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河北省进入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阶段.一座被学者誉为集中华"和"文化之大成、容世界"和"文化于圣堂的"万和宫"("中华尚和园"一期工程)应时而起,奏出了把"和"文化"娶"回家、与旅游产业和园区建设联姻、让"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开花、结果三部曲.这是一部"和"文化与旅游产业和园区建设联姻的旷世之作,是一个产业升级与和谐新农村建设互动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种持久的、无处不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建设是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就永春而言,积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打响民间传统文化品牌,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夯实基层基础,突破工业产业"两个主要工作着力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生态工贸旅游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则显得较为滞后和相对贫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宜春立足农业大市和文化强市的实际,把产业发展的"一村一品",与文化发展的"一村一品"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村一品"活动。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其中,文化建设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重要,它不仅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持久的智力支持,而且还能为我们营造和谐共存的"软环境"以及文明进步的"精神生态".  相似文献   

6.
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是洛阳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部分,文物旅游资源是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载体和保证。本文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对洛阳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也是难点。巫溪县塘坊乡学堂村作为一个边远山区县的贫困村,通过短短几年的有效实践,唱响了一曲“文化搭台、精神聚力、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歌,走出了一条有效、实用、可行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6,(4):60-61
正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全面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深度开发地区旅游资源。通过对外合作和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促进旅游、影视文化、体育、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区域旅游深度融合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3,(19):42-43
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  相似文献   

10.
桂林围绕"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和谐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单纯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文化活动,而是要提高农民思想水平和增强农民参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不仅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问题。农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农民。只有通过了解农民对文化精神需求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加强指导和扶持力度,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才能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我们农村的和谐文化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加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才会不折不扣地实现。  相似文献   

12.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挑战在于泉州旅游经济增速慢、旅游经济总量小、旅游投入不足、旅游设施落后、旅游产业层次低。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泉州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路径,是选择"社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施"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发展规划,全方位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化是解决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最佳结合和科学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加强桂林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对推进桂林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桂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桂林旅游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桂林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自觉”解决旅游本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等基本认识问题,高度重视桂林旅游文化的核心思想,严格遵循“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脉;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美学;面向普通百姓,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4.
王云鹏 《奋斗》2007,(7):21-22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和谐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有和谐农村文化的强有力支持、本文围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建设和谐新农村”,从加强农村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文化经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12,(Z1):2-3
正近两年,原州区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形成了以文化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带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了"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建设先进县"等殊荣。大手笔编制产业规划。立足特色,挖掘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关系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我们应充分借鏊已有的做法和经验,既立足理论探讨又立足实践总结.既立足时代特征又立足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抓好和谐文化建设,使繁荣新农村和谐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关系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我们应充分借鉴已有的做法和经验,既立足理论探讨又立足实践总结,既立足时代特征又立足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抓好和谐文化建设,使繁荣新农村和谐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三级空间布局架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的"引擎",其建设也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核心要素。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浙江省提出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三十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  相似文献   

20.
尹辉 《当代贵州》2013,(14):10-11
黔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做好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壮大旅游产业等意义重大。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是旅游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味;旅游是文化之体,旅游是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融合,必定会迸发出新的活力。黔南州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本刊专访了黔南州委副书记、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