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年底前,我有幸随“上海人大赴澳大利亚培训团”,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就“立法规则及实务”这一主题接受培训和考察。虽然“留学”只有二十来天,但那段日子的点点滴滴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走进陶华强代表的办公室,我的第一感觉是朴实、平和、不事张扬,就像陶代表给我的印象一样,但朴实中又透露着几分厚重和儒雅。几句简单的介绍之后,陶代表向我聊起了公司成长中的苦辣酸甜。由于知道我的来意,陶代表和他的同事特地向我讲述了他当选宝山区第五、六届人大代表以来的履职故事和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3.
何时 《人民公安》2009,(15):53-53
朱家角是上海郊区的水乡,那里虽说也是上海,但与印象中高楼大厦的上海有极大区别,而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这里的吃食。  相似文献   

4.
周天柱 《台声》2009,(3):49-51
如今,漫步上海的街头,随时可见的一句黄底绿字的广告语:“洗不掉,找象王”。它以其特有的亲和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使象王洗衣连锁名声大振。就凭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我与“象王”的创始人——黄进能有了一面之交。  相似文献   

5.
刘春 《当代广西》2004,(3):47-47
桂林给我的印象是暧昧的,这并不是对她的优美风景的亵渎。暧昧是一种感觉,一种似是而非,说不清道不明但有时又不需明说的复杂心情。  相似文献   

6.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21世纪的设施。”“这是我所见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发展计划,愿它给上海人民带不进步和繁荣!”“浦东发展,中国繁荣。”“浦东开发是中国同世界合作的成功模式。”──引自外国首脑参观浦东的留言册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底,我随福建省残联考察团赴台交流,印象中这是我的第8次赴台交流,但以残联工作者的身份,还是首次赴台进行残疾人工作的专题考察。在台时间虽然不长,但台湾残疾人工作的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挚友情谊     
马正祥 《现代领导》2010,(12):46-46
在我身边,一直珍藏着我和我的朋友王汝刚在庆贺上海《支部生活》杂志创刊50周年时一起合影的照片。这不仅是因为当年王汝刚扮演的王小毛等艺术形象使我常常会笑出眼泪,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更难忘的是他还和上海《支部生活》的关系非同一般,感情很深。回首往事,多少年来我怎么也忘不了我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9.
今年四月,我因公从北京出差到广州小住了几天。我自幼生长在北方,江南最远只到过上海,这是第一次到向往以久的羊城,所以,广州的风土人情,处处使我感到新鲜。然而,给我印象极深的,却是广州的青年人,这大概是我也是青年人的缘故吧。这里,借《青年探索》的一角,略叙浅见。  相似文献   

10.
李科 《人民公安》2014,(2):35-37
薄雾棉花被一样轻轻盖在绿油油的梯田上,一丝一缕鹅绒色晨曦飘渺在“棉花被”上。大喇叭的红歌响起来了。这就是苗溪,曾经的川西监狱,二十多年来给我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妙手混混儿     
旧小说中有“妙手空空儿”这一武林人物,给我印象很深,我今借名托意,写的却是另外一种“妙手空空儿”,不,确切的说,应该是“混混儿”,这一些人在国家机关中随处可见,他们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聪明好学,办事认真;一个是平庸无能,毫无政绩...  相似文献   

12.
《乡音》2007,(8)
有一次在春节的回国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位黑人——西非某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中国问题。他给我两点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素质"大概不算高",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一身落魄商人的打扮,而是他不停地找空姐要酒却不喝,最后把六七瓶酒都装进旅行包里带下了飞机。另一个印象是他对我说,中国发展太快了,但是中国人还没有大国国民应有的素质。这是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由于我已经私下认定这位来自非洲战乱国家的外  相似文献   

13.
在崭新的2014年到来之际,我们也迎来了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本次会议清新简朴的会风、委员们抖擞的精神风貌、工作人员的细心和热情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委员们的发言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曾去过不少官员的办公室,除了宽敞、气派、整洁、豪华外,给我印象最深的,无一例外都在办公桌后面摆着一排高大书柜,里边摆的大都是成套的精装书,有心想看看到底都是些什么内容的书,可从没有一个官员邀请我参观他的书柜,这使我于好奇之余还存有几分遗憾。  相似文献   

15.
我曾随上海国际茶文化代表团赴日本举办陶艺作品展,在东瀛的经历使我更多地了解“陶”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备受日本国人喜爱的由来。  相似文献   

16.
嵩山一日     
今年10月间,我参加了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的一次陕豫之行,主要是参观考察外地文物景点的保护状况。近日,我忽然想到嵩山一日行给我的强烈印象,于是便想把它写下来。这倒不是说像“秦兵马俑”、“法门寺宝藏”、“延安革命圣地”等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文物给我的印象不深,而是它们虽极精彩,但都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嵩  相似文献   

17.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06,(12):34-36
梅帅元做出了一个他自己没有预料到的决定 为了做好对《印象·刘三姐》这个采访,我反复阅读了有关资料,因此知道这台演出有两个关键人物,就是王潮歌和樊跃。王潮歌给我留下如此深的印象与宣传册上引用的一句评语有关。评语是这样说的:“‘第一次都是新的’,是王潮歌导演作品的又一特点。旺盛的、不枯竭的创作灵感,使她成为评论家笔下的‘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相似文献   

18.
刘隽 《台声》2010,(9):59-60
7月3日至10日,我随河南省新闻交流团赴台开展新闻交流参访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宝岛台湾,多年来梦想的地方。通过8天的参访,台湾给我的印象:美、洁、礼、新。  相似文献   

19.
曹芃  张荣明 《台声》2004,(8):62-65
正确的经营理念,优良的服务品质,使“一茶一坐”最终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事业蒸蒸日上了,但简铭钦并不想停下脚步。他有了一个更大的愿望,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在世界十大城市开创“一茶一坐”!第一步,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初见简铭钦,他所谈到的茶人文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曹琪 《今日上海》2009,(2):42-43
铁路上海站不仅是上海重要的陆上对外交通门户,更是向世人展现上海这座国际型大都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然而,目前其所拥有的南北两个广场的发展现状却并不均衡,在环境设施与功能发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北广场地区作为铁路上海站的北面进出口和交通集散的重要枢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是棚户集中、交通拥挤,给进出上海的各地旅客留下了“脏、乱、差”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