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开发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特殊的行政区域,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开发区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于其独特的体制优势,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兵团建立开发区,就是要发挥开发区的体制和政策优势,带动兵团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地开发区蓬勃发展,开发区的体制优势、政策优势逐渐失去。因此,必须深化兵团园区改革,切实发挥体制和政策优势的同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围绕兵团园区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高质量经济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正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推进开发区改革,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破解发展障碍的关键之举。前行27年,贵州开发区在全省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与全国其他开发区一样,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改革进入深水区,出现发展后劲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因此,深化体制改革成为开发区发展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发区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近上海工业总量的一半.在开发区内就业的员工过百万,高层次人才云集,各种所有制经济汇集,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科研兴市的主战场.党在这个区域的影响力大小直接关系到执政党是否有驾驭市场经济和凝聚工人阶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经济开发区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结合福州市科技园区的情况,认为实现经济开发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深化和完善开发区规划、合理定位开发区产业功能、转变开发区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开发区的光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快开发区创新 建设智能化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国务院批准创办第一批14个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开发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热点地区之一,在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今天,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曾经依托创新体制和国家特殊优惠政策发展的开发区,如何寻求新的定位,建立国际通行的管理机制,创造出新的发展优势,进而带动所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摆在开发区建设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笔者认为,新世纪的开发区建设关键要加快创新,建设智能…  相似文献   

6.
开发区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我国经济体制创新的“试验区”。迄今,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3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52个,加之省级和市县的开发区已有近千个。因此,办好现有开发区,对于我国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经济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开发区也必须在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外开放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社会问题研究张作生,李鑫生兴办开发区,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一项重大决策。10多年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以来,我省根据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各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旅游度假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类开发区...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经济新生力量。顶效开发区肩负着黔西南州经济、技术开发的重任,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重任,摸索社会经济跳跃式发展路子的重任及贵州省和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试验的重任,具有极为广阔的开发前景。经过六年的开发建设,顶效开发区已初具形态。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加强开发区的诸种功能的开发,提高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已成为顶效开发区第二次创业的重点。 功能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按领域来分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按主次来分有主导功能、基础功能、辅助功能等。从我们顶效开发区的总体情况来看,二次创业阶段主要应在主导性功能上下功夫,辅之以辅助性功能的开发。着重在以下几大功能上先试先行。 1.规划完善功能。应在明确高新技术、保税、旅游度假等类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其转型升级发展速度加快,在全省范围内的示范引领效应显现。但同先进地区开发区相比,山西省开发区还存在着综合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投入产出比不高、产业趋同化现象较为突出、产业链发育不健全、招商引资力度不够、集群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要抢滩"六新",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建设智慧生态新型开发区;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全产业链经济;积极"对内开放",创新运管模式;推进绿色发展,探索现代农业类和旅游康养类开发区的发展路径;耦合要素配置链条,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全面启动"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尽快制定山西省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而进一步推动山西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助力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深化改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适应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在开发区内组成大学、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组织 ,形成知识、技术、资金、人才密集的现代化企业群体 ,并通过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推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现状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下简称高新区 )管理模式 ,主要采取两个层次的管理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行使政府行政机构的职能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公司 ,行使经济开发的职能。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行…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0,(22)
<正>江阴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11月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2002年10月被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审批权和行政级别。"十一五"以来,江阴经济开发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智慧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开发区,有力地推进了产业  相似文献   

12.
王振范 《奋斗》2005,(7):23-24
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必须抓住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牵动作用和支撑力的关节点。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反思我县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工业园区,经济增长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把加快开发区建设作为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9月11日辟建了哈尔滨宾西经济开发区。为了全力打造好开发区,我们运用“课题制”的工作方法,针对制约开发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举全县之力,强力攻关,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如何探索开发区依法行政的客观规律,并坚持用法制和政策来规范施政行为和管理行为,从而逐步实现开发区各种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充分认识开发区依法行政的特殊意义第一,坚持依法行政是决定开发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石。开发区作为特定的对外开放区域,它的创办必须经过当地政府批准并通过立法形式赋予其管理权限,并使之具有完备的法制基础,它的统一管理职权和优惠政策才能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开发区的本身优势,达到健康、高速、持…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5,(1)
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2004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0年以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情况和经验,表彰先进,研究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温家宝、吴官正同志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土资源部消息,一年多来,最终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866个,规划面积3.86万平方公里。经过清理整顿,全国的开发区数量已经减少到2053个,规划面积压缩到1.37万平方公里。已退出开发区土地2617平方公里,复耕1324平方公里,收回闲置土地116.5平方公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12…  相似文献   

15.
赵吉雄 《学习月刊》2012,(20):33-34
在今年全省推进开发区发展现场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强调,开发区发展的实质是园区经济、集约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并要求各地抢抓难得的“黄金十年”机遇.推动开发区新一轮大发展.引领带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长阳地处武陵山“东大门”.要牢固树立“身在山区.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横》2010,(8):I0002-I0002
朝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4年被辽宁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国务院审核保留的辽宁省35个省级开发区之一。2002年末。朝阳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区划和管理体制作了重新调整。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人,并赋予开发区市级经济审批权限和县级行政管理职能。为开发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开发区的聚散功能及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复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慎 《探索》2005,(2):84-88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过程,正是中国集群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中国经济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开发区在资源与资本、产业与科技、要素与市场、经验与体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聚集功能。这种聚集功能呈现出显著的正外部性,这种正外部性突出表现为开发区特有的扩散效应。政府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并在特区内封闭实行“准市场经济体制”先“摸着石头过河”,顺利“过河”后再逐步建立开发区使“准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大范围进行“复制”和“再复制”。这种“复制”不是简单的再现或重复,每一次“复制”的过程都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每一个“复制”成果都是其“原形”的深化或再造。正是这种对“准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复制”与“再造”,促进和推动了国家经济转型乃至全国范围内市场经济环境的形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此,无论是开发区的聚集效应还是扩散效应,都对中国经济转型乃至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生了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起底开发区     
正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自1984年第一批建立以来,形形色色的开发区遍布全国,成为许多地方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截止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0.5万亿元。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而诞生的开发区,天生自带各种政策光环。人、财、地在这里汇聚,产生巨大的能量,足以撼动地方的经济和政坛。但越是经济开发的重点区域,越应成为监管重地。  相似文献   

19.
杨开华  王萍丽 《学习月刊》2011,(22):139-140
武汉开发区自1991年动工兴建以来,作为武汉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外商投资密集、投资环境良好的外向型经济区域,一直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而对外宣传,是帮助开发区与公众建立紧密联系的最高效、最直接的手段。如何扩大开发区的影响,为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区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舆论环境,一直是武汉开发区宣传部门坚持思索并积极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4,(1):43-44
据2003年12月10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刘培强在“中国长三角开发区论坛”上指出,我国经济开发区的下一步发展亟待解决法律地位、规划和发展空间三大难题。一是开发区的规划和布局问题。从1984年国家发展建设经济开发区以来,已经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开发区进行了3次清理,但开发区数量仍然猛增,已经达到4600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