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为财政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奋斗》2020,(11)
正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保障工作,没有止步和放松之时,哪里有民生需求,哪里就应该有民生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在这一特殊时期,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旨归。社会事业是为确保社会团结、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社会事业与民生工作息息相关。如果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就会制约民生的改善,为此,今年的报告提出:"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民生工作特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3月17日,省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专题部署了15项举措,继年初确立办好10件民生实事之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再次升级民生工作,更加突出为民惠民富民,让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振兴成果。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是贯穿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这些民生话题  相似文献   

5.
民生,是一座“连心桥”,政府在这头,群众在那头。 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把群众期盼作为改革方向,回应了百姓诉求,顺应了人民期待。报告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6,(4):32-35
读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意分量113分钟,44次热烈掌声……在2016年3月5日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响彻人民大会堂的掌声生动地诠释了代表委员对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肯定。民之所望,本就是施政所向。翻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要求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还是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无论是加大环  相似文献   

7.
沈阳 《共产党人》2020,(1):33-35
2020年1月11日上午9时,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银川隆重开幕。自治区主席咸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郑重列岀一系列老百姓满心期待的民生实事清单。2020年宁夏“民生清单”如约而至。记者带大家看看清单上有哪些群众所急所盼的民生实事。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政府的工作目标。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开列了怎样的民生实事清单,传来了什么样的福音?更加坚定落实"共享发展"理念1月17日,陈求发省长向省人代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新一年工作总体要求中,鲜明地提出"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稳增  相似文献   

9.
民生工作关系到干家万户,一直是辽宁省工作的着力点、出发点和落脚点。省长陈政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为全省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我们一定要让辽宁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在辽宁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改善民生为主题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省信访局等六部门的负责人分别就辽宁省各项民生工作,向与会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4,(4):14-16
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77次。 深化改革贯穿全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1.
大事聚焦     
《党建》2009,(4):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定调、鼓劲,十七届二中全会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时间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梳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绩与缺憾,《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在增加对涉及民生的财政投入同时,开始加大对民生领域改革的财力投入,政府建设提速。以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方式的转变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带动推动全面改革,高层推进改革的意图清晰。政府建设在完成了一系列观念性、基础性建设,转入实体性建设阶段后。又面临众多实践性、体制性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代表们发现,报告对会前媒体等民意调查中的八大民生热点都有"回应"。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5日是开国总理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崇敬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优秀品质一直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鼓舞力量。特别是他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  相似文献   

15.
正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是省委、省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重要举措。谋群众之利,务民生之实。民生工程已成为贵州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大品牌、政府工作的大亮点、联系群众的大纽带。2020年12月27日,贵阳天气回暖,居住在贵阳市云岩区贵乌社区万江小区9栋2单元的74岁居民黄桂良走进小区新建的凉亭,就遇到居委会工作人员打招呼:"黄伯伯,又来和老邻居打牌呀!"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贵州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14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入住76.19万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2018年全省两会期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新跨越、续写新篇章、开创新未来,最重要的是践行宗旨、人民至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政府全部工作中,不断增进民生  相似文献   

17.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10,(6):8-9
这个春天多雪、寒冷,但在神州大地,“尊严”一词却特别温暖人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严”一词,第一次以民生的名义,郑重地出现在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3,(4):10-10
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市长黄奇帆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报告是一个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贯穿科学发展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20,(6)
正"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系统深入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国理政、以人为本,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人民发展事业、民生保障事业置于突出位置,全篇体现为人民、保民生的宗旨内涵、时代内涵。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