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知识经济条件下重庆经济增长点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干 《探索》2001,(6):127-12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区域经济、选择区域经济增长点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大事.本文就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重庆市经济增长点的选择问题,从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分析和重庆经济增长点的确定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省际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再次提上重要日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跨界的九大经济区域和九大都市区域,以成渝大都市区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则是经济联系紧密,联合协作,共同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重庆市加强与周边省市区域联合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经济结构视角来考察区域经济增长,它不仅包括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涵盖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城乡工业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区域人口城镇化等内容。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区域经济增长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的增长必定带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福建理论学习》2009,(8):F0004-F0004
2003年青阳镇撤镇分设青阳、梅岭、西园三个街道。青阳街道位于晋江中心市区,辖12个社区.面积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88万人,流动人口3万人。设立街道以来.青阳街道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改造、社会事业三个重要内容,加快促进城市化进程,培育发展新竞争力.荣获了2003-2005年度省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5.
周鸿 《支部生活》2008,(10):11-11
从2003年区、县分设至今,丽江市古城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围绕建设小康和谐文明古城的总体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区、城市经营、服务旅游、能源开发、农业创新、全方位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等8大战略.培育和壮大旅游服务、生物资源开发、畜牧、林果、建材和电力等6大产业,  相似文献   

6.
袁静波 《奋斗》2004,(8):20-2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中最具综合性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重点、希望、潜力在于发展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若想加快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申川 《当代贵州》2023,(9):16-17
<正>贵州积极深化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持续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产业聚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贵州积极深化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借助粤黔东西部协作产业对接会、浙商入黔、正和岛、数博会、苏商入黔、基础材料专题招商推介会等省内外大型展会平台,带领各市(州)赴广东省、重庆市等地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精准招商活动,为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注入蓬勃动力。  相似文献   

8.
《思考与运用》2000,(6):74-74
形如柳叶的璧山.扼渝西之咽喉:处柳叶之中部的璧城镇.乃全县之要冲.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距重庆市区58公里。幅员62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山川名胜,气候温润.良田沃野.物产丰饶.公路如织,电信发达.水、电、气供  相似文献   

9.
双鸭山市是因煤而立缘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下辖四县四区,人口151万。改革开放以来,双鸭山市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逐步由适应性调整转变为战略性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驶人了快车道。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双鸭山市已基本形成了煤炭、电力、绿色食品加工、建材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结构,区域经济有了较快提升。面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双鸭山市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巴彦淖尔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成为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缓解当前严峻就业形势,拉动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等方面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推进巴彦淖尔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要解决政策环境不平等、融资渠道不畅、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等问题,寻求一条适合地方特点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徐素环 《探索》2003,(1):126-128
直辖市的形式和省级政区的实质是重庆市的基本特点 ,以农村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占重庆市的主要部分 ,重庆市实施全面小康战略的难点在于各县域 ,因此必须采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措施推动县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重庆市才能在未来20年内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圈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产业集群正成为全球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内容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形成产业后发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相对国内外经济发达区域,武汉城市圈经济规模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带动和促进武汉城市圈区域的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增强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现产业根植和长期持续发展,形成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宝贵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探讨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理论思想间的内在联系,对今天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8年前,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还是一个工业经济几乎为零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多年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单一的经济结构模式阻碍着法库的发展。法库全县区域面积2320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0年,法库地区生产总值18.4亿元,财政收入仅为3851万元。如何让法库县驶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使人民尽快富起来,这是摆在45万法库人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0,(6):9-10
哈大齐工业走廊位于我省西南部,是以哈尔滨市为龙头,以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为区域骨干,包括沿线肇东、安达等市在内的经济区域,区域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人口约20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一半以上: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3,是我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科技人才优势最明显、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当今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长江三角洲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中坚,担负着率先发展、带动全局的重任。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创新是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人才资源共享是区域人才资源体系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垫江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长万高速公路开通、垫利高速公路动工修建、长垫梁铁路启动规划等给垫江发展构筑了新的优势。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急需寻求新的空间,产业西移己成为一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垫江来说,又是一大契机。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和进一步加大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有力地推动库区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功能再造,从而促进和推动垫江县经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莉  王兆宇 《前线》2014,(4):49-51,1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然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但由于体制机制、发展落差等原因,十多年前就启动的京津冀区域合作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使三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是新时期京津冀区域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6,(12):76-76
葛城镇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雄伟的大巴山蜿蜒环抱,美丽的汉江源头——仁河穿城而过,全镇幅员面积80.89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是城口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集重庆市103个经济强镇、45个中心城镇、45个商业示范镇、国家级经济开发示范镇“四镇”于一身的镇。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镇5万群众精诚团结、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共同书写了葛城镇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区域政府合作,是区域政府间面临的共同问题。东北三省政府间合作面临着产业同构、地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与不平衡发展、地方政府合作不可预期性以及契约精神在政府层面的缺失等问题。因此,应以建立区域合作协商机制、区域合作规则机制、区域政府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来推进东北三省区域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