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石明  邹克  李红霞 《政治学研究》2022,(2):52-65+168-169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是,以“两山论”为理论支撑,在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共同作用下,绿色发展通过分工、要素分配、技术、就业与包容效应,提升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享发展,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对2010—2018年省级数据进行测度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绿色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这种促进作用是由要素分配、绿色技术和就业中介效应等发挥的;绿色发展产生了持续增强的共同富裕效应,且能够缩小不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差距。绿色产业升级引领、绿色技术应用推广、绿色共享发展将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革新让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三个维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的普惠效应赋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赋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绿色效应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但在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数字垄断阻碍共享发展、数字鸿沟扩大城乡差距、数字幻觉诱发绿色盲区隐患等现实挑战。对此,应坚持以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为导向,营造自由稳定的经济环境,创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良性的数字生态系统,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的时空约束,有效畅通区域间要素流动。从历史逻辑出发,我国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低水平区域均衡到效率优先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再到区域统筹协调转向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演进历程。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价值分配环节赋能资源有效配置;通过价值实现环节赋能市场变革;通过价值创造环节赋能区域间分工协作,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现阶段,数字经济对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和基础条件,但仍面临“数字鸿沟”现象不断扩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地方数字治理方式单一、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等难题。为此,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构建区域间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弥合区域间“数字鸿沟”,通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所以成为共同富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因为二者在价值理念上统一于“人民性”,在理论基础上通约于“共享论”,在治理体系上耦合于“元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共同富裕主要是通过社会阶梯效应、拉动增长效应、分配调节效应、全面发展效应来实现的。在未来,需要健全二者的有机衔接机制,通过调整空间布局、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更好发挥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5.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阶段,亟需新旧动力源合力推动。通过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政策脉络、学术脉络,可以发现制度创新、市场融合、创新引领、数字经济带动、开放协同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主要动能。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纵向政府协同、经济与城市体系分化、营商环境优化非均衡性、外向型经济发展差异性四个区域特征。基于四个区域特征,通过构建了“目标—要素—机制”理论框架,形成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协调路径,即权责利对等的协调机制通过激励与约束效应促进行政协同,一体化市场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速市场协同,通过创新溢出效应、数字经济的高融合性等特征推动产业深度协同,自贸区等对外开放门户枢纽通过制度学习效应和经济集聚扩散效应实现开放协同。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下一步应围绕多中心空间结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等议题展开。  相似文献   

6.
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结构性和功能性双重困境,整体性治理、多元协同治理、政策网络等解决思路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困境,但同时还存在诸多不足。大数据时代,将数字治理技术与整体性理念相结合进行基层治理创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新型路径。杭州市S镇通过基层数字治理促进结构重组,充分融合基层现有一切可及的资源,并通过平台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对原有治理功能进行重塑,形成既具有整体性又兼具智慧性的整体智治治理模式,解决了基层治理困境,提升了基层治理绩效。整体智治的主要运行机制包括功能替代机制、资源融合机制以及多元互动机制等。基层数字化治理改革中,需要通过建设统一平台,促进数据互通;整合基层力量,理顺协同机制;坚持需求导向,增强基层协商;完善治理网络,吸纳多元参与,以整体智治机制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贺筱华  韩庆龙 《学理论》2013,(29):34-35
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发展在国与国之间和国家内部是不均衡的,主要的问题便是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是当代信息社会中一个普遍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问题,给社会带了来诸多问题,对于民主的负向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要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正确看待数字鸿沟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市场各要素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日渐扩大。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解决这两类利益非均衡的问题已经成了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任务。完全市场化或完全政府干预式的解决办法都不具有现实性。一个较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是建立二者结合的利益均衡机制。这里主要涉及对公平和效率、政府和市场这类“两难”问题的选择。因此,研究我国目前两类利益非均衡的结构及特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均衡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对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整合城乡市场资源、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立足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从数字经济的精准匹配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和分配效应四个方面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城乡市场整合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基于商品市场整合和要素市场整合的双重视角对当前中国城乡市场整合的现状进行全面剖析,进一步探究造成我国城乡市场分割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了依靠数字经济促进城乡市场整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市场主体,体现了集体资产归全体成员所有而收益归成员个人所有的双重性,因而大幅促进了我国农民其中主要是都市圈中的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在欠发达农村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通过发挥兼具集体主义精神与市场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企业家的作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既有助于其部分成员携资进城,又有助于其留在农村的成员实现人均资源拥有量倍增,并有助于其在农业工商业化过程中通过集约化经营,增强自身的纽带作用与规模效应、提高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与市场议价能力、降低其对接城市资本下乡的市场风险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跃迁机制、组织重构机制和价值重塑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变革,但顶层设计不完善、传统治理理念惯性和数据信息安全风险会导致政府治理陷入整体性变革困境、治理融合困境和治理伦理困境。