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信息     
巴中市委针对下岗党员分散难以集中的情况,实行“三法”并举,切实加强国有亏损企业下岗党员管理,使全市642名下岗党员“离岗不离党的组织”、“下岗待业不停党的活动”。 一是目标管理法。凡下岗党员与企业党组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把下岗党员执行情况作为再上岗或再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年终民主评议  相似文献   

2.
党建信息     
抓好企业 下岗党员的管理 江安县重视抓好企业下岗党员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其具体做法是: 一是加强领导。县委十分重视对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加以解决。县委党建办和县委组织部都明确有专门人员抓企业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 二是明确隶属关系。县委组织部制发了《关于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职工待业或自谋职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党员。目前,绵阳市涪城区企业下岗的职工人数达2428人,其中下岗的党员187名,占党员总数的20.8%。为了加强这部分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涪城区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轻装上阵,出现部分职工下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中的一部分党员也不可避免地要放下“铁饭碗”,下岗流向社会和再就业。如何把这些党员及时管理起来,解决企业下岗党员下岗离岗不脱党的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和新问题,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一项长期任务和经常性工作。 各级党委必须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切实抓好企业下岗和再就业党员的跟踪管理教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批企业职工下岗,部分党员离开岗位。这种状况给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伊宁市委、政府在开展下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好的办法。管理下岗党员的指导思想明确,设置了科学适时的组织机构,探索出了一些教育管理下岗党员的有效方法。在完成企业改革的新时期,伊宁市下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只有提高对下岗党员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下岗党员的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下岗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对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铁四局集团公司党委 从四个方面着手抓好下岗党员管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抓组织建设,让下岗党员离岗不离“家” 抓好组织建设,让每个下岗党员都有一个温暖的“家”,这是 加强下岗党员管理教育的基础。中铁四局集团是个流动性很强的大 型建筑施工企业。党员下岗后,大部分挂靠在本企业人才中心、再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下岗再就业。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职工下岗、待岗、转岗的情况日益突出,许多企业中党员职工也随之下岗。据了解,四川省蓬安县目前就有下岗职工党员201名,其中,在县内务工的有81名,占40.5%;外出务工的109名,占54%;在家待业的11名,占5.5%。这种状况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个别企业对下岗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似乎也随其下岗而“下岗”了,致使一些下岗职工党员放任自流,成为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特殊党员,不仅失去了党组织对他们有效的监督管理,也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面对当前企业下岗职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对部分企业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从整体情况看,多数企业党组织已采取措施强化了对下岗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企业党组织对下岗党员教育和管理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企业下岗党员人数不多,只要能保持与党组织的关系,按期交纳党费,抓不抓日常的教育管理无关紧要;有的认为企业改制后,应把主要精力用于生产自救、技术革新和在岗党员的教育管理上,而对下岗党员则是无暇顾及,或是不管不问,或是只提一般性要求;有的党组织存在有畏难情绪,感到下岗党员呈分散状态,流动性大,且思想比较复杂,难以管理。因此,往往是消极被动,得过且过。  相似文献   

10.
党务信箱     
1.问:失业、待业、下岗的党员如何过组织生活? 答:下岗党员没有离开企业的,继续由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安排好组织生活;下岗党员离企业从事其它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要将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时间在3至6个月之间的,应出具  相似文献   

11.
湘乡市原有国有和集体企业122家,职工27430人。到目前为止,全市有15家企业破产,58家改制,4家被兼并。在深化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有8731名职工下岗分流,其中有党员627人。为加强对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湘乡市委从1998年开始,就及时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改革的精神,积极研究和探索加强下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措施和新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益的探索第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1998年3月,湘乡市委组织调查组深入全市各企业对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显示,由于部分党员下岗后,自身角色的转化,再就业方…  相似文献   

12.
党建信息     
《先锋队》1998,(1)
党建信息吉县加强对企业下岗党员的管理吉县县委组织部针对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以至亏损、倒闭,出现职工纷纷下岗的实际,采取措施,加强对下岗党员的管理。一是理顺组织关系。对下岗党员造册登记,明确去向,及时将组织关系接转到下岗党员新的就业岗位所在党组织...  相似文献   

13.
从我们长春市南关区目前情况看,全区企业党员895名中有下岗职工党员104名,占12%,能参加组织生活的48名,能参加党内活动的12名。由此可见,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教育是当务之急,要做好下岗职卫党员管理工作,提高认识是基础,强化措施是关键,完善制度是保证。首先,企业党组织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把党员离岗不离党组织,使党员职工下岗后仍能得到党组织的关爱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党员职工下岗前,联系实际地讨他们进行一次专门的党性党纪教育,明确提出下岗后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及时汇报思想等具体要求;同时建立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有一些党员在精减或重组中下岗。下岗党员一度出现了“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的状况,给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害怕麻烦,不愿管理。由于下岗党员地域和活动空间的高度分散,给党员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党组织的任务,就是管好本单位现有党员,在岗在位的党员毕竟占多数,搞好组织建设,发挥本级党组织在单位和本企业建设中的作用,依靠在岗党员就可以了,因而对下岗党员,客观上感到管不管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刻。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势在必行,职工下岗待业的现象不可避免,女职工下岗问题尤为突出。职工下岗,包括女职工下岗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结果。但在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愿  相似文献   

16.
任军 《奋斗》2004,(11):27-2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多种经济组织的涌现,人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大变革的环境中,党员的流动性明显增大,下岗失业、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外出务工经商等特殊类型党员的管理教育问题,也日显突出了。如何结合实际搞好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教育,是党组织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党建》1999,(1)
在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的新形势下,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着不少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加大;党员教育的队伍出现某些弱化现象;党员教育的工作思路、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及时转变和调整,社区性、综合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当一部分职工党员、党员干部陆续下岗,或外出打工挣钱,或在家无所事事,或参与社会不健康活动。下岗职工党员在受教育程度、力度、内容、范围等方面远远不及在岗党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党性、党纪、法律法规观念,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模范作用等观念、意识将逐渐淡化。而这一现象与部分党组织在党员管理上的认识误区及下岗党员现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党建简讯     
探索下岗职工党员分类管理新举措 长春市二道区委组织部结合本区下岗职工党员及所在党组织的实际状况,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一是对企业已停产,但党组织能履行党员管理职能的,建立下岗职工党员联系点,安排开展组织生活。二是对企业已完全解体,党组织无法履行党员管理职能的,将下岗职工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递到其所居住街道办事处。三是对党员下岗后,长期外出(6个月以上)务工经商且有固定地点的,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基层党组织还建立了在岗职工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联系对子、党组织和下岗职工党员双向联系卡,对下岗职工党员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关县各企业单位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探索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和完善党组织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发展、廉洁自律和目标管理等制度。从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组织关系转移、党员流动、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二是建立健全发展党员长效机制。为解决企业党员人数少、影响面不广等实际问题,建立了积极分子跟踪考察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