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包括内容、形式与方法三个向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具体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实践并"超越自我"的历史进程。当前,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在批判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中科学对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强化"问题意识"与总结实践经验中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李张容 《长白学刊》2021,(1):149-1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特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诉求,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土壤。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向度、理论向度和文化向度的充分展开过程。然而,由于历史上革命任务的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向度和理论向度充分展开而具有外显性,并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或文化动因问题则相对弱化而具有内隐性,也没有得到学界充足的重视。从近代中国文化发展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能够为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另外一种面相。以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为例来看,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过程中,随着自身对文化民族性关注度的提升而必然要提出的重要概念。在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提出的文化动因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理论立足点,结合中国语境,紧扣时代脉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话语体系。它把公正看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发展改革的前进方向;把公正看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在理论向度、现实向度和价值向度上的有机统一。这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发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国际化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个并行趋势,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资源的参与。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变革的理论高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同样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以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观点、辩证法、实践唯物主义等方法论原则实现二者综合创新、协同互动、融合发展,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担当起中华文明在当代的传承使命。  相似文献   

5.
海因茨·迪特里希的"21世纪社会主义"学说以物质的永恒运动属性为哲学依据,在对资本主义现状与前景进行否定性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民主计划的等值经济和参与式民主的主张,并认为当代科学技术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海因茨·迪特里希对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从热切支持到失望与否定的过程。海因茨·迪特里希"21世纪社会主义"与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的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反对资本主义、经济人道主义、参与式民主、拉美一体化四个方面,但对二者关系更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在思想来源与经济模式选择等方面的差异,这也是导致海因茨·迪特里希与委内瑞拉政府分歧的根源。海因茨·迪特里希"21世纪社会主义"与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处于不同的思想谱系,具有不同的来源、品格与追求,不能混为一谈。这一判断同样适用于描述海因茨·迪特里希"21世纪社会主义"与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其他拉美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中国道路实践经验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之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机制之高效等为其提供了可能性。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精髓、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本真等指向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我们应当以开放性的视野,从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上思考这个理论体系的意义与价值。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理论、实践的创新,破解了并继续破解着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上的四个"世纪难题":反思和调适改革开放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反思和调适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反思和调适民主政治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反思和调适人的发展同社会主义的关系,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发展观。我们应当以开放的态度,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从"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的统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拓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内蕴着丰富而深厚的文明内涵,贯穿着辩证自洽的文明逻辑,渗透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自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展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和引领世界历史演进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由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进步成果基因的文明样态所孕育,承载和传播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新发展成果。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既有对19、20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有机传承与重大创新,更有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高度概括和充分展示。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着眼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接轨与融通,是书写和呈现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协调统一关系的关键叙事样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要在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话语体系的具体质料,在现实发展中不断完善话语体系的实践运行,在思想激荡中始终坚守话语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主体自觉中不断增强话语体系的发展动力,由此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与完善中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大...  相似文献   

9.
户晓坤 《社会主义研究》2013,(1):141-147,166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复兴运动成为俄罗斯学术界的重要发展趋势。后苏联批判马克思主义学者立足于批判资本逻辑的全球化霸权,从现代世界的新格局、全球性问题这一时代背景出发,力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做出有意义的阐释和预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探求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俄罗斯左翼政党则在反思苏联解体、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新构想,并将社会主义理论和目标具体化为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通过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实践,争取俄罗斯重新实践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本文旨在研究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对"21世纪社会主义复兴运动"的理论探索和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观集中到一点,就是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总的观点和态度.其核心思想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习近平21世纪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全新理论形态,有其产生的宏阔历史背景、深刻理论基础、丰厚文化资源和坚实实践基础.它直面"两个大局"的历史环境,从理论与实践、革命性与科学性、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具有统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