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今年是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前不久,两岸各地分别举办了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是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前不久,两岸各地分别举办了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台湾台北:两岸创新演绎朱自清经典名篇台湾青年乐团用"阿卡贝拉"演绎出《匆匆》,《荷塘月色》化身为双人舞,扬州弹词与评话吟唱起散文名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3)
正1月23日,"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战略合作伙伴授牌仪式暨2015年台湾青年"创业之星"颁奖仪式在福州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举办。团省委副书记陈涛、省台办副主任宋志强等出席活动。据悉,"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自去年9月启动后,吸引了60余名台湾青年来闽考察创业环境,更有5项台湾青年创业项目成为"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的首批扶持对象,项目负责人汤宁海、张进鑫、张峻诚、  相似文献   

3.
何标 《台声》2003,(1):17-17
《台声》作为沟通两岸的综合性刊物,20年来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仅以我撰写的有关两岸文学方面的作品来说,就发表过十几篇。记得最早一篇是1984年第5期刊载的《鲁迅先生与台湾青年张我军》,这篇文章首次公布了76年前台湾青年张我军登门拜访鲁迅先生的经过以及在交谈中鲁迅对台湾青年的高度评价;并附有张我军赠给鲁迅4份《台湾民报》原件的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样难得的资料,出现在我写的《喜迎<乱都之恋>归来》、《6O年前北京———台湾一座“桥”:读<少年台湾>创刊号》,《张我军与“新野…  相似文献   

4.
正暑期历来是两岸青年交流的热季,今年热度更高。台湾青年参与两岸交流的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首来族"显著增多。全国台联2018年台胞青年夏令营吸引了约1000名台湾青年,参加"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的两岸青年超过1600人,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投身两  相似文献   

5.
台声新媒体     
《台声》2016,(16)
正福州成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热土大陆广阔的市场和源源不断的机会,近年来推动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蔚然成风"。而福州地处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更是成为台湾青年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更是成为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的热土。V微博摘登1福州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强市,创业与就业机遇多,与台湾"五缘"优势深厚,成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  相似文献   

6.
书讯     
《台声》2016,(8)
正《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是台湾美学大师、百万册畅销书作者蒋勋先生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堪称"《美的沉思》姊妹篇",荣获台湾出版奖项——金鼎奖。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温州市于2015年获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首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几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努力走出一条做台湾青年工作和人才引进的特色之路。现已吸引3000余名台湾青年来温联谊交流、近700人实习创业就业、65名台湾博士任职温州高校和民企,促成50个台青创业项目和台湾团队落地。温州被台湾青年誉为"离家工作最近的大陆城市"。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
正2015年12月12日下午,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推介温州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由温州市台办、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等主办的首届"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在京知名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座谈交流会,在北京大学举行。150多位在北京高校深造的来自台湾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生参与了此次座谈交流会。据悉,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5月18日,由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在北京举办。这是该中心继去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在京知名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座谈交流会后,大力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又一积极举措。本次对接会带来温州当地高校及企事  相似文献   

10.
缪璐  沈杰 《台声》2019,(17)
<正>8月23日,2019"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实践基地"结业仪式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来自台湾的26位学员迎来了他们为期2个月实践活动的"毕业式"。这已是上海连续第四年接纳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前来实践。为鼓励有志从事两岸法律事务的台湾青年人才到大陆创业就业,2016年,上海市静安区依托区域内知名律所云集的优势,探索创立了大陆首个"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实践基地",并于次年吸引大陆知名高校华东政法大学加入。  相似文献   

11.
王博 《青年探索》2017,(1):96-102
自"太阳花运动"起,台湾青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台湾政治场域中。这场看似偶然的学生运动改变了台湾青年的政治心理状态,促使台湾青年通过一系列的后续运动和参政行为影响着台湾的政治局面。青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风向标,青年更为敏感、更为激烈,也更有改变社会积习的力量,台湾青年一代作为平民阶层的先锋,以自己情感大于理性的"非传统政治行为"向社会精英统治发起挑战。基于上述现象,本文从后物质主义视角出发,采用"价值观的代际更替理论",分析台湾青年从"政治冷漠"突变为"政治狂热"的政治文化动因。在未来大陆与台湾的对话中,台湾青年一代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台湾青年的政治心理动向也应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视角。  相似文献   

