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公正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人们对社会公正的内涵的理解存在相当大的争议.社会公正主要体现在制度公正上.因此,应当从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角度,来设计现代公共行政的路径.而现代公共行政的伦理目标,必须是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以其强烈的现世价值取向和入世渗透能力,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感、习惯、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80年代初至今以来大众文化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伴随着这一表层文化现象的,是底层人们的思想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人们的自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经常批评政府管制容易滋生腐败以及给经济带来大量的低效率.然而,在现实中,人们似乎都不愿意放弃管制.本文从信任如何形成管制偏好的角度解释了人们不愿意放弃管制的原因.经济中的个体要求管制可能是为了回避或应对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欺诈;对他人的更多信任能够降低人们对管制的需求,对他人的更多不信任则会增加人们对管制的偏好.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察(WVS)的数据,经验研究支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4.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渗诱在男女之间性生活方面的准则,起着调节人们生理机能与社会文明之间矛盾的作用.性道德是衡量两性关系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性道德依靠与社会道德原则相适应的性道德规范来制约人们的性行为,把两性关系约束在一定社会秩序的范围内.什么是性道德规范?所谓性道德规范是人们性行为和性关系的准则.它既是两性之间应当或不应当的现实性关系,又是现实性关系的提炼和概括.女性性道德规范告诉妇女:什么样的性行为是合乎道德的,怎样的性行为是不道德的,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各种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变化的突出特征是主体化.价值观的主体化,主要表现在人们的主体意识的显著增强,理性的觉醒,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例如,人们崇尚自尊自立,追求独立人格;在价值问题上,主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实现,不愿处于依附地位,不愿充当顺从角色等等,就是主体化的重要体现.怎样看待这一变化呢?第一,是认识上的飞跃.在主客体的关系中,当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时,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体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更加使人们的休闲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极大丰富现象.与此并存的是一系列光怪陆高的休闲越轨现象的发生.深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无一不与人们尚不成熟的休闲消费理念相关.要从转型时期人们休闲观念复塑的角度对社会上频繁出现的休闲越轨现泉进行探讨.提出必须对体闲越轨现象加以控制,倡导健康休闲.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论坛》2009,(3):19-20
木本油料开发前景广阔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油,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的植物食用油大部分是由油菜籽、花生、芝麻、黄豆等草本油料所提供的,木本油料所占比重很小.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植物食用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顾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以德治国"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主要策略.道德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营造充满情感和爱心的生活氛围,从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经济繁荣,国富民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早日达到"小康".道德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道德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国策.法律是国家权利运行过程的体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法律对道德有引导作用,法律对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培养和巩固的作用."依法治国"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二者互为补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应成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论证在知识经济时代索取知识的多样性,列举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事实,提出"终身教育"是人们生存的概念.同时,阐明图书馆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及承担的责任.最后依图书馆在继续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说明它是人们终身学习的最佳课堂.  相似文献   

10.
从象牙塔、服务站到灯塔——隐喻视野下的大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直观形象地解释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大学发展的历程中,人们曾将其喻为象牙塔、服务站和灯塔.这些隐喻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大学最形象化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品格,使人们对大学的行为特征和精神气质有了更深刻的体认.  相似文献   

11.
服装是文化的载体,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新的服饰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人们的服饰文化观念不断受新思潮、新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人们的审美热情也跟随服装的流行而动荡不定.但流行的未必一定适合您.  相似文献   

12.
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社区作为人们聚居生活的区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支撑点,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能力,是实现对人的良好服务管理的重要途径.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不断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习俗与道德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每一代人、每一种文化都认为,它的习俗、行为准则从事物本质上反映了它们的道德规范.对道德作出明确无误、一成不变、没有争议并永远被人们所接受的阐释的想法可能是一种哲学幻想.每个社会都要为自身确定道德规范.它要受到历史、地理位上、心理特征及宗教的影响.我们年轻时,人们以一种适当的直接方式教育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不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人们就会表现不快.  相似文献   

14.
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做人的尊严和为人的品格之总和.人格是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尺度.人们往往以人格的高低来综合评价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赏罚对人们的道德选择发挥着导向作用.社会赏罚通过一定的社会心理机制和利益杠杆实现对人们道德选择的引导.道德选择的困难,是由于人们经常处于现实生活的道德困境之中.这种困境有四种表现形态.社会赏罚对人们道德选择的引导有属于"硬约束"手段的直接引导,也有通过社会舆论、风尚习俗、榜样典型等"软约束"手段的间接引导.这种导向作用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社会赏罚方向与时代所需的道德价值的吻合或偏离往往导致两种不同的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忽略德育经济功能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德育的政治功能上,强调它的政治作用.在一个历史时期,德育等于政治思想教育,几乎成为人们一致的看法.人们这样去认识它,也这样去理解它、贯彻它.这种观点,有其历史文化、哲学思维方法,以及现实政治原因.第一、历史文化原因,中华民族长达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政治文化,作为道德修养的“克已”、“修身”、“修己”只不过是手段、其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政治文化道德传统,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对封建政治统治,起着巩固和稳定的重要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认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文艺是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红歌"是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它是革命年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充实和丰富其内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不但革命歌曲,而且一切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好歌,都可以列入"红歌"的范畴.在现时代,唱响"红歌",弘扬"主旋律",主要是宣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人们的思想,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素质,以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由于国际国内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在有些人群中剥削阶级腐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大有市场,消极颓废的靡靡之音仍呈泛滥之势,严重地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总是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追求、尝试、体验,由此产生求知欲望,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得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可塑性.同时,能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断转移.  相似文献   

19.
经验和逻辑都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手段,在这一点上,它们有相通之处.也就是说,人们运用经验的目的是获得知识;而人们运用逻辑进行推理,也是为了得出某种知识.在法生活中,经验的因素和逻辑的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经验构造出了法的内容,逻辑则构造出了法的体系和概念,并对于保证法的统一、稳定,保证司法推理的正确性有巨大的作用.只有细致深入地考察什么是经验、什么是逻辑以及它们在法生活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起到了何种作用,才能真正理解经验和逻辑在法律中的关系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道德养成,根在良心.良心是人们内心的道德准则,是人们评价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内在的、自觉的心理活动.为人最可贵的是良心,做人最要紧的是守护良心.良心如同道德的卫士,在人们的行为之前、行为之中、行为之后具有三层护卫作用.守护良心贵在心之"四良":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牢固的内在统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必要加上守护良心这一课,注入讲良心的要求和内容,引导青少年在"四心"的根基上学会做人,进而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