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他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理论,同儒家“和为贵”的管理思想、法家的法制理论相互辉映比照,成为中国传统领导智慧百花园中一枝奇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管理的理论基础是道的哲学。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无为。“道法自然。”道的本性是自然的,离开了自然的本性,道也不成其为道。“自然”的涵义,就是天然、自成、自然而然。詹剑峰先生解释老子的道时说:“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自然。”道生…  相似文献   

2.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统战工作水平林玉英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江泽民同志曾言简意赅、精辟深刻地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没有调查就没有领导工作的主动权”。这次在全国...  相似文献   

3.
周德义 《求索》2007,(9):143-145
“道”、“无”、“有”是《老子》本体论研究的三个层面。“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宇宙万物的演变都是“道”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道”之有形无实的存在称之为“无”;“有”生于“无”。这与黑格尔为代表的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西方哲学体系相比较,其论说要严谨与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4.
邹元江 《新东方》2012,(3):11-13
成中英先生对《老子》道之意象的解释有诸多可以讨论的问题。不能将具象的“水”“婴儿”“母亲”“朴”确指为“道”的意象,亦不能将“朴散为器”的“器”确指为显现“道”之无形无名的“确定的器皿”,因为这种对“道”之意象的确定明晰的解释是无效的,对“道”之意象的“正名”(立言),正是对“道”之“无名”的限定。因此,使“道”具象化,“道”的“实体的次序和概念也变得便于界定和描述”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而认为某物“反映了道”,这也是将“道”视作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即某物可成为反映“道”的对应物。显然,这是将非对象化的“道”加以对象化、客体化和实体化。  相似文献   

5.
刘水玉  黄毅 《当代广西》2009,(10):36-37
以“三干”(真干、实干、苦干)促进“四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是坚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把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的具体行动,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工作的成事之道。  相似文献   

6.
赞浙江省委的“交友之道”俞俊臣近日,中共浙江省委提出,“多交一些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朋友”。寥寥15字,可谓道出了领导干部交友之道的精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正因朋友之不可缺少,交友就必须...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发出号召,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个“高素质”就包涵了优良的道德素质。加强干部的道德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以干部道德的三个层次为重点,注重学习和实践,努力使每个干部都成为具有道德自律的人。一、“做官先做人”“做官先要做人”,“做人之道”是“做官之道”的前提和基础,是干部道德的最低层次和最起码的要求。干部的“做人之道”主要是干部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人品修养。加强人品修养,首先要解决好“做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所说的“一…  相似文献   

8.
王福革 《前沿》2008,(4):186-189
对老子哲学研究,要从整体上把握“道”的根本,进而研究“为学”的内容,明白“为道”之法,读出在“为道”生命中的信仰范导,以及“道”、“德”之关系。这样才能理解《道德经》。对“道”、“德”等问题的理解,只有在全文中才能充分。这是研究老子哲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油石坤 《开采》2002,(5):28-29
近年来,我们本着以领导的决策需要为出发点,以推动科学决策为根本目的,按照“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突出质量,注重实效”的原则,把领导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作为信息调研的主攻方向,充分利用信息调研具有传递性、客观性、广泛性的特点,遵循信息调研之道,夯实参政谋事之基,积极开  相似文献   

10.
何为君子?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君子的上乘人格,被孔子视为达圣的必经阶段。党员干部应如何具备这样的“上乘人格”呢?简言之,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党员干部专心致志于本职,就必然走向为党为人民的上乘人格之道。  相似文献   

11.
喻中 《思想战线》2022,48(1):91
在佛教盛行、道教兴旺的唐代,韩愈立足于捍卫儒家圣人之道,开辟了一个纲领性的法理命题:依道治国。就像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把法作为国家治理的依据一样,依道治国是把道作为国家治理的依据。根据韩愈的叙述,作为治国依据的道是儒家圣人之道,与老子之道具有本质的差异。儒家圣人之道的实体内容是仁义,具体体现为礼乐刑政。仁义是道之端,礼乐刑政是道之末。通过“求端讯末”,韩愈建构了一个赖以载道、据以治国的规范体系。从思想渊源来看,依道治国命题在内容上主要承袭了孟子的思想,在方法上吸收了禅宗的“教外别传”观念。从思想影响来看,韩愈的依道治国命题构成了“宋学”或“道学”的先导,为宋代的“四书”编纂提供了思想铺垫,构成了中国法理学史在汉宋之间的一个关键性纽结。  相似文献   

12.
陈朝霞 《求索》2014,(1):188-191
向警予的教育模范贡献主要表现在“师德之范、教育思想之范、施教之范”三个方面。她的师德、“以人为本”“自治心、公共心”“心智体魄全面健康发展”以及“废除考试制度”等素质教育思想在溆浦女校办学实践集中体现。她的“为师之德,教育之道”,对当下倡行的素质教育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小娟 《前沿》2009,(7):174-176
“仁学”是儒家人学的哲学,“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孔子认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仁”,就是道德。这种儒家道德行为的主要实施方式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以人为本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构建了儒家伦理型人学的道德精神体系,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加强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以及构建现代社会的道德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以水的品德和行为来比喻自己所宣扬的“道”是再贴切不过了。老子赞美水,是因为水有三德:一为“不争”、二为“柔弱”、三为“无为”。  相似文献   

15.
钱财物质.是人们生活之依靠,正当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追求不能是无限度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则.做到“欲而不贪”,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以义为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相似文献   

16.
《前沿》2009,(5):F0002-F0002
《文心之道:汉语写作论说》一书系“西部人文关怀丛书”之一,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共计22,5492字。 该书是个人独立撰写的综合性写作学论著,是作者研究“为文之学”二十年的一个小结。全书由“文原第一”、“文史第二”、“文要第三”、“文术第四”和“文评第五”五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7.
北宋苏洵著有《心术》一书,其中开宗明义——为将之道,当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这一治兵之道运用到企业管理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是立业的根本,“人心”是企业无形的资产。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感和夫认为“人心比什么都重要”、“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心的团结更加  相似文献   

18.
《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段中,对于“三生万物”的“三”究是什么,一直没有确解。我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两个“三”字,都是“气”字之误,即应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气,气生万物。”本文拟就此加以论证。 1、首先,“气”字被误为“三”字,属字  相似文献   

19.
何大吉 《求索》2011,(9):136-138
老子运用自然观照人生和社会,虚拟“自然无为”之道并将之视为宇宙万物之源和运行活动之则,以此规约人的安身立命,构建他的社会蓝图。因此,《老子》这部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虽没有出现“人性”一词,但老子的道家立论宗旨是出于人学的终极关怀,寻求人类生存根据,由此,“自然无为”便成为老子对人性的最高追求,自然人性思想也必然成为该部著作的支撑点和主导思想。本文就人性浊化的原因、后果及自然人性的回归三个方面浅析老子的人性思想,体味老子“道”“德”之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邓小明 《求索》2008,(8):119-121
庄子哲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真人”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庄子那里,“真人”最终都归本于一个关于“道”的问题。所以,“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其所确立的本体观念。庄子之“道”从“心”的角度诠释“道”,其目的是摆脱一切主观与客观的限制和束缚,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心斋”构成庄子“道”的逻辑起点,“体道”的过程诠释了庄子“真人”之“独立人格”。庄子的一生是一种超越物我和生死,力求达到与道冥同地步的非凡人生,正因为庄子身上的这种情怀,才赋予其人生穿越历史时空而不朽之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