12.
正慈溪高度重视开展两岸青年交流,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与台湾青年的联谊。织好联系纽带,搭建基层交流平台。加强与来慈访问台湾青年的交流,织好联谊的纽带。重点发挥青年组织作用,与台湾南投县青工总会缔结友好关系,组织举办慈台两地青年"两岸携手·青年共进"主题活动和慈台青年工作交流周活动。活动突出"现代科技、文化传承、文明礼仪"3个元素,通过实地参访杭州湾跨海大桥、公牛集团、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慈溪市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9,(23)
<正>福建省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创、践行"以台引台、以台帮台、以台扶台"两岸相融互助的台青创基地,即台青合资创业共享服务平台。"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是大陆交由台湾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承办,旨在帮助符合条件的台湾创业青年提供5万元创业启动金,并提供咨询、培训、3年陪伴式导师辅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中荣获"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的创业者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姜锋,他背后有哪些横跨两岸的创业故事呢。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2)
正大陆惠台政策的温暖、细致和完善,让王孟筠在做好学校教职的同时,自愿成为联结桂台青年交流的"摆渡人"。在她看来,伴随大陆惠台政策"说到做到"的强度与力度,会有更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大陆发展。关于她王孟筠,1986年出生,台湾台南人。2017年7月,在台湾东海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赴大陆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就业。2019年3月份,获得了广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6)
正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马英九时期的政策被全面推翻,并重返李登辉、陈水扁"台独"教育路线,传统文化在台湾更加前途未卜。为了达到"欲去其国,必先去其史",部分政治势力大肆推行"文化台独"理念,文化传承由此也开始沦为政治纷争的牺牲品。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体系中比重的逐渐式微,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自然也会受到负面波及。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5)
<正>2月26日,由全国台联指导,全国台联文宣部、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评社"思客厨房"共同主办的两岸青年学子读书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23名来自大陆、香港与台湾的学子,共同分享交流研读《台联工作的学术风(2016)》一书后所获得的思考与感悟,聆听该书作者、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现场讲述台湾史小故事。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出席并致辞。读书会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20,(2)
正帮助云南农民这件事,这曾经是父亲的愿望,如今,也成了我的事业主线。"来了就真的不愿意走。"他认为,两岸之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隔阂,只要台湾青年肯踏出第一步,一定可以在这片创业热土上有所收获。关于他罗杰翰,80后台湾台北人。2017年通过福州仓山区彩虹桥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器进驻大陆。2019年被评为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7)
正7月底至8月初,由全国台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台湾大陆地区高校学生协会共同主办,福建省台联、厦门市台联协办的"大陆台生台湾史暑期研习营"在福建厦门大学举行。近百位在大陆高校深造的台湾硕博士生,与6位重量级的大陆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习真实、客观的台湾历史和两岸渊源,以帮助青年世代树立正确史观,增进共同认知。一时间,这一活动在两岸引起强烈反响。8月8日,6位重量级的大陆学者  相似文献   

19.
编后语     
《台声》2017,(18)
<正>台湾青年媒体人实创基地已经开张,今年寒假将迎来第二批台湾青年媒体人。未来,还会给台湾青年媒体人创造更多机会,到大陆其他的媒体单位轮岗实习,到大陆各省市采风摄影,深化台湾同胞对大陆媒体行业及风土民情的认识。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大陆媒体同行加入"台湾青年媒体人实创基地"项目,与我们同行,也欢迎有志磨练自己的台湾青年报名参与我们的新闻实训项目。让我们携手,一起共同为台湾青年媒体人培树正  相似文献   

20.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