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劳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可见,法律赋予了工会组织维护劳动者权利和职责,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手段是比较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天职。可不少企业职工感到。当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一些工会组织躲躲闪闪.不敢站出来为工人说话。工会的监督职能弱化.作用难以发挥。据重庆天府矿业公司磨心坡煤矿工会调查表明.目前企业工会“监督难”有四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维护职工权益的“陈代理”杨天顺四川三台县扳手厂有一位名叫陈常云的工会副主席,别看他40刚出头,却已连选连任;当了四届工会副主席。任职期间,他在企业内为职工说话办事不怕丢乌纱帽;在企业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铁面无私。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尽心尽力,先后12次代...  相似文献   

4.
近期,王兆国同志多次对工会要积极参与立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王兆国同志指出:“依法维权是工会突出的基本的职责,从参与立法和修法中维权就是从源头参与维权,立了法,修改好法,党政维权、工会维权就都有法可依。希望同志们高度重视涉及职工权益、工会工作的立法和修法。”认真学习领会王兆国同志的指示精神,积极做好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对加强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莺要音义.一、充分认识工会参与立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积极参与立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保障了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各项政治权利。中国工会是工人阶级最广泛的群众组织,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实现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必须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参与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从国家法律政策上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的整体意志,才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工会依法履行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5.
搞好“五个结合”切实实现工会的维护职能阴凤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工会组织应不遗余力地发挥对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职能。从目前看,工会组织要实现维护职能,应该从五个结合上入手。一、被动维护与主动维护的结合这里说的被动维护主要是指发生在...  相似文献   

6.
工会的四大职能,排列第一的就是维护,工会一定要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建立健全维权机构。平等协商,代表职工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就是工会从源头上、制度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工会职工生活保障工作是工会维权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广大职工最基本权益的保障,也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工会职工生活保障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这要求各级工会必须把维权工作作为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实做细。第一,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职工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与国际上有关惯例接轨而需要修改、补充和完善的机遇,通过各种民…  相似文献   

8.
尉健行在全总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工会也必须依法治会,依法治会是工会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当前在依法治会中必须要抓住重点,突出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突破难点,解决工会经费拨交难问题,应把拨交工会经费纳入法制轨道。关注热点,维护《工会法》的尊严。《工会法》是工会的基本法,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应。  相似文献   

9.
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工会工作的迫切要求,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热切期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那么,企业工会如何真正担当起维权的神圣职责呢?结合在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关键是要建立起企业“三位一体”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这是企业工会落实维权职能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是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的职责和权力1.工会对于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首先,体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劳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12,(5):59-59
湖南省宜章县总工会李安雄来稿提出.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村级工会组建要“实”.维权要“硬”。组建村级工会并不难.难的是有效运行、发挥作用和切实维权。因此.村级工会要想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权中真正起到作用,就必须做到组建要“实”.维权要“硬”。而村级工会能否做到“硬”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一是党政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胡贲 《时代风采》2011,(2):24-25
【导读】珠三角近年来活跃着一些非政府组织,它们受跨国公司资助,在一些外资品牌的代工厂建立“工人热线”,监督代工厂,专业地维护工人权益,也令外资品牌方体面地摆脱了“血汗工厂”的嫌疑。某种程度上,这些NGO(非政府组织)更像是补充了基层工会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工会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工会服从和服务大局的主要手段。新修改的《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随着劳动关系的企业化,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成为重中之重。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履行职责到位。特别是在工作安排上,必须分清主次,紧紧围绕维护职责谋篇布局;同时,也不能一强调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其它职能就淡漠…  相似文献   

14.
《福建工运》2000,(6):18-19
法律援助是一项崭新的社会保障、服务事业,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人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一条还规定,“企业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提出意见调解处理;职工向人民  相似文献   

15.
思路点滴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湖北省黄石市委副书记郭远东撰文提出,工会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充分履行维护职能。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这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注重源头参与,发挥“代言人”作用。通过工会的民主参政议政程序,有组织地把职工群众的意见和愿望向党和政府反映,变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市、县、区级地方工会要积极参加政府有关企业改制、兼并、破产、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17.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重要职责。打造一支专业化、社会化的工会法律援助队伍,提高工会工作成效是促进职工队伍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职工所在单位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总工会"高校+工会"维权模式的系统研究分析,探索了通过加强工会和高校协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法律人才,促进职工权益维护的工会维权模式。  相似文献   

18.
工会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补充,是维护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是促进企业、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减压阀。那么,工会干部、法律工作者在怎样做这项工作呢?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党中央明确提出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王地开展工作,这无疑给我们的工会工作明确了方向。这就是说,工会既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又要依法开展活动。工会的法律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但在目前,我认为工会的法律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强化“维护”职能上。这是因为: 第一,“维护”是工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它反映了工会的本质特征。工会从产生那一天起,就以维护工人的利益为根本宗旨,这是工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在社会主义阶段,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性质没有改变,其维护工人利益的社会职能也没有变,尤其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由于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还有各种腐朽力量的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损害工人利益等腐败现象。这就要求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  相似文献   

20.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会在履行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上,一直显得软弱无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面对部分职工群众合法权益遭到侵犯的现实,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一方面需要从理论上阐明这一基本职责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将这一基本职责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