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姚奕的“白俄罗斯如何抗拒‘颜色革命’”一文指出,从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到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摩尔多瓦的“雪松革命”,席卷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似有蔓延之势。但这一趋势终于在白俄罗斯刹住了车。在西方强权势力的干预下,白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像另一些独联体国家那样“变色”,卢卡申科政权是如何抗拒“颜色革命”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亚、中东北非以及独联体国家接连发生了旨在推翻当权的颜色革命。如2003年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伊拉克的紫色革命、黎巴嫩的"香柏"革命。2011年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及其所引发的"阿拉伯之春",2014年春乌克兰的"二次颜色革命"等等。这些国家公众抗议都采用了一种颜色或花朵,作为一种标识来辨认他们的支持者并代表运动的特征,故称颜色革命。颜色革命的运动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试图引进"来自底层的民主"以实现他们所倡导的社会政治转型。尽管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拥有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发生在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给世人带来巨大震撼,影响深远,而且发展趋势很难预测.作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俄罗斯与中国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这些革命的发生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客观背景.中俄两国从各自的战略利益角度来考虑,都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革命,认真思考美国的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耀龙 《党政论坛》2010,(10):45-45
“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是近十年来国际政治中出现的~个新名词,专指以某种花卉或物品颜色为代表、亲西方特别是亲美国的政权变更行动。颜色革命大多发生在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以和平或非暴力方式进行政权变更。目前,有以下国家发生过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5.
过去4年,发生在几个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曾经被西方国家看成是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香饽饽"。但现在,上演了"玫瑰革命"的格鲁吉亚、"橙色革命"的乌克  相似文献   

6.
过去4年,发生在几个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曾经被西方国家看成是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香饽饽”。但现在,上演了“玫瑰革命”的格鲁吉亚、.“橙色革命”的乌克兰和“郁金香革命”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矛盾并没有见少,相反,曾经积极参与“颜色革命”的一些人又成了新的现政权的反对派。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独联体范围内,多数的热点在逐渐降温,但也有个别的热点明显激化,总的形势是多云间晴。 不妨按地理位置,从东到西和从南到北,看看一年来独联体各国热点地区形势波折起伏的变化轨迹和目前状况: 位于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在独立之后,由于党派斗争和宗教矛盾激化,很快就陷入动乱并酿成激烈内战。以伊斯兰复兴党为主要代表的原教旨主义势力同以最高苏维埃主席拉赫莫诺夫为代表的执政当局之间,对抗的战火愈演愈烈。政府虽然控制了主要地区,但和阿富汗境内的反对派仍不断发生武装冲突,  相似文献   

8.
马秀贞 《行政论坛》2012,19(3):28-31
政府转型及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是当前我国政治学(行政学)理论研究热点之一和重大现实问题,经济转型是后危机时代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现实都表明,政府转型及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滞后已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约束,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根本路径。政府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外部压力的、被动的自我革命,存在巨大阻力,转型的难点是对阻力的克服。为此,既要创造政府转型的环境条件,又要发挥执政党领导、谋划、推动的作用,更要通过深刻的"政府革命",调整利益关系和格局。  相似文献   

9.
独联体将成为“灰色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新 《瞭望》2005,(35)
随着西方力量大规模进入独联体,将形成多种势力并存的格局,独联体各国的国际政治立场将因此变得模糊不清。8月26日,独联体成员国首脑聚首俄罗斯历史名城喀山,讨论如何加强经济、安全和人文领域合作等问题。然而就在此次峰会前夕,乌克兰、格鲁吉亚领导人呼吁波罗的海、里海、黑海区域内的“民主国家”建立“民主选择共同体”。这使独联体一体化前景及其存亡的议论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张瑞芹 《学理论》2010,(2):154-15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这一现象在大学生中间也得到了反映,出现了宗教热。本文主要对当前大学生宗教了解情况、宗教行为及价值取向的分析,提出高校就宗教渗透的对策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于时语 《党政论坛》2009,(24):39-39
在经济全球化大势下,跨国组织通过全球性发展而操纵控制世界谈何容易!日前唯一超越宗教和文化分界线,而渗透蔓延到世界各地的重要势力,实在非美国名牌大学校友圈组成的一个隐隐约约的“常春藤国际”莫属。  相似文献   

