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国农村中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和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是否与家庭经营产生了相悖,在双层经营体制中还要不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对这一问题,笔者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几方面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认为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仍将继续强调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发挥它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独立的财产主体和市场主体,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弱点也逐渐显现。如何提高家庭经营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是我国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广大农民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创办了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超过十五万个,它提高了农业生…  相似文献   

3.
股份合作──中国农村经济上新台阶的必经之路张信当前,股份合作制在我国沿海省份的一些农村,已走过自发摸索、政府试点两个阶段,开始大面积推广。笔者最近随团到山东省考察,学习了有关方面的先进经验,深受启发。股份合作制是从家庭经营向规模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走什么道路,一直是各级党政领导和全国人民十分关切的现实问题。亦是科技界、理论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经过四十余年的农业实践,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农村的稳定,首要的是政策的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连续六年获得大丰收;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 ,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 ,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 ,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 ,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目前 ,我国农业发生了从生产约束型向消费约束型 ,从资源约束型向资源、科技双重约束型 ,从农业内部自我约束型向农业外部宏观约束型的转变 ,农业已出现阶段性变化。实践证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适应这种变化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  相似文献   

6.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30多年的实践证明,以“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经营体系,对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与劳动力快速流动,我国农业经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弱者种地”“差地种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连樟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连年丰收,产量不断提高。以家庭经营为根基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向小康目标迈进。伴...  相似文献   

8.
应充分重视农村集体经济韩元钦近十年来,在继续探索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如何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贬损农村集体经济的倾向。它影响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相当的负面效果。要以农业为基础,就必须给农村集体经济以充分重视,这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并无推行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和可能,未来农业经营形式仍将是家庭小型经营,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获得农业经营的外部规模效益。虽然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大大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但它并不必然要求改变农户家庭经营的形式,而只需改变家庭经营的分散性和孤立性。那么,在家庭经营的条件下,是否必然出现y生产与大生产”、“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呢?或者说,家庭经营是否必然阻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呢?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家庭小型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把家庭小规模…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基本对策问题陈俊生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剩余,就业都不充分,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表现尤为突出。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