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川 《工会博览》2013,(35):54-54
记得曾看过江苏卫视的著名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上来的男嘉宾介绍自己说:“有人说我很文艺,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文艺。”而台上的女嘉宾却对他说:“你不仅文艺.而且很娘!”这段对话给我的印象很深。  相似文献   

2.
在商海泛舟的人,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暴和险阻,成功者鲜而失意者众。有一次,某电台应一些处于困境的人士的要求,请来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想请他谈谈他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
王冲 《法制博览》2009,(20):77-77
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 美国建国之初,一位法国贵族取笑一位美国人说:“你们美国人没事喜欢吹自己的先辈,可只能说到爸爸,一说爷爷,哈,不是美国人。”这位美国人立即反唇相讥:“你们法国人也喜欢吹嘘自己的先辈,可惜,常常连自己的爸爸是谁都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日前,笔者读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叫史蒂芬葛雷的医学科学家.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比一般人更能发现问题,更有创造力时.他说是与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有关。有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因为瓶子很滑,一失手瓶子落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这时,他的母亲来到厨房.看了看地上的牛奶。并没有责怪、教训和处罚他.只是打趣地说:“畦,你制造的混乱可真棒.  相似文献   

5.
“艺术如果不是用来感动人的话,还要它干什么?”说这话的人,是一位艺术家,可不知道的人,却以为他是疯子。  相似文献   

6.
郭韶 《法制博览》2011,(10):26-26
相亲节目中,一个男人上来,外型不错,谈吐还行,突然嘉宾扔出—句话,明显的质疑。接着,男人的噩运来了,所有女嘉宾开始揪住这点不放,批判、攻击、挑衅、打压,好像有人扔了一块砖,其他人就得齐心协力把他拍死,否则就是对民意的背叛。  相似文献   

7.
陈仓 《法制博览》2010,(10):28-29
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他曾以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震惊海内外。实际上,在100多年来的对外开放和社会转型中,言说国人丑陋的并非柏杨先生一人,他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他属于集大成者之一。关于国人中某些国民性问题,中外政治家,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科技、经济、宗教界多位名家都多少有与柏杨先生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其中洋人中的“中国通”们关于国人丑陋的观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听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世上有位英雄.他来到一个村庄问有没有需要他帮忙的事。村人说山上有只猛虎一直祸害着他们。英雄就去了山上,与猛虎搏斗了三天三夜,猛虎被除了。他剥下虎皮回到村中,问还有什么祸害,村人说:“海里有条龙.你去杀死它吧。”  相似文献   

9.
汪强 《法制博览》2011,(7):25-25
上个世纪50年代,一位爱国民主人士曾经说过,对执政者的最大威胁,“不是抗美援朝,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是一旦国门大开,老百姓发现外面的生活比自己好”。这段话至少有三层意思:第一,国门之外,很多人生活得比中国老百姓好;第二,有人欺骗老百姓(其实,也应该包括一些官员),说外面的人过得没有中国老百姓好;  相似文献   

10.
赵义 《南风窗》2012,(7):2-2
和往年一样,前不久的全国"两会"同样有一些言论和提案引起了很大争议。比如,对于成为"三公"消费靶子的茅台酒,贵州有位副省长如此"叫屈":"管资金分配的官员下来,你让他自己去餐馆吃饭,到了贵州却让他喝米酒,那不是得罪人嘛!"责任在于"跑部钱进"的体制,而不是茅台酒。还比如建议让穷人将生育指标转让给富人,建立公民的道德档案等。全国"两会"如此庄严的场合,出现一些"出位言论",应当说不是人的智识水平出了问题。相反,越是一些"出位言论",可能背后都对应着严峻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