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一凡 《今日广西》2010,(17):40-41
《西游记》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之一了,也许很多人都会问,西游记和理财会有什么关系?请听我细细道来。 其实,西游记不仅仅阐述了师徒4A降妖除魔,普度众生,力求寻得真经的故事,更多的是发人深省且意味深长的寓意。我们可以把唐僧师徒4人看作是一个公司,唐僧是总经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他的下属。每个下属都各有特色,孙悟空能力强,猪八戒人缘好,沙和尚勤勤恳恳。  相似文献   

2.
闫红 《小康》2011,(3):109
在那么长的岁月里,我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漠然,与《西游记》擦肩而过,直到看了陈思呈这部《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我生出了一种抱愧的心情:原来,《西游记》是这样的,原来,我几乎都不曾了解过它。陈思呈写唐僧"精明得内伤",写猪八戒"中用不中看的爱情",写沙僧是个混单位的,但我最爱看的,还是她这本书的真正主题:妖怪很痴情,神仙太寂寞。陈思呈也在《西游记》千篇一律的妖怪身上,看出了原本属于人类的贪嗔痴怨。  相似文献   

3.
近日,随着家人看了几集((西游记》改编的电视剧,心中不免再起涟漪,泛起了儿时的西游情结。转念间,又觉得《西游记》不愧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其中耐人寻味的东西很多。我想说的是唐僧展现出来的领导艺术,让这个四人团队的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合力。许多人说,唐僧是个用人的高手,他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诚然,唐僧能让桀骜不驯的悟空、好色懒惰的八戒和中规中矩的沙僧保他去西天取经,更有小白龙当他的坐骑,确实可见一斑,他对周围人的影响之大之深更是可圈可点,正因如此,他弱不禁风却能历经千难万险终成正果。  相似文献   

4.
正吴承恩写《西游记》的过程,与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应有共同之处,也会遇到"白骨精""火焰山",也有困难重重、写不下去的时候。但吴承恩发扬唐僧的精神,坚守如唐僧一样的信念,硬是把《西游记》写了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给我讲过孙悟空的故事,知道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当时我的想象能力还不健全,想象不出十万八千里究竟有多远,只知道远得很,不是常人所能及。我还听爷爷说过,孙悟空的本事大得很,什么妖魔鬼怪都会被他打败,什么艰难困苦他都能克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看《西游记》,特别讨厌唐僧,搞不懂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固执,不听悟空的建议,还总把悟空赶走,结果自己却被妖怪捉去。但是,当我成为一名管理者后,我开始理解唐僧的苦衷了。  相似文献   

6.
突现原形的妖怪狞笑着一步步逼近,大惊失色的唐僧一面步步后退,一面叫着:“悟空!悟空!”这是我们在《西游记》中时常见到的镜头。因此,提起唐僧,很多人都会说他是一个胆小懦弱,优柔寡断的糊涂和尚。其实,真正的唐僧——玄奘,却是一个胆识过人、精明强干的大德法师。  相似文献   

7.
论猪八戒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是吴承恩的杰作。吴承恩塑造这个艺术典型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得到了文学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几乎完全一致的肯定。但是,具体讨论到猪八戒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塑造这个典型的社会意义在哪里,应当怎样评价它的美学价值时,众说就纷纭了。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认为猪八戒是农民小私有者的典型代表。但是,对猪八戒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民小私有者,又存在着分歧。有的文章强调猪八戒“有很多长处”,“他到底是个正面人物,他的那些小毛病,只能说明他不够理想,却不能使他变成一个坏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这是历来《西游记》研究中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分歧最大的一个问题。《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是前后矛盾的,他在前七回中大闹天宫、斗天斗地,到了后八十七回却掉过头来皈依佛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形象的矛盾和转变,给《西游记》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古典神话小说。其中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描绘了他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还有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后被唐僧所救,到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众多妖魔鬼怪的故事。大闹天宫的英雄,成为皈依佛教的教徒,《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发生了如此重大的转换,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少有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任何简单化的倾向,都会带来偏颇。一、孙悟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究竟何在对《西游记》中孙悟空人物形象社会意义的评价,历来都存在着分歧。褒之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陈晋 《今日浙江》2009,(2):46-47
193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神话人物作了一段很有趣的评论.他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艰苦,七绝山臭稀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见<西游记>第67回).孙悟空很灵活,很机智,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取法的.  相似文献   

