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傅济锋 《世纪桥》2010,(23):80-82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社会伦理精神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阶段的重大课题。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直接理论源、依托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汲取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借鉴和学习世界优秀文化文明成果,惟如此才能完成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建设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柯健 《理论研究》2010,(1):58-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向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一是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二是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是要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四是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五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重视学习,学以致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与当代》2008,(12):25-2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7.
贾景华 《党史文苑》2011,(18):54-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广泛专注和研究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一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先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最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张荣臣 《党课》2007,(12):34-37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当前,需要把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石;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心,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以文化道德建设为主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底蕴;以机制建设为依托,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思想建设,为加快辽宁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贯彻,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我们要在实践中发展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理论,弘扬兵团精神,凝聚智慧和力量,进而推动党的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理论创新,为又好又快发展兵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49-5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强大动力,是相互内在、互为体现的。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8,(3):6-7
党的十七大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开拓进取,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思想,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开拓进取,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思想,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