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年以来,党和政府为了扶助“三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是“一免三补”,即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购置农机具补贴.这些政策落实得如何?笔者最近随省人大调研组深入县、乡、村及农户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受到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民老谈,从2000年开始坚持对自家每年的收入和开销情况逐笔记账。从老谈家十余年的账本来看,农民种粮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惠农政策、规模经营和粮食价格是农民增收的主要贡献因素。但是农资成本、土地流转费用增长过快,种粮补贴增长缓慢,农机补贴水平偏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制约了农民种粮收益的持续增长。今后应进一步健全粮食补贴政策,强化对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的支持,保持粮价合理持续上涨,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使粮食  相似文献   

3.
林华光 《政协天地》2010,(11):33-33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粮增收的惠农政策,但由于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单纯依靠提高单产来增收较难,大幅度提高粮价空间有限,政策的刺激作用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建议:着力从政策层面上加以扶持,引导农民走规模化经营、增加种粮收益的路子。对新增的补贴,应适当向种粮大户倾斜;储备粮订单补贴向种粮大户倾斜,  相似文献   

4.
刘蜀山  高攀 《公民导刊》2008,(11):32-33
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补贴多少仅根据农民承包地面积计算,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如何让国家直补政策真正惠农,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5.
郑智敏 《当代广西》2011,(24):42-42
今年国内粮价上扬,恭城瑶族自治县不少颇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紧紧抓住土地流转、农机购置补贴、粮食最低保护收购价、种粮补贴、科技支农等多项国家惠农措施,扩大了粮食生产,传统水果大县涌现出千户种粮大户。图为平安乡新街村塘边屯,一种粮大户的孩子捧着沉甸甸的稻穗,收获丰收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种粮补贴既是一种补偿,也是一种激励,目的是引导农民"多种地、种好地,多产粮、产好粮"。要将"好事做好",就得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办法近年来,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了面向所有农民的"四大补贴"(即种粮、良种、农机购置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减免了农业税,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大幅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虽然这些惠农政策利国利民,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新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5年要在继续坚持今年“一号文件”和“一免两补”(减征、免征农业税、种粮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利益等一系列政策的同时,要在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上有所突破:首先,要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夯实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3,我国开始对农民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得到农民的广泛赞誉和好评,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尤其对促进我省粮食生产意义重大。政策实施之初,我省采取的是售价折扣补贴方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不足点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9.
政务了望     
今年中央财政将再增加156亿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财政部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将在预算安排基础上再增加156亿元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这意味着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农资综合直补将达到638亿元,种粮农民将获得更多种粮补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增加后的农资综合直补将确保种粮农民今年获得更多种粮补贴,全国平均每亩农资综合补贴将  相似文献   

10.
其实完全可以直接把补贴资金打到种粮农民的一卡通里,减少目前各类打着农民的旗号但其实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的各类下乡工程  相似文献   

11.
覃照 《政策》2005,(10):60-60
问安镇是个粮、油生产大镇。近年来,我们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着力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 全面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落实惠农政策。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免征农业税政策,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二是健全粮食补贴资金发放机制,将补贴资金由银行直达粮农个人专户,今年全镇的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三是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对全镇73694 块农田逐一进行实地踏勘,与11051个农户签订规范的二轮延包合同。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3491亩,达到96412亩。  相似文献   

12.
<正>4月9日,记者打开莆田市财政信息网,鼠标一点,财政部门已出台的重要政策、决策,每个月的财政收支情况、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财政各项改革措施,群众关心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与综合补助、奖学助学金发放等热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后河南省农民负担明显减轻2004年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加上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全省农民实际减负增收34.24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上解到县级以上政府,基本保障了正常需要。但在工业经济欠发达、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在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方面,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五个“一号文件”依然掷地有声之时,十个“三农”中央“一号文件”又连续喷薄而出,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高度密集的惠农政策直接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但我国惠农政策涉及范围广,内容杂,再加上政策本身的不稳定性.很难与法治进行很好的衔接。  相似文献   

15.
豫政办〔2006〕2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河南省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和综合直补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六年四月七日河南省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和综合直补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财政部有关精神,为降低农民种粮成本、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省政府决定2006年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含国有农场职工,下同)粮食直接补贴同时,对农民种粮用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政策。为做好补贴政策落…  相似文献   

16.
双周视点     
《时代潮》2004,(22)
聚 焦 “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超过年初计划的4550亿公斤目标已经不成问题。”" ——随着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宣布,粮食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可以超过预期目标。"“到10月1日前,全国已向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12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96%,近6亿的种粮农民直接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通过粮食直补,已补贴农户13892万户,平均每户增收74元。”" ——有人认为中央于2004年初出台的“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全年粮食增产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豫政〔2 0 0 5〕 1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第 92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 0 0 5〕1号 )精神 ,省政府决定 ,2 0 0 5年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维护农民利益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确保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8.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广大农民辛勤耕耘的写照。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央财政在“三农”方面投入力度逐年增大。从2002年安排1亿元设立良种补贴开始,中央财政涉农补贴种类不断增加,范围逐渐扩大,标准日益提高,到2012年已经形成了包含四项直接补贴、造林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在内较为完整的补贴政策体系,补贴规模达到两千多亿元,大大改变了国家与农民直接的利益分配关系。然而,在农民逐年受益的同时,涉农补贴也成了一些基层干部骗取公款的“提款机”,涉农领域犯罪呈现高发、频发态势,惠农资金止于“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9.
豫政〔2006〕1号2004、2005年,全省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各项任务,按照“严、细、深、实”的要求,坚持政策宣传、方案制定、信访处理、督导检查四个“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全部兑现到位,近2000万农户享受到直补政策带来的实惠,连续两年受到财政部的通报表彰,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此,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商丘市直补办等53个先进单位和郑州市直补办刘景娥等163名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省政府号召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中国实施了对粮食主产区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减免农业税、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多项新的财政农业补贴方式。其中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是中国财政农业补贴方式的重大改革与调整,有其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的局限性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