为走出这些困境,首先,需要以整体性精准治理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将数字技术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其次,要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标准进行价值重塑,并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协作方式;最后,以保障数据安全为底线进行制度建设,有效应对数字技术条件下出现的治理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曹新 《求知》2004,(6):12-14,23
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然而,这种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是通过非均衡发展的手段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条件下必须把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统一起来,遵循非均衡协调发展规律,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2021,(4):98-10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尺提出,而完善收入分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当前党中央领导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推动就业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的养老和医保制度,以及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等系列措施,破除了"扩大分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传统观点局限,以事实证明了当前分配改革有助于经济增长,推进共同富裕。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通过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二次分配调节机制和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强党对分配改革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分配改革,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暴露无遗。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这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推动产业技术、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全面升级,这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产业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各主要产业的产出能力有余,而这种产出能力的增长主要是靠人量的小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来实现的,因而形成…  相似文献   

15.
苏曦凌 《政治学研究》2023,(3):106-115+171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推动力量。1949年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逐渐从国家包办演进为共建共治共享,在逐步战胜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所蕴含的一以贯之的深层逻辑是“把人民组织起来”,坚定地依靠人民的主体性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公共服务体系。“把人民组织起来”的公共服务体系正确处理了公平与效率、理想与现实、统一与多样的关系,充分彰显了实践理性原则,在促进财富生产、分配公平两个方面具有助推共同富裕的复合效应。强化标准体系、项目体系、保障体系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包容、有效的治理来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通过强化需求导向、集约机制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构成了以高质量公共服务助推共同富裕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电商平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力量。总体来看,我国电商消费稳中有升,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日益丰富,但随着技术突破和市场增长,电商平台竞争加剧、网络用户增量见顶,电商平台对消费的刺激和拉动需要新的市场和引擎。本文从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消费平衡和消费满意度四个方面构建消费扩容提质的内涵。通过机理分析发现,电商平台能够通过创造就业、增加收入,扩大消费规模;连接供需两侧、推动产业升级,优化消费结构;创新商业模式、促进消费公平,平衡消费差距;打造价值共创系统、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满意度,并提出强化技术创新、鼓励平台间竞争与合作、完善监管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优化物流配送体系、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贯穿于今年我国经济生活始终的扰人问题,莫过于市场疲软了。回顾一年来打破困境的种种努力,既有成效,又不尽如人意。那么,根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是一味放松紧缩力度,追求悦目的经济增长数字,还是忍得一时的寂寞,慎重而坚定地抓住这一时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使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复兴,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从速度效益、规模效益步入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我们正面临这样一个严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电力产业作为典型代表,分析垄断结构嵌入下的增长实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在政府竞争和不完美监督的共同约束下,上游垄断结构的嵌入扭曲电力终端价格结构,使得小工商业用户面临较高的电价,而大工业用户面临较低的电价,这造成重工业的过度发展和产出的快速扩张;但是由于资源能源和环境、资本以及规模的限制,这种重工业化驱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短期限制、中期纠正、长期规范"的转型路径,以在调结构的同时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整个市场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发展进而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是直接促进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央对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地实现向劳动力市场体制过渡,促进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合理有效结合,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的根本性转变和全社会最佳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是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效应的评价与思考夏永林张熙凤产业结构是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不同的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构成不同的产业结构类型。一国特定的产业结构状态,通常与一国经济增长通过产业内的关联机制互为联动。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从传统向现代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