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键 《学理论》2015,(8):108-110
健全人格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民办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其人格的培育工作也呈现积极、良好、上升的态势,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且认同度并不高,民办高职的学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歧视与偏见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给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价值观多样化态势下和多种思潮影响下的今天,探索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问题的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2.
王晓霞 《学理论》2012,(30):63-64
健全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培养未成年人健全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未成年人加强引导,培养其健全人格。文章指出了未成年人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塑造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阐述人格培养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重点对人格的内涵,当前大学生人格现状,以及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谢开云 《学理论》2010,(17):214-215
随着知识经济形态的到来,管理层面必然出现新方法、新变革、新发展。如管理理念、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变革。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出生的人,他们讲个性,文化价值多元化,自我中心意识强。因此,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塑造健全人格,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5.
李琳 《学理论》2009,(30):251-252
高校学生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学生工作处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宏观指导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培育;辅导员要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实践工作中做好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班主任要牢记“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具体工作中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崔世莹  金蛟  李伟元 《学理论》2009,(21):168-169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是做好学生工作最根本的保障。当前宿舍文化建设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工作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2)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心理健康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学英语教学中如能正确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将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持续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影响学生心理的情感因素,通过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来引导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据此,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发挥表率作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情感兴趣;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开展课外活动;情绪辅导,七个方面探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邓长鹏 《学理论》2015,(1):113-114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改变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反映了就业困难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再结合相关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指出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创造性作用。在本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审视自己的学生工作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切实推动学生就业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引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学理论》2013,(6):61-62
就我国高校90后大学生在校消费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既有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追求高消费的氛围影响,又有学生家庭对学生的言传身教问题,同时与高校对学生在理性消费方面的德育引导不到位有关,当前高校学生中出现的不合理消费现象还要从学生本身的观念教育和引导出发,这就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符合时代性的课题,即让绿色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理财观灌输给学生,内化为学生观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培养对象、培养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需求。明确管理目标,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更加人性化、更具人情味的柔性管理,加强素质教育和德行教育,加强科学技术、人文素养、业务知识、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立足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善管理体系,强化育人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都是改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贪官人格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贪官的人格不健全,畸形的需要、贪婪的动机、扭曲的价值观、相对稳定的贪腐行为倾向,是贪官人格的基本特性。悖德型、冲动型、自恋型或混合型的人格,是贪官人格的主要类型。有的贪官在进入官场之前已经形成不健全人格,有的贪官则是在进入官场之后,在不良职业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不健全人格。为有效地预防贪官出现,应实行任职前人格调查,采取净化职业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也是从长期的实际生活中所体验和孕育而成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原则。当今社会是一个理想人格需要重塑的时代,孔子重视理想人格的养成,启示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强调"内圣外王",加强自我修持,做仁人君子,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内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姣艳 《学理论》2009,(21):170-172
文中从特殊教育领域较少关注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出发,探讨其中有益于智力落后儿童人格教育的内容,主要观点是:智力不是必然导致智力落后儿童人格障碍的原因,其人格形成与发展是自我、环境、教育相互作用下的结果。智力落后儿童人格可以通过自我对心理的控制,良好外部环境的熏陶,有针对性的教育等途径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在我国民法典中的确立及其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基础为人格权。个人信息具有独立的属性和价值,不能为其他具体人格权客体所概括,与一般人格利益相比具有特殊性并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类别。个人信息权是一项崭新的具体人格权,是信息时代民法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个人信息保护应当在民法典人格权法编的一般规定中加以明确,个人信息权应当在人格权法编中独立成章。  相似文献   

15.
转型社会中,各种新型人格利益层出不穷。但在人格利益转化为人格权上,却存在着利益泛化为权利以及权利的绝对化等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权利的确定中,不能有效运用法治思维进行新型人格权的塑造;另一方面,在权利的保护上,长期的“立法中心主义”造成诸多新型人格权利难以通过司法程序有效救济的僵局。所以,新型人格权的塑造及其保护必须诉诸“司法中心主义”的立场转换,并把新型人格权利的自然权利属性和伦理价值诉求变为可予以司法救济的法治诉求。此过程主要表现为裁决中的法律方法运用。如通过法律解释方法探寻案件裁判的法律依据;通过利益衡量方法明确权利泛化及冲突的权衡标准;以及通过法律修辞方法拨开笼罩在典型人格利益纠纷案上的权力或道德修辞迷雾。  相似文献   

16.
17.
李小伟 《学理论》2010,(5):146-147
这是一个强调发展、立足变革的时代。社会高速运转,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在这种背景下,真正的职业教育应该是着眼明天、面向未来的教育。因此,如果离开了时代精神谈人格的建构是毫无意义的,人格建构的核心应该是时代精神的完美承载。本文为职业教育中的“人格”输入了一个关键词“现代人”,并就现代人人格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培养策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What are the psychological roots of support for populist parties or outfits such as the Tea Party, the Dutch Party for Freedom or Germany's Left Party? Populist parties have as a common denominator that they employ an anti‐establishment message, which they combine with some ‘host’ ideology. Building on the congruency model of political preference, it is to be expected that a voter's personality should match with the message and position of his or her party. This article theorises that a low score on the personality trait Agreeableness matches the anti‐establishment message and should predict voting for populist parties. Evidence is found for this hypothe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 Agreeableness and voting for populist parties is robust, controlling for other personality traits, authoritarianism,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ideology. Thus, explanations of the success of populism should take personality traits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19.
Over the years, leadership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behaviors of the leaders that determine their effectiveness. Contingency theorists, however, argued that "effectiveness of leader in any given situa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followers' characteristics", while studying the followers' characteristics, most of them were concerned with followers' work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e.g.,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perform their tasks, and dependency of the followers) and needs (need for clarity, need for support, need for supervision, need for independence, and need for leadership). But very few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low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hese personality traits influence the leader's ability to adjust their leadership styles. Moreover, the earlier studies either focusing on followers' traits or studying the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s/styles were based on the data from we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 this has been the most neglected area among the behavioral scientists of Pakistan.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at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lower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leadership styles of Pakistani workers and management. For this purpose, the study will utilize personality inventory proposed by Hofstee and de Raad (t992), and as a result, it will fulfill the stipulations of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from follower centered approach to leadership.  相似文献   

20.
犯罪人格略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探讨了犯罪人格的概念、特征和内容。笔者认为,犯罪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由于受遗传及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与主流社会规范不相符的,可能促使个体实施反社会犯罪行为的认识 偏差、需求偏差及情绪偏差等心理特征的总称。犯罪人格具有多因性、反社会性、犯罪性、广泛性、可测性及 可变性等六方面特征。犯罪人格包括认识偏差、需求偏差、情感偏差、犯罪能力及自制力等五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