11.
论《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研究《西游记》的文章中,对孙悟空和猪八戒论及较多,绝大多数文章都充分肯定了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而对《西游记》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沙僧却论及甚少,似乎他只是西游故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就这个形象的美学价值进行专题的分析和探讨的文章,就更不多见了。  相似文献   

12.
少年看西游,读的是情节;成年看西游,读的是人物。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出彩的就是对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描摹。四人各具特色的性格特征其实也隐喻着不同的文化性格、社会角色。唐僧,他是团队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徒弟整日保护他、拯救他于妖怪的魔掌之下。可其实,唐僧只是一位“表面上的灵魂人物”,他虽善良、虔诚、执着,却生性柔弱,呆板不变通,还经常善恶不明,容易受到蛊惑。武艺不强,只会念经,全靠徒弟们打天下,当然这也说明他善于选人、用人,不算偏心,德行过硬,算是个好领导。  相似文献   

13.
吴江 《新东方》2006,(2):60-63
细读《西游记》可以发现,一条权利争夺的线索贯穿其间。取经这件事,是如来佛的西天系统为了向玉皇大帝的天庭系统争夺权利而精心布置的一个妙局,而孙悟空则是局中重要的一颗棋子。要把这件事说清楚,先要大体勾画一下天庭和西天两个系统的基本状况。玉帝的天庭系统第一个特点是昏暴无能。玉帝是天庭权力的代表,说他昏暴,从沙和尚在天上的遭遇可推断。沙和尚当年作为卷帘大将,护驾当先,出入在侧,鞍前马后,为玉帝出力不少。但因为失手打碎琉璃盏,就要被斩首,多亏人求情,还是被贬下流沙河,足见玉帝刻薄寡恩。而且还教“七日一次,飞剑穿他的胸胁…  相似文献   

14.
“敢问路在何方”是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人们自然想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踏平坎坷西天取经的故事。而今,我要告诉读者的却是这样一位不畏艰险,努力拼搏带领职工把一个百人亏损国营小厂,转变为拥有三个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每逢寒暑假,许多地方台都要重播《西游记》。此时再看《西游记》,当年幼稚的感觉荡然无存。凭心而论,倘若单独审视唐僧师徒四人中的每一个人,不是这个有弱点,就是那个有缺点:唐僧善良懦弱,却人妖颠倒,是非不辨;孙悟空大闹天宫,历  相似文献   

16.
取经     
在辞旧岁,迎新春之际,《西游记》(续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上演,唐僧赴西天取经的真诚精神再一次使我深受感动。唐僧师徒4人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如来佛试探他们是否诚心取经,传了假经。当唐僧他们高高兴兴地满载经书而归,在途中翻阅经书时,人人都被那假经惊呆了。唐僧一行只好再去费尽千言万语求取佛经,如来佛被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西方真心诚意取经的精神而感动,授以真经。  由此,我联想到我国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之间,甚至到外国取经之事,有的真心诚意取经,有的假心假意取经,有的取得了真经,有的取的假经。一些单…  相似文献   

17.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原题是《屍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与一个潛靈作怪的僵屍的门争故事?适麓尤【飞?唐僧叫孙悟空去找食物开始……  相似文献   

18.
崔岱远 《传承》2008,(1):52-53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代表的是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属于佛家所说的"空"的范畴。所以孙猴子所争的往往是个名分,比如争个齐天大圣的空衔啦,争个可以出席蟠桃大会的入场券啦什么的……总之,都比较虚。相对而言,猪八戒就比较务实喽。他一有机会就睡,永远都想着吃,时刻惦记着留在高老庄的媳妇儿。本来是因  相似文献   

19.
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西天取经,在中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故事。它流传得如此广泛和深入,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西游记》大约写成於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即中国明代中叶,作者是吴承恩。唐僧取经本来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公元六二九年(唐太宗贞观三年),青年僧人玄奘不畏险阻,只身去天竺(印度)求经,跋涉万里,历时十七年,取回梵文佛教经籍六  相似文献   

20.
吴国富 《前沿》2008,(6):185-188
《西游记》描写了猪八戒的好吃贪睡与懒惰愚拙。如果参照全真教人物的“懒惰”,则可以看出猪八戒的“懒”有懒于事务、超然于纷繁万象、明心见性的宗教含义,而作者对猪八戒的懒也表现了肯定的感情倾向,并非一味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