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现年49岁的任琼华于1988年和丈夫从四川巴中来到二师三十四团七连承包土地,在七连她干了12年,没有一年亏损过,年年被评为团场的先进生产者。1997年初的一天,在机务上工作的丈夫苟红军回家告诉任琼华:团里动员机务工人买断机车,今后机务工人得自谋生路,他以后得和妻子一起种地了。"那你们的链轨拖拉机谁买了?"任琼华问他。  相似文献   

2.
<正>4月6日下午,农二师三十团七连机务工人李太高高兴兴地把一面标有"先锋文明机车"的旗帜插在了自己的机车上。今年,该团为充分调动全团机车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3.
邓文智是农一师十三团机务战线上脱颖而出的一位后生,十多年来,他积极投身团场改革,用智慧的头脑、过人的胆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与时俱进,连续15年荣获师团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农一师“劳动模范”和兵团“劳动模范”,在机务站线上树立起一面亮丽的旗帜。优秀的机车手邓文智1988年3月参加工作时种了一年地,他吃苦耐劳、热心钻研机车技术引起了领导的注意。年底由连队举荐他参加了师机务培训,从此,邓文智就与机车结了缘。1994年,邓文智被提拔为一连机车大组长,管理十几台机车。坚韧不拔,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邓文智人格魅…  相似文献   

4.
秋耕开始以来,农二师三○团机务职工曹桂新就和两名雇工每天连轴转进行耕翻作业,虽然十分辛苦,但心里却乐滋滋的,他粗算了一下,今年总收入可突破20万元。2002年开始,该团着手机务改革,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机务职工买断机车、更新农机(具)。团场在坚持农机“五统一、五规范”的前提下,鼓励机车竞争,打破垄断作业,实行双向选择。2002年,九连农机职工施俊和借助团场优惠政策,购买了一台维美德机车,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不到4年时间就还清了团场担保的购机贷款。六连机务职工卜林购买了一台凯斯8920机车,在工作中始终把承包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狠抓…  相似文献   

5.
正四师六十一团七连职工杨伟,今年46岁,他依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团场林果业惠民政策,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勤劳致富之路,成为连队率先致富的带头人。17岁高中毕业后,杨伟跟着父亲在连队种地,农闲跟着机车干活,学技术。1995年该团进行农机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机务工人个人购置农机具。杨伟果断做出决定,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和四处筹借来的资金5万元,买了1  相似文献   

6.
他干一行就爱一行,在部队连年获得嘉奖。复员后,在连队从事机务工作15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耕作质量,使职工连年获得丰收。他被农八师评为“机务标兵”,2000年又荣获“兵团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去年,职均收入由上年的6000元增加到1.5万元,而他却少收费用3万多元,他的高尚情操在群众中传为美谈,他就是石总场四分场七连职工张善荣。  相似文献   

7.
正五连副连长冯新伟,是五师八十七团建团以来唯一一名主管机务的女副连长。一位娇小玲珑的女性,怎样才能管理好连队"牛高马大"的机车和机务工人?4月20日,冯新伟向笔者讲述了她任职以来的酸甜苦辣,她说她的角色转变是由三次落泪形成的。第一次落泪:畏难现年44岁的冯新伟,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连队技术员、团生产科技术员等岗位工作,一直从事农业种植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3):63-65
干一行、爱一行,并用心干好一行;做一件事、像一件事,并竭力做成这件事——这是辽阳石化公司铁路运输部机务车间检修班班长仇安良始终遵循的工作原则。在机车检修岗位上,他已工作了40年。在这40年的平凡工作中,支撑他工作和人生的是——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农八师一五○团机务职工刘学崇和两名机车合伙人每天连轴转进行机耕作业,虽然十分辛苦,但心里却乐滋滋的,他粗略算了一下,2007年机车的收入可破48万元,成为该连农机的盈利大户。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种树,农八师一二一团八连职工赵林营一脸的自豪。他说,他种下的是树,收获的是希望。曾多年荣获团植树造林先进个人、首批获林权证书的赵林营已在八连拥有了5条林带,2.7万余棵白杨树。前些年,团场对机车实行改制拍卖,在连队从事多年机务工作的赵林营率先购买了一辆55机车,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又陆续买进  相似文献   

