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并不是万能的,它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所谓"多数的暴政"就是民主政治中的一个显著缺陷.但是,"多数的暴政"并非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主政治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已经形成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两种模式来对抗"多数的暴政".  相似文献   

2.
密尔以自由为逻辑起点,对多数暴政问题展开论述,认为多数暴政是指世袭贵族和商业阶级运用国家制度和公共舆论对知识精英的一种侵害.其理论贡献在于对多数/少数的论述不自觉地区分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多数/少数与数量上的多数/少数.社会学意义上的多数与少数之分以建立在对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占有和控制基础之上的谈判实力作为衡量标准,其多数即在民主进程中拥有强大谈判实力的人.数量上的多数与少数之分以数量作为衡量标准,仅涉及数量上多寡的对比,其多数是指数量上的多数人. 两者的关系呈现2种可能一是两者具有重叠性;二是两者具有分离性.正确地区分社会学意义上的多数/少数与数量上的多数/少数的意义在于2个方面一是澄清理论上的误解;二是指导具体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数暴政"是托克维尔在分析民主政治发展前景时提出的并被后来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不断提及的理论假设,它有着特定的内涵、意识形态取向和政治价值色彩;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安排及其运行实践并没有使"多数暴政"在逻辑推理上的可能性获得经验层面的支持;以"防止多数暴政"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缺乏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为一种古老的决策规则,源于氏族民族制,形成于雅典的寡头政治时期.在直接民主制下它具有实体民主意义上的"多数统治"的内涵,在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下,则演变为摆脱了质量特征的纯数量标准.基于此,便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多数与少数的张力,如何防止"多数暴政"或"多数专制"成为现代民主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数规则作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有着特定的假设前提。从某种意义而言,在本质上涉及统治权的分配;从多数规则到多数统治再到多数暴政的理论推定在逻辑上基于多数与少数区分的固定化,以及无限制的多数权威与政治权力的结合;在以多数至上和平等主义为原则的民主中,可能会造成多数对少数的剥夺,但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代议制使得多数统治间接化与形式化,实际上存在的是少数精英以多数的名义实施的少数暴政。多数规则在资本主义代议民主中的真正困境始终是关于平等与自由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6.
多数原则与民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原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在民主发展的不同阶段,多数原则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简单多数原则是与古典民主相对应多数原则,它追求的是人民的统治,多数人的意志具有至上的权威.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观以公民自由为核心,为防止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实行的是有限多数原则.社会主义民主在批判性地吸收和继承以往民主制合理性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它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民主和自由统一.  相似文献   

7.
伦理悖论是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的公共问题,上升到政策层面上,众多政策制定者都希望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来弥补、甚至避免伦理两难和漏洞。以一个经典的伦理学悖论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了"多数人暴政"这个高频发生的命题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原因,通过现实事件探讨了现实生活中"多数人暴政"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影响,提出了在公共政策中可以通过法律约束、社会监督和文化感化政策来对多数人的暴政进行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以期对现实的政策制定有所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8.
多数原则是人们在民主历程中找到的具有操作性的决定原则。亚里士多德、洛克、卢梭等人都曾论证过多数原则的合理性。萨托利从程序共识的角度讨论了多数原则的合理性,但同时也看到这一原则所具有的多数专制弊端。他延续以往思想家关注少数权利的传统,并从多数与少数的可变性、少数的权利、反对者的权利等方面对有限多数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完善和发展了人们对多数原则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2)
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三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卢梭、密尔的参与思想进行梳理,考察古典伦理政治观下的参与思想:亚里士多德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权利政治观下的参与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折中调和政治视域下的参与思想:密尔的代议制政府理论,以及三位思想家对“参与”与“民主”之间关系的理解。以上论述“参与”重要性的理论都从一个侧面形成了民主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尽管不受限制的参与可能导致的暴政或极权政治的后果令思想家们谨小慎微,但他们仍提倡不同程度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0.
谈论民主,不能不论及到多数与少数的问题。民主的本来含义即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权力(统治),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各项管理活动。通常情况下,议决任何事项,如果没有这个原则,是不可能的。比之于个人君临大众,独断专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的确立,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按照这个原则,多数人的利益、意志和智慧能较好地得以体现,因此作出的决定往往比较正确,执行起来也将较少遇到阻力,错误能较易避免,发生了又能较快纠正。有的同志甚至认为,象“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大悲剧,如果当年能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事,那个错误的决议是通不过的,也许就“发动”不起来。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专制的遗毒较多,民主的传统较少,一些执掌一定权力的同志遇到重大问题,虽然常常出于好心,但习惯于个人决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