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郑文涛 《世纪桥》2007,(3):3-4,7
回顾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生产力而奋斗的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四情有机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力理论。本文主要从发展模式、动力选择、途径方式、激励机制、战略目标等方面对三者发展生产力理论和实践的差异性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具有时代性、历史性。在历史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思维,没有僵死不动的固定的思维方式。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植根于该历史时代的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土壤之中,并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发生变革。面对思维的21世纪,只有树立创新思维方式,才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的“天不变这亦不变”传统思维方式,得到了较迅速的“扬弃”。1.静态转向动态。由从固定的概念出发,循着固定的思维程序,达到固定的思维成果,过程周而复始,被动的、“被设计了的”思维方式转向动态方式。…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没有思维,人类就不可能认识世界,更谈不上改造世界。但是,人类的思维并非与生俱来,是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的,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的思维才可以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学的语言学习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抓好语言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巧设提问  相似文献   

4.
杨升祥 《党课》2014,(24):73-7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着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对许多问题的阐释,使我们透过现象,洞察本质。思维能力决定工作能力,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正确运用这些思维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才能不断增强领导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新的发展。本文仅从三个主要方面谈一些理解和认识。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抓住关键共产党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将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二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从执政党的角度提出“能否将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把生产力提到首位,认为生产力是历史的基础和出发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才能进行。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历史赋予领导干部们责任,更需要他们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涵,分析阐明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性的认识和探索。突出阐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规律的共同本质要求,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规律的创新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化把握,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实践。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个规律,按“三个代表”实践,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9.
改革不仅是对旧体制的根本变革 ,也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思想的革命。现阶段 ,传统的小生产思维方式及其所引起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意识 ,阻碍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必须进一步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自主创新和竞争开放。  相似文献   

10.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预测,他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和交往的不断扩大,各民族一定会进入世界历史阶段。习近平以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顺应世界历史新阶段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和国际安全问题多样化等现实问题,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校校园文化即为学校的培育目标、校风学风、校园环境、文化生活及历史传统等的总和。网络对师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内化、提炼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并且不断调整、充实、丰富和发展,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校园主体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建南 《学习月刊》2014,(24):41-43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素质提出的一项新标准、新要求。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方式。监狱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培育、强化和运用法治思维,才能不断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监狱工作科学发展。一、法治思维对当代监狱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学文化正全方位地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渗透到人类生活、制度和精神等各个层面。文章认为,科学文化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条件,科学文化的进步已经成为影响决策者的思维程序和方法,科学文化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了人本身的素质,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大贡献的文化形态,具有激发思维创新、推动观念进步和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个系列的价值观念 ,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两种基本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本文在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通过对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考察 ,得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发展经历了由同源走向对立再回归统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认为现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 ,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 ,但由于其哲学立足的基础是片面的 ,从而导致其理论不可能根本克服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弊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 ,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因而能够根本超越传统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的困境 ,达到二者的再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科学文化传播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探索》2004,(1):67-69
我国科普工作正在由以往单向的科学知识普及发展到双向互动的科学文化传播阶段。科学文化传播肩负着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双重历史使命。我们应将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紧密结合起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科学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科学尽快从“物化”、“神化”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加速实现科技人化,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立新 《理论学刊》2005,(7):106-108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不仅表现在它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关系,也表现为先进文化内部结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文化发展的联系性、传承性、可融合性以及发展内容的统一性、发展过程的长期性、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思维方法是人们思考和研究问题、认识世界的方法,先进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的逻辑的思维方法。先进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指导实践,才能深刻认识各种文化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从而不断获得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系统、综合、整体、联系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影响的论述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发展定势,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的主要衡量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开始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的艰苦探索,初步形成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科学理论。在贯彻实施“双百方针”和坚持“两为方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军中,在科教兴国的实践中,我们要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也必须倡导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精神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优良传统的总和,体现着科学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化内涵,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方式。科学精神的形成是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本质相联系的。科学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科学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感知和改变外部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