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群体性事件概念应包括以下几点,"群体性治安事件"可以说等同于"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具有人民内部矛盾的诱因性、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的众多性、群体性事件诉愿表达方式的非法性、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着重从不平等理论、公正受挫理论的社会群体心理分析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体系、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健全和完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中美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的研究情况可看出,群体性事件预警研究是服务于国家行政的.研究结果不公开发表;研究应由公立、中立研究机构承担;须长期追踪调查公众的社会态度;需要多学科学者参与.要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安全和治安管理特性的预警体系应该做到:由各级党委、政府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警中心",确立、编制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表现形式愈趋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此种社会现实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就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而言,呈现出了发生突然;群体性事件人员、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以及有组织性、原因的复杂性、处置难度较大等特点。究其原因,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政策法规不健全、社会不公和作风不正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社会、法制因素;基层组织控制力及全局驾驭能力弱化,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体制性因素。为此,有必要从事前调控、事发控制和事后处理三个方面对我国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和应对。  相似文献   

4.
试析群体性事件的理性处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果对群体性事件不能妥善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激化,直至走向对抗,从而严重危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对策:1.明确群体性事件的性质;2.规范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语言和行为;3.提升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理性程度;4.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面对与认真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因此,对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理性研究,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由来及其界定,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状况、发生原因及其内在机理,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其处置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云南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上升趋势,从2008年云南"孟连7·19"群体性事件到2009年"陆良8·26"群体性事件、昆明"11·21螺蛳湾"群体性事件,群体性冲突事件的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已经成为云南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进行论证和研究,对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趋势与原因进行分析,探寻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条件及其内在规律,加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既是构建和谐云南的迫切要求,同时对云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中美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的研究情况可看出,群体性事件预警研究是服务于国家行政的,研究结果不公开发表;研究应由公立、中立研究机构承担;须长期追踪调查公众的社会态度;需要多学科学者参与。要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安全和治安管理特性的预警体系应该做到:由各级党委、政府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警中心”,确立、编制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等。  相似文献   

8.
防范群体性涉访事件发生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工作,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思想上不重视防范工作,在行动上不完善防范机制建设,而上级部门缺乏对县市一级防范工作的有效监督,致使群体性涉访事件频发,对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只有从预防矛盾、化解矛盾和责任追究机制入手,才能更好地强化群体性涉访事件防范机制建设,公安机关更要充分发挥情报信息主要搜集者、风险评估重要参与者、矛盾化解直接推动者的作用,促使群体性涉访事件防范机制得到更好落实.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已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从现有研究看,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描述及其发生的原因分析较多,但对于事件参与者的行为特点分析较少.本文以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相关领域的理论为依据,结合国内群体性事件的一些特点,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尝试提出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描述模型,并据此对群体性事件发生规律给予尽可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产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主要有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网络规制不完善、少数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以及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方法不科学等。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真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面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现实,党的社会工作在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做好党的社会工作除了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中关于党的社会工作的相关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存理念、"和合"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的民本思想等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加强党的社会工作。使全体人民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深刻变革过程中。社会转型是社会在整体意义上与质的意义上的嬗变。社会转型在各种利益与关系的冲突撞击中追求社会朝法治方向发展 ,同时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也为法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结构变动时期,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十分脆弱,治安秩序作为社会秩序的重要表现形式,往往与社会秩序呈共振状态,治安秩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波动和不稳定,从而造成社会失序。社会转型对治安秩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多途径重建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 ,社会转型引起了我国宪法的变迁和发展。文章通过对社会学上“社会转型”概念的分析和把握 ,对我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进而对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理念和权利规范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下,一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及正在崛起的知识社会的社会转型,急剧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价值和伦理规范。分处于不同历史层面的道德行为模式在同一个社会发展空间遭遇激烈碰撞。传送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日益加速,西方强势文化的汹涌而入,中国的道德建设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出历史选择,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们理清了基本的道德建设思路。作者在文中从社会转型与道德认识的误区入手,较系统地分析了社会转型与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依据《公司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转社会的重点特点,论述了道德建设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6.
警察战术权反映了近代市民社会成长及政治国家确立时期,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利益分配关系亟待法治化调整的需要,其与成熟的法治社会相适应性。当代中国警务在构建创新型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警察战术权的社会适应性问题,既要选择适宜社会稳定的警察战术权机制,也要改善适宜机制运行的社会基础,因而实践中应正确认识警察战术权的私权属性、公法调整及其保护强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两者相互关系的科学概括,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效率与公平现状的正确反映;其实现途径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政治体制,完善体现分配公平的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18.
变革中的社会必然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诸如社会心理机制的转换,个人心理的失衡,以及社会思想价值观方面的混乱等,从而成为诱发犯罪心理和导致犯罪增长的深层原因。同时,社会结构变化及控制功能的弱化,都是犯罪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世界正在进入复杂多变的“风险社会”,依靠传统的个人经验、技术手段和组织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全面预见和应对风险社会的各种不确定危机。充分开发利用民警个人知识与公安组织知识,提升集体智慧,成为公安机关应对“风险社会”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学习型组织的兴起为公安机关导入知识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公众不断攀升的期望给警务变革创造了压力与动力,我国公安机关在学习理念与意识、技术条件、知识与经验积累、人员素质与人才储备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基础,导入并全面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构建学习型组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