12.
吉尔吉斯斯坦事变之初,西方即将其冠名为"郁金香革命",认为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颜色革命"的继续。确实,从表面看,三场政治夺权都有相似之处:都在前苏联国家,反对派通过街头运动起事,最终赶走长期执政的最高统治者,整个事件也都有西方介入的影子。但由于国情、起因、方式、结果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吉尔吉斯斯坦  相似文献   

13.
正"街头政治"大多发生在"民主欠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迟滞是其社会总根源,民主制度未巩固成熟是其制度性特征,社会分化和选民分裂是其民众基础,国际势力的推波助澜甚或恶意促成其外部动因。1.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的偶然引发,是"街头政治"之火的"起燃点"后发现代化国家往往在急剧现代化中实现快速转型,利益格局调整所引发的问题和摩擦,需要制度改革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及时同化和消解。然而,"民主欠发达国家"往往处于现代化发展的低级阶段,经济增长缓慢,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威胁。苏东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重点转移到中国。他们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先发优势,宣称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国际通行的"普世价值",趁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强迫或引诱他们认同西方价值,从而实现文化同质化,以达到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对我国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第二,新科技革命造成的社会变迁淡化了两大意识形态的差异。有学者指出,新科技革命导致了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5.
政府转型是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互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政府在面对国际制度挑战中处于核心角色,形成和国际制度相适应的协调制度是政府转型的主要特征.通过大量的实证材料和个案分析,在对国际制度、公共政策协调和发展型政府理论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国际制度下的政府转型现象.这种现象指的是在发展型政府国家,国际制度为国内政策制定引入了全球化因素,并促使国家内部建立与国际制度联系的对口协调部门或制度.这些都有利于国际制度进一步塑造国内决策环境.伴随着国际制度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决策过程日益专业化和多元化,政府转型成为全球化时代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证研究中采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发现,国际制度会通过议事日程和规则的变化、新的配套协调决策机构的建立等来影响部门利益的表达、部门与跨部门的知识(信息)的建构、以及各部门对最后决策形成的意见、建议、交换,并导致新的国内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新思想和新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关键是要科学判断党的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所谓历史方位,就是指党在历史发展潮流中所处的位置.其基础与前提,即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主要依据和重大事件.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于我们党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依据对国际战略形势和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二是依据对国内战略形势和严峻考验的正确判断;三是依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党内形势任务的正确判断.具体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世纪之交前后国内外和党内外发生的五件大事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必须搞清楚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17.
在东亚威权主义体制下,政治领袖大权在握,推行强人政治;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专门知识和专门特长的技术精英和管理精英所组成的精英领导集团实际上掌控着国家政权,位于政治权力金字塔的顶层;军人势力对国家政治生活拥有巨大的干涉能力;推行"一党独大"的政党制度;而工商企业界和宗教势力影响有限,在政治权力谱系中的地位边缘化.  相似文献   

18.
自从有了国家以后,好的政府便成为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的政治管理模式,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我国古代称之的"善政"、"仁政",当代西方国家治理所倡导的"Good government",都是好的政府的意思.好的政府的建立必须严格遵循主权在民、权力分立并制衡以及法治的原则;同时,好的政府应树立民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公开政府、廉洁政府和效益政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1)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参与国际经济机制时,主要是熟悉和适应国际规则,期望利用国际经济机制可以提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议程设置、规则利用和制定能力较弱。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但是主要关注点仍然是贸易领域。金融危机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战略也需转型。为此,中国应坚持内外两个大局、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三个方面的统筹。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9,(41)
独联体一体化有着与世界上其他一体化组织不同的特点:一,它以承认原苏联曾经存在一体化为前提,是对苏联后经济/军事和政治窨的修复和重建过程;二,独联体是由一个大俄罗斯和11个规模不等的中小国家组成的地区黑社会集团,俄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中居主导或首领地位;三,尽管独联体把欧盟作为一体化发展的样板,但其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动静有某些不同:欧盟完全以地区一体化为目标,并从贸易、经济、货币的一体化膛步向政治、我交一体化发展。欧盟与国方的军事一体化组织-北约始终是两个不同的国家间组织,而独联体一体化几科是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