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头部创伤后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附34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头部创伤和精神障碍的关系及其伤情评定等相关问题。方法34例头部创伤1年后出现精神障碍的鉴定案例,分为车祸组与殴伤组,对两组有关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车祸组出现明显昏迷者及具有明确神经系统体征者显著多于殴伤组,殴伤者出现痴呆样表现者多于车祸组,两组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严重缺陷或丧失的例数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头部创伤严重程度和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及后果不成比例,在伤情评定时对精神功能缺陷及丧失这一重要因素应充分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对精神伤残程度评定的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伤残是指在各种物理、化学等损伤因素作用下,导致个体长期的精神障碍,存在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且此精神障碍与损伤事件相关性一致,才属于精神伤残。因此精神伤残程度评定与精神损伤程度评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损伤并不一定达到精神伤残程度,在我国,精神伤残程度的评定,大多是涉及到各种行业的行政执法需要。通常司法鉴定中遇到的精神伤残程度评定,多是因为当事人一方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伤残评定结论持有异议,使一般行政执法的伤残评定,上升为有关法律诉讼的司法鉴定。精神伤残程度评定的司法鉴定,可出现在民事人身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轻度精神伤残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符合ICD-10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精神伤残评定的271名。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功能活动调查表(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进行评估,完成韦氏智力测验及EEG检查。结果 215名患者完成研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脑外伤的严重程度、FAQ、SDSS及ADL总分在EEG异常程度不同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G异常程度不同者在精神伤残等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可以反映脑外伤的严重程度,辅助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较为有效地区分轻度精神伤残等级,在精神伤残评定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头部创伤后出现精神障碍或智力缺损,因缺少对精神障碍和智力缺损统一的评价配套标准,是司法鉴定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连云港正达司法鉴定所2011年89例与颅脑创伤有关的精神障碍或智力缺损的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力争找出该类鉴定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更好的开展此类案件的伤残评定工作谈谈意见,希望对此类鉴定有借鉴意义. 1案例资料 1.1对象与方法 2011年127例法医精神病鉴定中的89例与颅脑创伤有关的精神障碍或者智力缺损的鉴定案例.  相似文献   

5.
活体损伤的检验鉴定日趋增多,而法医工作中难以掌握的环节是评定时机,由于评定时机选择不当,可造成损伤程度结论出现误差。因此正确选择评定时机是值得重视的。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同道共商。1选择评定时机的必要性机体对损伤反应的复杂性形成评定时机的多态性。伤情评定的检验对象是有生命的机体,因机体个性不同,对损伤的反应各异,使伤情的发展出现时间差。人的性别、年龄、体质、耐受性、心理素质等因素不同,对损伤引起的反应以及后果亦不尽相同,如机体某部位的损伤,有的人迅速出现全身严重反应,有的人出现迟发反应,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和世界人权运动的兴起,精神障碍者的知情同意权也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临床精神病学家也在积极探索精神障碍者的认知能力问题。从精神病科学和法学结合的角度来看,在对精神障碍者认知功能科学评定的基础上,有区别地保护精神障碍者的知情同意权才是当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23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头部外伤的鉴定中 ,由于缺少对头颅外伤后引起硬膜下积液的认识 ,同时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未做明确规定 ,因而在分析伤情程度时 ,鉴定人员难免意见分歧 ,鉴定结论很难统一。本文对2 3例急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有关法医学伤情程度评定问题 ,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220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的评定标准。对 198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受理的精神损伤司法鉴定 2 2 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男女比例无差异 ;以中青年组居多 (占 5 5 % ) ;职业以工人、农民多见 ,损伤原因多为伤害和交通事故 (占 82 % ) ;鉴定时间以 1年内为佳。损伤与精神障碍间有直接因果关系者 110例 ,有间接因果关系者 6 9例 ,两者间条件相关者 35例 ,无相关者 6例。对有相关关系的 2 14例作损伤程度评定 ,重伤 91例 ,轻伤6 8例 ,仅就伤病关系作出评定者 5 5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应具体案情具体分析 ;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合同纠纷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并确证合同纠纷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的考量的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合同纠纷中精神障碍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案例中被鉴定人相关资料;对所提炼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应当考量的6项指标,即处境认识、争端理解、结果认识、信息利用、环境功能和决定交流进行评定与分析。结果纳入与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评定相关的合同纠纷案例56例,所有案例中民事行为能力均实行三级划分,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合同类型主要集中于两类,与房屋相关合同38例,劳动合同14例。经统计发现各考量指标与专家鉴定结论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0.703~0.834,6项指标内部相关性高,相关系数0.712~0.877。结论合同纠纷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可实行三级划分,上述6项指标对精神障碍者的民事行为评定具有较强代表性,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标准化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 通过对204 例由司法部门委托进行法医学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实践,重点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204 例中,男、女比例无差异。年龄组以21 ~30 岁(63 例) 、31~40 岁(53 例) 居多。表明上述年龄组的社会活动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损伤原因以伤害(107 例) 、交通事故(49 例) 为多。损伤与精神障碍间隔时间,半年以内152 例,半年至1 年为23 例,表明鉴定时间选择在1 年内为佳。精神障碍的种类与性质:器质性精神障碍108 例,占52-8% ;功能性精神障碍84 例,占41-4% ,其中外伤后神经症( 含癔症35 例)66 例,占32-3 % 。社会功能评定:无社会功能受损77 例,轻度受损41 例,明显受损86 例。神经系统检查:204 例中有一过性神经体征38 例,有明显阳性体征62 例。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直接因果关系104 例、间接因果关系61 例;条件相关34 例、无相关5 例。损伤程度评定结果:重伤85 例,轻伤67 例,伤病关系评定47 例。结论 通过对204 例头部外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