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访省人大副主任、民盟四川省委主委张国辉□张健张国辉主委是个大忙人,记者数次相约,均因他太忙而未能如愿。在5月一个闷热的下午,记者终于在省人大采访了他,此时他刚从都江堰开完会赶回成都。见记者满头大汗,他连忙为记者打开空调,沏上...  相似文献   

2.
因为航班延迟,记者一行在深夜12A多才到达墨西哥中部城市萨卡特卡斯,见到LuisFlores先生(路易斯)已是天亮以后了。得知记者来到萨卡特卡斯,第二天一大早,路易斯就来到记者下榻的酒店。他告诉记者,他的妻子由于脚受伤来不了,委托他带我们先在城里转转,然后一定要请记者们去他们家里看看。  相似文献   

3.
我是新闻人,朱镕基当总理时,我关注他每一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那确是很重要的节目。中国总理答记者问的精彩一页,就是在朱镕基手上开创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不仅收录了他五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还收录了他“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在境外的演讲和答问”、“接受香港记者境外随行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乔 《中国保安》2014,(7):33-35
初见赵振洪,他正在自己的值班室里制作下一周的执勤排班表,见到记者来访,他既兴奋又有些紧张。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这位干了26年保安工作的老保安身上的朴实,还有他对保安工作的坚定、  相似文献   

5.
他很热情。当本刊记者如约采访他时,正在房间细读材料的他,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右手同时伸到记者面前。握手之后,他接着便泡好一杯茶,招呼记者就座。  相似文献   

6.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乡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生记者采访罗斯福.就地诺兰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符,请记者呼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来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日揭请他再吃一片。记者凭据之是总统的恩赐,也就把它匕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三时,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三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F去了c罗斯相又u也再吃第四片,记者啼笑皆D,实在吃不下了。这时,罗所相微笑着说:“现在已经下月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罗斯福妙语答记者@方国荣@徐来  相似文献   

7.
听说以发明505神功元气袋而闻名海内外的陕西咸阳505集团公司总裁来辉武新当选为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记者久闻其名,颇感兴趣地采访了这位民营企业的开创者。约来辉武还真不容易,他总是被友人、记者等包围着,没办法,他只好将房间的电话线卡断,这样一来,可使记者吃了不少苦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见到他。为了不让后面的等待者生烦,记者开门见山地请他谈谈对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看法及这次机构改革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来辉武思索了一下,很认真地讲了起来。他认为,这次机构改革搞得非常适时,它适应了币场经济的继续深化,加大了政府职…  相似文献   

8.
当记者与周阿林交谈时,他那谈笑风生的语言中,常常透露出超人的智慧与才气。在他身上,虽然看不出企业家的气度,但他那憨厚诚实的品质,平易近人的谈吐,却把记者深深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9.
平凡岗位见精神———记太原市煤气公司工人叶晋庆本刊记者李春生记者面前的他,中等个头,衣着朴素,一张文静而略显疲倦的脸上,双目炯炯有神。他性格内向,话语不多,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总是当记者问及才简略作答。了解他的人告诉记者,他就是这样,很谦虚,总是做的比...  相似文献   

10.
胡玥 《人民公安》2011,(13):23-28
最令记者内心震撼的是,当王会伟向记者告别的时候,他低着头,哽咽着说,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人了。他走之后,我很寂寞……  相似文献   

11.
金荣根 《现代领导》2004,(10):25-26
实现‘两个率先’,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富民。丹徒要在2008年前率先实现小康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这是日前记者在采访镇江市丹徒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沛然时,他的开场白。他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我区按照围绕富民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富民的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富民党建’,走出了一条党建与富民相互促进的新路子。”当记者向孙沛然了解丹徒区委如何开展这项工作时,他从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记者网站,一位自称新来者对早来人这样请教:你为何当记者?也许他是真心求教,也许他是对“记者”这一职业提出质疑甚而嘲弄。许多人都给他回帖了,然而那些回贴让我大失所望,而且非常愤懑。从这些记者的回帖中,我看不到对职业的激情与人生的理想,看不到有谁对自己充满希望,看不到反省与应有的悲伤,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随意与散淡,一种敷衍与游戏。  相似文献   

