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党校期刊作为党的重要宣传理论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党校期刊工作,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梅 《求索》2008,(9):91-93
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地位;要重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要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格局中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周峰 《学习与实践》2012,(9):95-102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承接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对掩盖在物质消费主义的表面繁荣下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大众的控制已经转向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这是更为深层的理性控制。要脱离这种资本主义,就必须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对于正在建设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言,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其所构建的理论形态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意识形态的和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气 息与精神氛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素质。为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挥文化对和 谐社会的推动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梳理和借鉴西方一些思想家有关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研究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以民间文化丰富大众文化,以现代化的手段发展大众文化,从而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以实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胡锦涛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建设的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文化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途径,通过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倡导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加强舆论导向、立足对重点人群的教化等,牢牢掌控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主导权,以维护思想稳定,促进经济政治社会进步.胡锦涛的文化引领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贾金玲 《求索》2011,(1):113-115
法治建设是社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马克思主义从联系的、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法治放在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的社会体系中,揭示了法治的本质、社会地位和功能。法治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寻求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突出矛盾,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以发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对于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要把握好防止"左"警惕右、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相统一和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搞抽象政治性争论的方法论原则。在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中,坚持加强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建设问题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加以解决、坚持为我国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构筑先进而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9.
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而且还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这表明,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问题。一、网络传播给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实现了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使人类文化的交流真正突破了时空边界。网络传…  相似文献   

10.
上官酒瑞 《前沿》2008,(4):117-120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受到了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体现了中共应对挑战、重构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