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读<鹤林玉露>一书,深被其"一钱斩吏"的情节所感染. 故事是这样的:一日,崇阳县令巧遇一库吏从库房中走出,发现其鬓旁的巾子下藏着一文钱,问明情况后,要杖责这名库吏.库吏感到委屈而喊冤道:"一钱何足道! 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听罢,勃然挥毫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拔剑怒斩其首.  相似文献   

2.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从银库中走出来,头巾里藏有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不服气.高喊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木锯断,水滴石穿”。遂斩了库吏。“一钱斩吏”的典故,在今天对人们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也足戒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从银库中走出来,头巾里藏有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不服气,高喊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木锯断,水滴石穿”。遂斩了库吏。“一钱斩吏”的典故,在今天对人们仍有警示作用。然而,时下有些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极为放纵,认为“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能奈我何?诸如:有的人打麻将搞赌博,认为是“赌小钱,没关系”;有的人请客送礼,认为是“小意思,构不成行贿”;有的人收受礼品,认为是“小打小闹,微不足道”;有的人收受小额贿赂,认为是“小腐败,不…  相似文献   

4.
送一礼,重打二十大板,赶出大门;献一智,赏给百两纹银,待为上宾。此句出自商代。早在商朝时代,顾协任中书通事舍人,位高权大。一次他的得意门生梁生有事相求,送礼行贿。顾协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疾书此句。写毕掷笔于地,命人将梁生打将出去。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语出《鹤林·玉露)中“一钱斩吏”的故事。崇阳县某县令,一日见一库吏从库中出,鬓旁巾下夹有一枚钱,追问之,始知是从库内所拿,便要打吏。库吏不从,勃然大怒说:“一钱何足道,因此就要打我吗?你能打我,不能杀我的。”县令拿过笔来,写下了上述四句判词,于是,拔剑斩其…  相似文献   

5.
一文钱的联想季玲《鹤林玉露》中有个“一钱斩吏的故事。说崇阳一县令,某日见一库官从库中出,鬓傍的巾子下有一个钱,追问之后,知道是从库中拿的,便要打库吏。库吏不认错,反勃然大怒说:"一钱何足道,因此就打我吗?你能打我,不能杀我的!"县令拿过笔来在判决书上...  相似文献   

6.
正宓子贱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有一年,他即将前往单父县任县令,为了能更好地做县令,临行前,宓子贱专程去拜访朋友阳昼。宓子贱问阳昼:"我即将启程前往单父县任职,你有什么建议告诉我吗?"阳昼回答道:"我从小地位低下,根本不懂得治理国家的办法。不过我平日里喜欢钓鱼,掌握了一些钓鱼的技巧,我可以将自己钓鱼的经验送给您。"  相似文献   

7.
南宋官员马光祖担任京口县令时,当地权贵福王强占民房养鸡喂鸭,反状告百姓不交房租。官司到了衙门,马光祖实地勘验后,判决道:"晴则鸡卵鸭卵,雨则盆满钵满;福王若要屋钱,直待光祖任满。"明代时,一年仲春,两户农民的牛顶斗在一起,一牛死去,一牛受伤。两家主人为此大吵大闹,不可开交,当地的县令也难断此案。这天,两家主人听说太守察访民情路经此地,便拦路告状。太守问明情况,当  相似文献   

8.
睢阳县县令任延,因为政绩突出,治理有方,被汉光武帝刘秀提拔为武威郡太守。召见时,刘秀告诫任延说:“善事上官,无失名誉。”不料任延回答道:“臣听说忠臣不应随声附和,随和的臣子不一定忠诚。走正道,秉公办事是臣子的气节。上下雷同,随声是非,这并不是陛下之福。陛下要微臣善事上官,臣断不敢从。”光武帝听罢叹息道:“你讲得对啊!”  相似文献   