13.
走近马俊仁     
大连金州开发区东部距离海边还有2公里的地方,是马家军训练基地。去年年底,我们陪台湾记者驱车去那里采访马俊仁教练。联系采访是相当不容易的。直到我们已经到达大连的当天晚上,马俊仁才最后答应我们第二天10点钟去他的基地。他在电话里说:“我有半年多都没有接受记者采访了,我都让记者弄怕了。因为这次是省台办和省体委介绍过来的,又是大老远来的台湾记者,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关系,你们就明天过来吧!”而在此前,马俊仁不是说他没时间,就是说不愿见记者,顶多说个再联系。而和马俊仁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打他的手机,可他多半是不…  相似文献   

14.
孙霁 《政协天地》2011,(12):19-20
在福建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组织港澳委员赴平潭考察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中等个头、面容瘦削、神情专注、书生气十足的年轻委员。当得知他就是省政协原委员、香港荣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卢文端的公子卢金荣时,记者试图在他身上找到些许富二代的浮夸或“海归”派的高傲。结果令记者很“失望”,他彬彬有礼、坦诚谦逊的言谈,显示出他所受到的良好教育以及温和内敛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王萍 《中国人大》2014,(9):51-54
在北京市人大系统,佟克克可谓大名鼎鼎,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气场很强。但初次见面,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却是谦和、儒雅,似乎更像是一位学识渊博、谈吐不凡的学者。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慢慢发现,他平和的外表背后,蕴含着火一样的热情。特别是谈到人大工作,他口若悬河,有说不完的话,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激情。  相似文献   

16.
凉山,统战工作很重要,很重要!——访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副书记骆玉祥□胡湘莲记者曾数次拟采访凉山彝族自治州分管统战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骆玉祥同志,终因他工作太忙而未果。8月下旬,乘他来蓉开会之机,记者在新华宾馆采访了他。骆玉祥朴实、睿智,思维清晰、敏捷,给我...  相似文献   

17.
最近,香港《大公报》一记者到四川某高校采访,事先就在电话中告知:随便提供住宿,打地铺都行,不在学校吃饭。当时主人们以为只是客套,因此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后来。这位记者来了,所有该做的事做完以后,也到了吃午饭时间,未料他果真不肯到学校为他准备的地方进餐。万般无奈之下,该校以“AA制”形式,让他吃了一顿自掏腰包的午餐。晚饭,也只好由着他自己一人去了学生食堂。走之前,他拒绝了学校送给他的纪念品。 尽管这位记者一再说明,他这样做只是按照自己的职业规范来要求自己。但他的所作所为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董配永代表是新当选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给记者最早的印象,是在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列席会议的董配永代表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发言,其中说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激愤和关切,感染了会场所有人。而他下巴上那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一绺胡须更成为他的符号。在那以后,记者有过两次时间短暂的机会与董配永代表面对面采访。记者才知道,让人另眼相看的,不仅仅是那一绺胡须,他的温和儒雅,他的广识博学,他的忧国忧民,无不叫人惊叹。  相似文献   

19.
辛斌 《现代领导》2003,(11):26-26
认识耿忠平教授,是在同济大学举办的人才中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班课堂上。课间休息时,耿教授翻阅记者带给他的《现代领导》杂志,由衷地称赞说:“刊物办得不错。”俄顷,他对记者说:“我想同你谈谈‘职业经理人和民营企业’这个话题,你觉得怎样?”记者当即便答应下来。于是,一个秋色宜人的午后,记者来到文法学院,与耿教授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何博 《今日民族》2010,(4):27-31
“纳麒,男,回族,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省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回族研究会常务理事……”经过几番约请,当记者带着这份简历赶到纳麒院长的办公室,他却微笑着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让我自己说自己,不妥也不方便。”他的理由很简单,但只能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