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曾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山临危授命,服从中央安排,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积极投入抗战洪流,为坚持华中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曾山(1899-1972),江西吉安人,1925年投身革命,解放后曾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书记,商业部首任部长及中央交通部部长、国务院内务部部长等职,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与安徽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烽火中,曾山在皖南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协助项英领导地方党组织,战斗在抗日第一线,为这场民族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渡江战役期间,曾山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担负中国革命关键之役--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重任;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到皖北地区考察灾情,主持了中国大江大河首个治理工程--治理淮河工程,成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奠基人;1960年,曾山再次来到安徽,调研交通、邮电工作,并向中央推荐马鞍山钢铁公司一项革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曾山同志参与了新四军的组建工作,是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委员.皖南事变后,担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是在华中党内和新四军中都担任要职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我采访了曾山同志的三子曾庆洋少将.  相似文献   

4.
正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除主体纪念馆外,还有军部礼堂旧址和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曾山旧居等。在建筑风格上,除主体纪念馆为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外,其余均为当年民居式样的院落和茅草房。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盱眙黄花塘,直到抗战胜利,历时两年零八个月。这是新  相似文献   

5.
肖舟 《党史纵横》2005,(10):26-28
说到曾山,人们更愿意谈起他的儿子——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实,曾山本人在中共党史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他是中共第七至第九届中央委员,先后担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部长等职。1960年11月23日,担任国务院内务部长。曾山妻子邓六金(2003年去世)是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27位女红军战士之一,在淮海战役前夕创办华东保育院,妥善照顾百余名华东野战军高级干部子女与烈士后代。曾山共有子女7人。曾山本来已被确定担任更重…  相似文献   

6.
<正>皖南事变前半个月,东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曾山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执行中共中央东南局原有决定,率领东南局机关部分干部、党校教职员及皖南特委部分干部共150多人,经苏南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为党保存了一批重要力量。中央权衡暂弃皖南皖南事变前夕,即1940年11月,叶挺、曾山、饶漱石、袁国平、周子昆、傅秋涛等人经过讨论,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称:1945年“10月,在原华中(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组成华中分局,邓子恢任书记,曾山任副书记,受华东局领导。”然而,有可靠资料证明,华中分局成立时副书记应是谭震林,曾山时任华中分局组织部长。一、成立华中分局前后,华中局与中央的有关电文、通知都仅提到谭震林任华中分局副书记。在华中分局领导人选基本确定后,遵照中共中央建议,曾山作为原华中局负责人(华  相似文献   

8.
曾山未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柳宏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①第684页上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适应新的形势,调整和建立、健全了各大解放区党的领导机构。"10月,在原华中(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组成华中分局,邓子...  相似文献   

9.
曾山同志不仅是江西省苏维埃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而且与南昌有缘。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和江西省委书记、第一任南昌市委书记,在南昌协助项英、陈毅组建新四军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成绩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六次来南昌指导工作,为建设江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区的隆尧、宁晋、巨鹿等县发生6.8级强烈地震,消息传到北京后,按照中共中央的安排,时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的曾山同志,两次率中央慰问团到达邢台地震重灾区慰问灾区人民。时隔30多年,曾山同志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的品德,关心群众疾苦的风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操,灾区人民记忆犹新。像潺潺不息的滏阳河水,总在心中流淌;像冀南大地的桃李,总在记忆里飘香……  相似文献   

11.
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建德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一分重要。它作为联结华北与华中的战略枢纽和中转站,对于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2.
革命回忆录《我与曾山》一书,叙述了曾山同志一次感人的病例:建国初期,曾山同志担任上海市副市长,负责城市接管和财经工作。有一天,工作中的他突然晕眩从楼梯上跌下。后来医生确诊时惊讶地发现:这位大上海副市长的"病",居然是营养不良引起!  相似文献   

13.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新形势,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其使命是:代表中共中央协调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39年5月25日,中共中央东南局下发由曾山起草的《关于悼念黄道同志的通》。通知指出:“正当抗日战争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无数的忠实于党、忠实于民族事业的优干部去完成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的时候,我党的领导者之一黄道同志死去了,他的死,但是党的损失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损失。但我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江西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逝世40周年,是江西的儿媳妇、曾山的夫人、老红军邓六金诞辰100周年。在纪念曾山逝世40周年时,《江西日报》4月5日配图发表了署名文章《矢志不渝革命路风雨铸就生死情——纪念曾山和陈正人逝世40周年》。省委书记苏荣在呈报件上批示:"追忆、纪念革命先辈的文章十分难得,随时可全文发表。教育后人,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坚定信念,开拓未来。"12月6日,纪念邓六金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邓六金的家乡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举行。曾山、邓六金的子女及亲属、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代表,江西、福建方面的领导及党史专家共2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现将讲话予以刊发,以表达江西人民对老红军邓六金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6.
中流砥柱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南方局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前进方向。抗战时期在重庆成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前哨阵地。在与国民党交往中,南  相似文献   

17.
曾山是从江西红土地上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四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曾山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一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曾山的革命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就曾山的革命精神及现实意义作一探讨。一、信念坚定、百折不挠曾山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到外国侵略者的践踏和蹂躏,广大劳苦群众在帝…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设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是为适应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新形势,经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共中央长江局的基础上筹建的。但是,南方局的成立却历经几多曲折。  相似文献   

19.
人们往往认为,曾山主要是做苏维埃政权建设和经济工作,与武装斗争无关。其实不然。当年的苏维埃运动与武装斗争息息相关。曾山农民出身,做过工人,当过士兵.是一位从基层锻炼成长起来的地方领袖。他1925年参加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战期间,从1939年以后中共中央设在重庆的代表机关,领导整个中国南部地区党的工作和抗日斗争。在党中央领导下,南方局坚决贯彻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民族抗战的坚强堡垒,发挥了红岩精神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南方局领导的革命斗争不仅直接推动了当时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而且对后来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