达到去噪的目的。将本文提出的算法与经典算法进行比较,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图像的噪声,而且能很好地保持图像信息。结论本文提出的图像去噪算法思路新颖,效果良好,在法庭科学图像处理领域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二代测序平台进行90个常染色体SNP位点分型,调查其在中国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00例中国广东汉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采用Auto Mate Express TM提取样本DNA,使用HID-Ion Ampli Seq?Identity Panel分型体系复合扩增90个SNP位点制备文库,Ion One Touch?2进行乳化PCR,Ion PGM?平台进行测序,Torrent_Suite_v4.4.2软件及HID_SNP_Genotyper_v4.3.1插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常用法医学参数并与该群体Goldeneye TM 20A体系的检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经Bonferroni法校正后,90个常染色体SNP位点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各位点平均杂合度(Ho)为0.423,平均个体识别力(DP)为0.56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29。90个SNP体系的累积个体识别率(CDP)为(1-1.20×10~(-33)),大于20A体系;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CPE_(tri))为0.999 999 911,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CPE_(duo))为0.999 882,均小于20A。结论 90个常染色体SNP检测体系可独立应用于法医个体识别和三联体亲子鉴定,并辅助进行二联体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3.
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25号《批复》的公布,引起了学界坊间关于中国“宪法司法化”问题持续的关注和讨论。由于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宪法可以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齐玉苓案亦被冠以“宪法司法化第一案”这么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名号。 相似文献
4.
5.
婚内强奸犯罪化:能与不能--一种法解释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内强奸及其犯罪化存在有没有、能不能和应不应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只有严格地将其区分,才能将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婚内强奸不能按照现行刑法认定为强奸罪,而应当在立法上予以犯罪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警察权控制呈现出控制主体单一化、控制对象个体化、控制目标宽泛化以及控制手段指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预示着警察权控制内卷化的趋势,从本质上说,警察权控制内卷化是警察权旧有控制模式的不断复制和深化。警察权控制的异常正是由于警察权本身的异常引起,这种异常已经超越了法律规则的技术性范畴,而迈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政治社会领域。唯有使警察权逐步走向公共性方能遏制警察权控制的内卷化趋势,包括回归公共性的警察功能、走向互补的警察与媒体关系以及具备公共性的警察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261plex微单倍型检测体系,进行遗传学调查和法医物证检验,评价该体系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以人类基因组GRCh38为参考序列,使用dbSNP数据库以千人基因组计划中东亚人群为目标人群,等位基因频率介于0.1~0.5之间筛选SNP位点,使用Ion AmpliSeq Designer设计引物。调查山东汉族200名无关个体的261plex遗传多态性,并对该体系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本文建立的261plex微单倍型检测体系片段短、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个体识别率高、混合及降解检材适用性好。结论 该检测体系在法医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特别是混合及降解检材检验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程序导向的治理路径是算法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法技术对传统的正当程序原则提出了挑战,技术性正当程序应运而生,但相关的制度建设仍有不足。主观程序正义关注人们对特定程序的感受及规律,有助于技术性正当程序的制度探索。从“算法厌恶”研究成果来看,“基于主观程序正义的技术性正当程序”这个提法是可行的,这种可行性具体包括理论结构、规范基础和研究基础三个方面。以程序赋能为目标,“基于主观程序正义的技术性正当程序”的研究路径包括:研究“算法社会中的人”,研究当事人视角的算法应用场景,坚持研究的本土化和开放化。从“基于主观程序正义的技术性正当程序”出发,建立算法程序治理的各种制度,有助于推动我国算法治理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