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祥华 《探索》2006,(5):167-170
2003年因为孙志刚案件引发,国务院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而代之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本来,此事在法律上已经尘埃落定.但是由于钟南山院士等一些权威人士和专业人士对此持不同意见,且钟南山院士等权威人士和专业人士的一些观点还得到大多数网友的赞同,因此,再来讨论一下中国的收容制度问题,又成为必要.本文针对钟南山院士关于"在法律制度设计方面,我们应以什么人为本?就是应以好人为本,而不是以坏人为本,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人民的残酷",因而主张应当恢复收容制度的观点,从3方面进行了商榷国家为什么要废止收容遣送制度?偷窃与抢劫的人,和城市流浪人员只有"一水之隔"吗?"以人为本"只能是"以好人为本"吗?  相似文献   

2.
柏鸣 《奋斗》2003,(9):50-51
孙志刚,一个普通的名字,引起举国上下的密切关注;孙志刚,一个大学毕业生,被无端收容故意伤害致死;孙志刚,一例理应得到尊重的生命权的无谓丧失,引爆了收容遣送制度的溃崩。正是由于“孙志刚事件”,几乎持续了40年的关于收容制度的立废之争,被国务院强令急停,并迅速于6月20日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  相似文献   

3.
当《城市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取代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之后,“收容遣送站”门前一下子就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曾多次到过几处原来的收容遣送站。它自身的巨大“效益”就不说了,单说一个收容遣送站拉动的周边“繁荣”,就像一个小集镇。在每个收容站的附近,保准有小旅店、小餐馆、出租车、人力三轮车,这都是为前来领取被收容对象的家属、亲友们服务的。连菜农也把菜摊、肉摊都支到收容站附近,为这个庞大的“收容站”做“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湖北籍大学生孙志刚在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被殴打致死,引起高层领导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5月中旬,三位法学博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并引起法学界的热烈讨论。5月下旬,又有五位法学家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孙志刚案提请特别调查程序。6月初,故意伤害孙志刚的12名救治站护工和救治人员,玩忽职守的6名公安、卫生部门的公职人  相似文献   

5.
《党员特刊》2003,(7):41-42
本刊2003年第6期“特别记录”栏目刊载的《孙志刚之死》一文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孙志刚一案现已查清,有关案犯被处以相应刑罚。引发争议的《收容法》行将废止。  相似文献   

6.
2003年"非典"流行之际,钟南山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呼吁不要隐瞒病情,国家立即对"非典"病例和疑似病例实行隔离,有效控制和战胜了"非典"的肆虐;10年后的"两会"期间,钟南山又果敢地挺身直言:"千里雾霾的危害性超过‘非典’!"强调治理生态环境的紧迫性,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钟南山和钟南山精神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和福祉,而且是中国人大制度建设的成功范例和可贵启示。  相似文献   

7.
江秀忱上任的时候,救助管理站当时叫收容遣送站,牌子挂在土坯房的墙上,房子冬天不挡风、夏天不遮雨。除了那些收容遣送对象,几乎没几个人知道江秀忱他们在干什么。20年后,江秀忱以及他带领的同志们,陆续摘取了国家民政部的最高荣誉“孺子牛”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使盘锦市救助管理站名扬全国。1986年,江秀忱接任站长,在六间土坯房里,他向站里的全体同志发表就职演说:“要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来,大家以后看我的!”这句话说出口,江秀忱就开始玩命。从扩建收容站到日常管理,他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上,…  相似文献   

8.
马昌博  吴娟 《世纪桥》2006,(3):53-55
钟南山:医生“质询”药监局关键词:有话当面说一向以有性格著称的钟南山院士,本次“两会”上一句“药监局的领导来了没有”再显直言本色,直指“兄弟单位”国家药监局。3月4日,钟南山委员在政协医卫界会议上发言,《西安晚报》记者张琦在他的“记者手记”中说,钟南山  相似文献   

9.
在3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条消息的标题格外引人注目:《钟南山院士“寸步难行”大会堂台阶换了“明星”》。该报道说,3日下午两点半.当钟南山委员清矍的身影出现在广场时.立即陷入了记者们的“围追堵截”一一摄影记者的“长枪短炮”、文字记者的录音笔、电视记者的话筒.把钟南山紧紧围起来。从天安门广场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台阶只有30米左右,但钟南山却足足“走”了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1,(24):16-19
人们也许已经淡忘了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因为收容遣送条例,这名湖北青年在没有带身份证件的情况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孙志刚事件最终以国务院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而剧终,这亦是新世纪近十年来,因为单一事件而影响顶层纠错设计的经典案例。然而,更多时候,纠错机制在社会生活中依然缺位、失效。  相似文献   

