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恒 《求索》2013,(3):57-59,44
外商直接投资是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带来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基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三大效应,即技术与管理示范效应、资本积累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运用数据图形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及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运用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学关系,发现两者的确存在着长期的影响关系。最后结合实证结论,提出完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中国外汇储备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兵  韩雨 《求索》2012,(6):36-37,17
本文根据我国1989-2010年的金融统计数据,首先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净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格兰杰检验。研究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净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是决定外汇储备变动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最后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认真 《中国发展》2010,10(3):29-32
80年代以来,安徽省国际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迅猛发展。该文利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Test)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运用安徽省1985-2008年数据检验了国际贸易与FDI之间的长期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国际国际贸易与FDI之间的关系是贸易投资一体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应该注重国际贸易投资政策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4.
加快构建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之举,作为中部能源大省,推动安徽省能源消费绿色转型对促进中部地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及其单位GDP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发现:安徽省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逐年攀升,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仍占主导;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中均居前列;单位GDP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基于安徽省能源消费面临火力发电煤耗过高、工业煤炭消费向多行业分散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为安徽省如何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出了几点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对三者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研究发现,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能源消费在达到最大值之后会呈现出递减趋势,而国内生产总值会继续持增长势头,技术进步的变化趋于稳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著,技术进步作用不如前者明显,但其作用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对武汉吸引外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水平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基于1990年~2003年间武汉市基础设施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时间序列资料,描绘了基础设施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运行轨迹,对基础设施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做了相关回归分析,并得出了它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其中基础设施用货物运输量和邮电业务总量来衡量。  相似文献   

7.
胡立法 《理论月刊》2005,38(5):130-132
本文以Laura Alfaro等设计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外商直接投资产出溢出效应与金融自由化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如果一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低,那么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出溢出效应就小;反之则大.因此,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逐步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结构突变理论,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生成过程(DGP)进行了推断,并运用内外生结构突变检验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1983-2004)的结构突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洋 《求索》2012,(8):44-45,65
本文依据中国1990-2010年的宏观统计数据,运用广义差分法对存货投资和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两变量之间的平稳性和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显示:存货投资与消费价格指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消费价格指数与存货投资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据此,本文最后对存货投资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孙庆刚 《求索》2008,(9):15-17
东道国的汇率变动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认为东道国货币升值会使外商直接投资减少。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了新的安排,成为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2005年到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然而2006年和2007年进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增加趋势。本文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导向类型出发,对这一情况作出分析,同时也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在结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碳足迹测定的方式首先对长江经济带11个主要省市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能源消费效率和碳排放压力四项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湖北省服务业低碳水平;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湖北省服务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湖北省服务业低碳水平在长江经济带中位居中等偏上水平,有较大上升空间;就影响因素看产业规模与能源效率和与湖北省服务业碳排放呈现强关联,能源消费结构与人口效应和湖北省服务业碳排放呈现中等关联;湖北省有待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提升能源消费效率两个方面,提升服务业低碳水平。  相似文献   

12.
空间效应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的结果显示,中国省域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集群趋势,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和能源消费强度大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和人均GDP对碳排放总量影响显著,其中能源消费的影响最大;城市化、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论为我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控制碳排放增量、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碳减排鼓励政策和技术研发支持机制,以及各省域构建各具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碳排放关系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级单位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证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关系密切.对东部地区而言,农村金融结构和规模与农业碳排放负相关,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业碳排放正相关;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农村金融结构和规模与农业碳排放正相关,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业碳排放负相关;同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要有效缓解农业碳排放问题,不同的区域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周跃云 《求索》2016,(4):112-117
通过对2001~2013年长沙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碳排放的行业差异分析,发现:(1)工业直接碳排放总量呈逐年增长之势,能源产业碳排放量的比重在逐年上升,采选业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之势,制造业的比重近年来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是比重最高的行业。(2)大部分年份表现出工业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明显脱钩关系,这种有效的脱钩关系主要得益于工业能源效率的提高。(3)工业直接碳排放量既具有行业集中的特点,又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性,可将之划分为高碳行业、中碳行业、低碳行业及碳排放关注行业4种类型,因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特征采取针对性强的节能减碳对策。(4)具有专业化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低碳行业,对这些行业要重点扶持和努力培育,这是产业结构向低碳化、高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志强  孙慧 《前沿》2013,(12):97-98
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新疆1952-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得出新疆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每增加1%会引起GDP增长1.391%,GDP每增长1%会引起二氧化碳增长0.602%.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出,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的格兰杰原因,而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合理化问题初探王启云随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数量扩张模式向质量优化模式转轨,外商直接投资合理化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当前经济理论界紧迫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外商直接投资合理化的标志、当前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李娜 《求索》2013,(10):22-25
本文对1996—2010期闻行业工资差距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行业工资差距与消费、投资、经济增长两两之间进行效应检验,发现它们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相互关系;其次,把行业工资差距与相关变量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济模型中,运用联立方程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行业工资差距与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与投资之间存在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污染事件频发、环境保护日趋重要的今天,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亟须改变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并存现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种会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的第二产业,由此带来了大量环境污染。而要实现制造业的清洁发展,必须从源头上切断工业污染源,同时防范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分析和测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从目前中国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及动向看,还没有研究针对北京的碳排放因素进行定量分解,使得北京低碳城市建设难以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可考核性高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本文基于1999-2008年时间系列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对北京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素进行定量分解,定量测算了北京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得出经济发展是北京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能源效率是北京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能源结构对减少北京人均碳排放量贡献力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产出规模、人口效应等五个方面对江西省2004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同时运用Tapio模型对江西十大产业部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分析二氧化碳变化对于经济发展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江西省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以能源产业最为明显,产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率仍低于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各工业部门低碳发展虽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处于发展程度较低的不稳定状态,因此江西省工业要实现低碳发展的绝对减排仍存在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