11.
1964年4月1日,戴明朝走出了养育他19年的老爷岭屯,登上火车头,当上了一名司炉。他暗下决心:既然务上这一行,就坚决干好这一行。 新入路的戴明朝勤学苦练,总结出了“三不烧、六不使”的联合焚火法,在全局机务系统迅速推广。后来,他从司炉走到司机的工作岗位,他把肩上的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1968年8月,段里从瓦房店机务段取回了1057号机车,这是一台破烂不堪的“费煤虎”,漏气、漏风、漏水、漏油,人人见了都头疼。领导把车交给了戴明朝,他二话没说,带领伙计们一个心眼儿扑在车上。他把机车分成几部分,按司机、副司机、司炉3个职务,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到位。最脏、最难干的活儿,他揽到自己头上。8月的天气,不干活都热得喘不过气来,可他却不歇气地干。两个月过去了,1057号机车变了样。它铜铁分明,黝黑铮  相似文献   

12.
<正>曾正权,是一师十团九连的能人,从事机务行业以来,已拥有联合收割机2台,农用拖拉机824、904各1台,各类配套农机具一应俱全。另外还种植了计划内棉花20亩,树龄在7年以上的精品枣园40亩。他每年机车上创造的收入达上百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优胜机车",着实让人羡慕不已。1979年,年仅18岁的曾正权是十团修造厂的一名机  相似文献   

13.
说起二师二十四团六连赵林帮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他们夫唱妇随,丈夫爱岗敬业,妻子忙里忙外,婆媳相处融洽,邻里团结和睦,女儿成家独立,夫妻生活美满,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丈夫赵林帮是一名机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肯钻研,工作踏实,能吃苦,别人不愿干的难活、苦活,连队安排他干,他总是毫无怨言,久而久之连队的重活、苦活、技术活都交给他来完成,每年年终结算,他总是比别的驾驶员少挣万元左右,他却没有丝毫怨言.正是这种优秀的品格,多年来受到连队群众一致认可,受到所有机务人员尊敬,被亲切地誉为机务班的老大哥,被公认为是全团的播种能手、先进机车、千米直线手.高超的水平,得到了众人的赞誉,他多次被评为团优秀青年、团先进生产者,一直被作为团机务战线的一名标兵和众人的学习榜样,激励着一代机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正>姜显全是农十师一八八团十连的一名普通机务工人,今年虽不到41岁,但从事农机作业、土地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算得上是团场机务战线上的"行家里手"了。而且,每年他都靠着农机作业和土地种植获得10万元以上的纯收入,成为团场机务工中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30岁刚出头的吴冬生,是机车小老板,圆圆的脸露出几分淳扑,他在机务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3个年头,曾多次荣获团先进生产者、先进班组、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农二师二十一团决定成立农机站统一全团机务管理,当年在三连任康拜因机车长的秦建民被团党委任命为农机站站长。秦建民上任后,面对的却是破烂的农机具、缺乏有效管理的刚刚整合在一起的机务工人和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困难面前秦建民没有被吓倒,他首先以人为本开展工作,进行全员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以多  相似文献   

17.
37岁的曾贵江是农一师三团集农林牧机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经营大户。19岁中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从父辈手中接过了坎土曼。他当过农工、机务工人,练就了农场活样样能干、样样会干的本领。 1999年,三团全面推行两费自理经营承包,他二话没说就拿出自己的积蓄,承包了200亩棉花,经过他辛勤的劳动,当年盈利5万余元。2000年,三团又对农机单位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农一师六团八连青年丁杰,1979年中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从事机务,从此与农场的机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工作23年来,丁杰在连队开过手扶拖拉机、东方红拖拉机和铁牛55型拖拉机,多次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红旗机车组等光荣称号,并受到奖励。2000  相似文献   

19.
今年36岁的涂小珍是农一师七团九连的一个普通女性,近几年,她和丈夫印志华承包了80亩棉花地,经营着一台轮式铁牛55和720轮式车,年经济收入超过9万元,是单位的"科技示范户"。1999年,七团实行"两费自理",涂小珍凭着自己以往的棉田管理经验,承包了80亩棉花地,这一年,她自己挣回了3.4万元。2000年,七团实行机务改制,全团的大中小型轮式  相似文献   

20.
"给我播种的机车车主何军,播种质量棒,服务态度好,我投他一票。"这是农二师三十三团九连职工彭胜荣说的。4月23日,该连召开职工大会,对单位所有机车人员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工人先锋号"机车。进入晚春播工作前,该连党支部、工会针对机务人员的作业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