9.
据《新唐书·循吏)记载:唐朝时,益昌县令何易于上任不久,其顶头上司、刺史崔朴携宾客乘船春游,途经益昌县境时,通知县令派民夫去拉纤。何易于接到通知后,一个民夫也没派,而是只身一人前往拉纤。崔朴很吃惊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何易于回答说:"现在正值春时,百姓们都忙于耕种、养蚕,只有我这个县令没事干,特来效劳。"崔朴听了,深感惭愧,赶紧带着宾客们离去了。读到这则故事,笔者颇有些新的感触。这种即使在今日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06,(2)
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时,在县衙前的影壁上悬一联,表明为官之道: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清代余云焕于衙署大堂撰联: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史称“起居于寒素”的清官陶澍,37岁升任江苏道监察御史时,在官署厅堂自撰很有哲理的楹联: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被称为楹联开山鼻祖的福州籍学者梁章钜,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他在48岁授湖北荆州知府时,就题有府署大厅联云: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清县志称为“严明镜子”的湘阴…  相似文献   

11.
公心与私情     
正杨溥是明朝的大臣,曾经做过宰相。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自然就会有人来讨好、奉承,而那些奉承杨溥的人,无非是想得到杨溥的提拔、赏识,以便能够升迁。但杨溥为人特别正直,很瞧不起那些阿谀奉承之人,所以,凡是奉承杨溥的,他一个也不提拔。有一回,杨溥的儿子从老家来到京城,杨溥就问他:"你来时经过的郡县中,哪些郡守县令比较贤明呢?"他的儿子就说:"江陵县的县令范理很不好。"杨溥问道:"你为什么说他不好呢?"他的儿子回答  相似文献   

12.
漫画幽默     
就怕“老爷”这张画想起一则民间笑话。某县令酷爱画画,但水准极差。一日照着家中小猫画了一幅“猛虎图”,挂在大堂请众人欣赏。众师爷、衙役异口同声称赞:好!瞧老爷这猫画的……县令大怒,拉下去每人赏二十板子。恰巧一童子路过,被县令强拉进来赏画并当场发表评论。童子说:“不  相似文献   

13.
正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2019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妇及嘉宾欢迎宴会上致祝酒辞原文:"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2013年,我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蓝图初步绘就,成果逐渐呈现。原典: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君远相知,不道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苑》2020,(2):44-44
背景介绍1934年1月15日,红军总政治部主编的《红星画报》第1期刊载漫画《归队运动的热烈,开小差是最可耻的》。画面是两个儿童与一位开小差的红军士兵的对话,高个子女孩说:"开小差回来呀,你要赶快归队去。"小个子女孩说:"开小差,真不要脸!"开小差士兵举手宣誓道:"归队去!"  相似文献   

15.
正很久很久以前,吴生任江浙一带某县县令。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受当地百姓爱戴。邻县县令由才是吴生的发小。他欺上瞒下,鱼肉百姓,当地百姓都敢怒不敢言。一次,由才见到吴生,以嘲讽的口吻说:"你是县太爷,我也是县太爷,咱俩之间的差距为何这么大?看看我,穿金戴银,绫罗绸缎,家有良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8,(11)
日前,在全国改善民生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把为民之"道"概括为:政治上要有为民之德,心里头要有为民之情,实践时要有为民之能。这一概括很通俗,也很精辟。政治上要有为民之德,这是为民之"道"的核心。为  相似文献   

17.
"天冷了,别让在回家路上花费的时间太长……"2013年1月28日,曲靖总段富源段机械操作员陆飞在东堡拌合场加紧对养路机械进行检修。陆飞一边拧着螺丝一边哈气暖手,他说:"我们加紧工作,只为父老乡亲回家的路通畅。"在一旁检修另外一台机械的沈立生补充道:"要让更多在春节回家路上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18.
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  相似文献   

19.
正贵阳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利用互联网规范政务服务,构建了电子政务"一张网",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审批零见面"。"现在不用出门,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上轻松办理各种审批事项。"6月18日,在贵阳市政务服务大厅内,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法人代表领到刚办理的营业执照时感慨道:企业开办"一网通"平台,不仅便捷而且高效!众多的部门要跑、长长的队伍要排、耗不起的时间要等……这是过去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正清朝末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来华生活近五十年,对中国乡土社会有足够的了解。在他的著作《中国乡村生活》中,一个悲剧故事道尽了异地为官制度之下的官场丑态。明恩溥所居地附近有一户显赫人家,家中权势最高的人官至阁老或大学士。当地县令不太会曲意逢迎,又在一些事上惹到了这位阁老的儿子,被他一封家书告到了京城父亲那里。不久后,县令接到一纸调令,前往四川某县任职。异地任职、不定期调动,对于清朝官员来说是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