11.
魏峰 《党课》2020,(4):44-46
2020年1月18日,84岁的钟南山院士开始了与“死神”的争夺战。当天他在深圳抢救完病人后返回广州,但下午就接到前往武汉的通知,这位此前再三强调“大家不要去武汉”的老人踏上了奔赴武汉的列车。1月19日上午,钟南山从武汉赶往北京,上午开完会,下午来不及休息,他又登上了飞往武汉的航班,前往一线了解疫情。  相似文献   

12.
张米 《新湘评论》2020,(4):28-28
钟南山投身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年,为我国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时势造英雄。2003年“非典”一役,钟南山以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力挽狂澜,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战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他辗转武汉、北京、广州,探实情、提建议、解疑惑,直面疫情、权威发声、稳定民心,就像一枚定海神针,老百姓纷纷感慨,“看到这个名字就安心了!”  相似文献   

13.
湖北的孙志刚在广州用生命换来“收容旧法”的寿终正寝,迎来了“救助新法”的生效。这悲壮的一幕,是“最卑微、最低贱”的弱势群体重新赢得自由、平等、博爱的胜利;是社会正义终于战胜社会歧视的代价。由此我想到,普天之下,不论贫富贵贱、老弱病残均是龙的传人,只要不妨碍他人的自由,都应有权去享受社会的公共物品,个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都应该得到维护和满足,这是一个社会执行正义功能最基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数字经济进入发展加速期。贵州抢抓机遇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借助互联网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建立连接,广度上不仅覆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还从商业扩展到公益和政府,使得产业互联网已然成为新的风口。2020年4月,钟南山院士走进电商直播间为贵州刺梨带货点赞:“贵州将农产品变成工业品、消费品”,吸引超过258万人次观看。  相似文献   

15.
钟南山院士,自恃身体好,工作起来,不顾一切,结果在2005年8月的一天晚上,觉得心脏不适,呼吸困难,幸亏抢救及时,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才算康复。就在钟南山情绪低落之际,他接到了表哥的电话,第一句就是:"祝贺你!"钟南山心里说:"我这么倒霉,还有什么好祝贺的?"没想到表哥接着说:"之所以祝贺你,第一是因为你这个病没有发生在出差途中,可以很及时地到达医院;第二,梗死的只是很小一段血管,不是重要部位;第三,这件事正好给你一个警告:要注意身体了!"(见2007年3月22日《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第四医院原院长陈玉伟曾是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一起登台领奖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曾经风光无限、被誉为“铁娘子”的她,如今却因受贿128万元而落马。从先前处心积虑隐瞒受贿情况,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20,(3)
正出版单位:党建读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月18日(电子书)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中华大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临危受命,登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2月18日起,《钟南山:生命的卫士》电子书全网首发,广大读者可以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亚马逊、  相似文献   

18.
自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至今已经30年。30年一个轮回,在肯定高考改变千万人命运为国家选拔有用之材的同时,人们也听到了质疑的声音。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一份“2010年废除高考”的提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极大争议,作为提案的呈交者,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备受社会关注。在代表提案审议期间,这份提案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通过多种渠道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教育部长周济、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也分别就这份提案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公开答复。站出来反对高考的人,范谊并不是第一个。早在2005年,旅美华裔学者黄全愈便撰文呼吁“取消高考招生制度”。这位《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认为,目前的中国高考,基本沿袭了传统考试的体制。在他眼中,高考这一“认分不认人”的招生制度,导致了许多综合素质一流的可造之材无缘进入深造之门……一部分人对于高考制度的叫板,或许只是对高考改革的一种善意鞭策,但由此所引发的关于高考存废或是改革的大讨论,却仍会继续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9.
吕雷 《求是》2003,(13)
灾难如同一个阴险恶毒的幽灵,悄然降临在南粤早春的大地上。欣欣向荣的共和国与新世纪第一次全球性的严重灾难打了一场遭遇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一位67岁的老人始终挺直脊梁屹立在战斗的最前沿。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号令全所:反击让我们把目光先拉回到去年年底。一辆救护车呼啸着开进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送来了一个重病人。肖正伦副所长初步判断他患的是“不明原因肺炎”。钟南山按老规矩来查房,马上躬身仔细检查了这个来自河源市的病人。紧接着,接到了河源的急电:治疗过这个病人的8名医生护士都病倒了,症状相…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30日,承游劝荣博士美意惠赠,我有机会拜读到法律出版社在是月刚刚推出的他的力作《法治成本分析》。我感兴趣的是,作为一个官员学者或者说是学者官员,作者能够始终将“允执其中”的稳健的思考立场恰到好处地贯穿于双角色的始终,既不以“学”之书生意气而恣意挥斥“官道”,更不以“官”之圆滑世故而刻意违背“学理”。譬如,作者在第三章论述“静态法治成本”之“立法成本投入的主体”时,认为立法成本的投入不但包括国家、社会,也包括个人,并以孙志刚案为例,说明一部陈旧法规甚至“恶法”的废止是许多的“孙志刚们”个人的惨重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