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新课题。在信息时代,准确把握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已经成为执政党统一思想、提高效率、联系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推行政治民主的基本条件。因应信息时代的新特点,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推进执政党自身、社会公众和执政党员三大要素的交往与互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来临之际的苏联解体和美国超强,右翼认为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左翼则寄望于信息共产主义.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全球革命,战略重点在发达西方国家,变革手段倚重于新科技革命.信息时代社会主义的未来取决于:西方如何在信息化中实现社会变革,中国如何在信息化中实现社会发展.两者的汇流将开辟信息时代全球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梁亚辉 《法制博览》2013,(5):153-155
信息时代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是伴随着信息的廉价传播和随意传播,信息时代的缺点也逐渐明显出来,新闻自由也是如此。新闻自由作为当代十分重要的一种自由,它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高度的新闻自由不仅不会影响司法公正,更可以很好的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     
正信息时代依然喜欢纸质阅读《当代世界》英文刊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管、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季刊。杂志依托中共中央外事机构,荟萃众多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以丰富的海内外国际问题人脉和信息资源,深度剖析国际关系和世界政党政治的演变和发展,权威解读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和理念,是全球读者特别是国际问题研究人员和驻华机构人员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5.
欢迎订阅     
正信息时代依然喜欢纸质阅读《当代世界》英文刊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管、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季刊。杂志依托中共中央外事机构,荟萃众多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以丰富的海内外国际问题人脉和信息资源,深度剖析国际关系和世界政党政治的演变和发展,权威解读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和理念,是全球读者特别是国际问题研究人员和驻华机构人员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5,(3)
<正>人类已来到了信息时代,漫不经心的信息每天泛滥于网络和生活中,以至于我们误以为知识很容易获取,似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已包罗万象,每个人都可以就每个话题侃侃而谈了。但我们忘记了:要获得真正的知识是很困难的事。我们所获取的知识,通常只是一些看法,有些是误解,有些是不确定,还有些根本违反事实。大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轻松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捷方便地交流思想和情感,交换信息、商品和服务,它在把人类生存的广度和深度从物理世界延展到了虚拟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促进了社会信息的交流,方便了人际交往,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可抗拒的诱惑力!网络人口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是上网群体中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8.
背景: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上,新加坡政治家李光耀大讲如何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而对他坚持了几十年的权威主义一字不提。今年1月底,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他鲜明指出,儒家价值观在信息经济时代已经过时。他说:“尊重老人在信息时代似乎管不了什么用。父亲未必最有学问,孙子也许懂得更多。”在接受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采访时他也谈到儒家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不适应,他说儒家文化扭曲了家长们的雄心,如果有儿子,他们就希望他成为学者,“我觉得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我认为要改变父母、叔叔大爷、表哥表姐和外甥侄子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艰  相似文献   

9.
王青楠 《法制博览》2015,(4):89-90,8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全世界的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时代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同时信息时代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其隐私权不断被侵害,因此,本文将分析信息时代隐私权民法保护,并介绍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将提出信息时代完善隐私权民法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4,(17):17-17
何谓“公其信息腐败”?运用公权力谋取私利,即为腐败;利用公权力左有公共信息的发布和公开,从而为私人、小团体获得辐誉、金钱、仕途上的利益。便是“公共信息腐败”。存如今的信息时代,公共信息腐败可能存无形中对国家、集体利益造成严重、深远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微友的微笑     
从网友到博友再到微友,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不仅在信息传输技术方面日新月异,也使社交圈的用词不断更新.当我们在“两会”会场上看到代表们利用休息时间把合影发到各自的朋友圈中时,不禁有了这样两种感受:一是感受到会议代表们之间如朋友相聚般的轻松微笑.二是感受到在信息时代人人都成了自媒体的现实意义.两种感受最终都可以诠释一个时下最热的字:“圉”.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英语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的语言,成为了信息在全球进行传播的最好的载体。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英语的教学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根据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他突然愣住了,手中的暖瓶差点没掉在地上。望着眼前这个一边干活一边絮絮叨叨地讲自己身世的谦恭的老女人,他不寒而栗,不由得想起那句老话: “世事沧桑。”这里是广州一家大医院,广东一个沿海小市镇的公安局长的儿子在这住院,本是一件极不起眼的事情。问题是当今已进入“信息时代”了,这一信息由C市大大小小的公司传到他们“驻广州办事处”,立即就有了“反馈”。先是探病的来了,自然是水果、营养品之类。年轻的局长还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手机软件系统的发展,对网络空间和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产生了巨大冲击,那么如何加强对信息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介绍我国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和欧盟等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与立法框架上的分析比较,结合我国的现实提出了完善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尤其普遍,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个人信息与社会信息的保护,明确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由于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导致在信息时代难以推进数据保护工作的开展,加之各种媒体以及后期软件平台中的数据,都会对个人信息加以跟踪和记录,导致信息数据泄露比较严重,影响了数据信息的保护。此外,在民法中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具体细化部分没有具体的要求,无法对个人信息做出有效区分,影响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问题开展分析,希望提出有效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分秒必争的信息时代,谁能更好地运用时间资源,谁就是人生的赢家。  相似文献   

17.
黄方德 《法制博览》2023,(11):60-62
在信息时代下,民商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家立法部门为了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会积极开展民商立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民商法出台并实施,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民商法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为了避免陷入捉襟见肘的局面,民商法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相关部门也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效处理复杂问题,使经济发展展示出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汪富平 《法制博览》2015,(6):201+200
一、相关背景介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信息化背景下的犯罪也有了新的变化与特点,侦查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以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侦查假设作为一项传统的侦查手段,在信息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复杂庞大的信息源,运用侦查假设能够迅速提取有用信息,发现犯罪嫌疑线索,排除核实案件证据,提高侦查破案效率。(一)信息化下的侦查假设  相似文献   

19.
微友的微笑     
<正>从网友到博友再到微友,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不仅在信息传输技术方面日新月异,也使社交圈的用词不断更新。当我们在"两会"会场上看到代表们利用休息时间把合影发到各自的朋友圈中时,不禁有了这样两种感受:一是感受到会议代表们之间如朋友相聚般的轻松微笑。二是感受到在信息时代人人都成了自媒体的现实意义。两种感受最终都可以诠释一个时下最热的字:"圈"。这个"圈"的来由是微信朋友圈,其延伸出的意义就是"小圈"、"大圈"和"圈套圈"。因此,原本简单的朋友圈也就变成了与工作、与行业有关的"工作圈"。政协工会界委员张军伟在小组讨论上对"朋友圈"议政这一方式赞赏有加。今年北京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半自主武器和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战争的智能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乐观者相信技术驱散了战争"迷雾",战争变成了精确打击;悲观者则认为技术在增加透明度的同时引发了伦理"迷雾"。为了解决这种二元对立,通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迷雾"说的分析框架来梳理信息时代技术与战争"迷雾"的演化史,研究结论表明劳累、危险、情报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是造成战争"迷雾"的四种因素。工业时代的平台中心战存在情报不足、沟通不畅、协作不够等问题,网络中心战利用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理念推进平台间的合作,提升了信息优势,丰富了人们对信息的性质和地位的认识。但网络中心战未能解决"危险"和"劳累"带来的问题,同时引发了信息过载的问题。智能技术部分地解决了上述不足,但其压缩了军人的活动空间,忽略了战争是"活的反应",贬低了精神的力量,重新划定了人机边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机融合将是战争中需要解决的新"迷雾"。可见,人工智能未能驱散"迷雾",只是改变了"迷雾"的形态。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战争"迷雾"的形态,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降低"迷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