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勇 《新长征》2010,(8):52-53
我们长春市南关区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围绕市委建设"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立足现有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以群众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品牌引领”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推动南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面临着西方文化渗透日渐深入,弱势文化国家的文化危机和文化主权意识逐步觉醒。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任务,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要取得这一战略任务的胜利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法治理念,并以法律的硬手段作为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升到文化主权的战略高度,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3.
余大庆 《唯实》2011,(10):92-94,87
以"苏意"、"苏式"、"苏样"为代表的传统苏州文化曾经独领风骚;当前不但要保护、挖掘、弘扬苏州传统文化,更要激活苏州文化中文化创意的基因,从而创新苏州文化。  相似文献   

4.
哈密地区贯彻落实"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要求,在"文化哈密"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实施一系列文化项目建设,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认识,形成现代文化与社会各项事业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建设"文化哈密",要突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切实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现代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行坦 《学习月刊》2012,(16):53-54
统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新时期统战文化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以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和炎黄"根"文化等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梁武波 《学习月刊》2014,(13):44-45
孝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孝"字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文化资源丰富、氛围浓厚。自南朝孝建元年设置"孝昌县"(五代后期改为孝感县)以来的1500余年间,在孝感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孝子频出,孝道盛行,为我们研究孝文化、传承孝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06年,孝感市委就提出了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2012年,孝感市委、市政府做出"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重大部署。孝南区作为孝感唯一的市辖区,在传承和弘扬孝文化方面,既具有独特的地位优势,又承载着更多更重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蔡赴朝 《前线》2011,(2):9-13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高的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一年。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做好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实现首都"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8.
夏稳 《理论与当代》2013,(10):23-24
中央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的必然要求。贵州省文化系统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为切入点,结合文化工作实际,着力解决"四风"问题;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形成一批事关文化发展大局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工作成果;以活动的成效推动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正、清、和、雅"。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江口梵净印象六道禅茶,代表着六种境界。锦江春色:"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孕育了纯中带丽的"锦江春色",外形温润大方,色如美玉,气味馥郁中夹杂着幽深的森林气息,犹如春来万象更新,生命节节拔高。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也承担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行者的角色。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企业文化落地有机结合,真正融入2万名职工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华北制药集团结合医药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品质文化"的交集点,以守正敦行为核心,以诚信建设为着力点,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版,发挥了国有企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庆存 《党建》2014,(1):53-54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气势磅礴、境界高远、艺术精湛,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典范。时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再次细细品读这首词作,不仅深切缅怀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开创的丰功伟绩,而且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有重要启迪。《沁园春·雪》以"雪"起兴,写所见所感。首句"北国风光"交代区域地点。次句"千里冰封"以静景点明季节时间",万里雪飘"以动景渲染气氛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发展"和"大繁荣",都用了一个"大"字。这个"大",既代表着高度和深度,又蕴含着速度和广度。在这个《决定》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化品牌为城市所特有,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凝聚,是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石家庄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使"开国文化"成为石家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打造石家庄"开国文化"品牌需要恢复重建"开国文化"的物质载体、深入研究"开国文化"的整体理论、全面加大"开国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升华"开国文化"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潘国玲 《世纪桥》2011,(7):31-3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辞海》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概括了"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孝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了稳定作用,在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国家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倡导孝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孝文化对现今而言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5.
廉政文化建设以"摒弃贪腐"为核心价值取向,对于倡导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角度对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寻求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6.
周放良 《新湘评论》2010,(16):25-26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从整体上看,这种资源优势、品牌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释放。为此,湘潭围绕建设"红色圣地"这一目标,提出"加快发展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7.
阿勒泰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持续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阿勒泰作为一个县级市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结合阿勒泰市文化发展的实际,笔者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郭方芳 《学习月刊》2010,(12):106-107
2010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完成襄樊市樊城区"3322"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樊城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深刻表明:现阶段,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为当代青年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空前宽广的舞台。但当代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尤其是在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旗帜方面仍然需要为之艰苦地努力奋斗。通过观察研究,笔者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当代青年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因此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着重从培养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和引领当代青年文化自觉的途径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旨在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青年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伊犁文化是典型的移民文化,对于外来文化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吸收和融化,具有极强的进取性。在多民族文化环境下,借助产业转移和国家政策的东风,伊犁民族地区要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观,走"在追赶中超越"之路,坚决摒弃"资源开采-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在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追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