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立法导向的偏差,人们对合同形成了一种错误观点,把合同等同于合同书,而对合同书以外形式的合同认识不足,存在着重书面形式轻其他形式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合同形式作了新的规定,为了明晰《合同法》关于合同形式的立法意图,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合同形式的发展及法律保护进行比较研究。一、合同形式的历史发展合同形式是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最早的合同形式是允诺。在查土丁尼法典中,任何原因都可以产生允诺,包括向…  相似文献   

2.
合同解释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的解释是一项相当古老的法律制度,它伴随着合同制度的产生而产生。具体地讲,合同的解释是指法官或者仲裁员或者其它有权主体对合同所表示的当事人的意思加以阐释,以确定他们权利义务的过程。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合同当事人认识能力的差异,法律背景的不同,合同采用的词句语意含混,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常常会出现一些合同各方当事人不能求得一致理解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确定又直接影响着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现。因此,合同的解释仿佛是一座桥梁,将合同当事人的意思与法律联系起来。因而,在世界各国的合同立法…  相似文献   

3.
诉讼和解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其最能体现市场经济主体的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合意。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大多对诉讼和解制度作了详尽的规定。而且,在诉讼实务上,法官经常劝谕当事人和解,双方当事人也乐于和解而终结诉讼。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管理是我国特有的合同制度。对于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市场交易形式—合同是否需要管理 ,人们以不同视角提出不同主张。本文作者从现实的视角探讨了合同管理的性质 ,及其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因为当事人缔约时的意思表示模糊,常使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对此,法院进行各种法律解释,法律解释对于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合同原则是非常必要的。但此种必要并非意味着法官可随意解释合同,甚至以法官的意愿来变更或修正合同,从而创设当事人意思之外的“另一合同”,更非按这“另一合同”的意思表示以定适用的法律。因此,合同案型裁判的若干规则探讨是合同法理论与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司法实践中目前对行贿促成的合同效力认定莫衷一是。对于行贿促成的合同,从现有的法律规定很难直接将其认定为无效;基于"经济人"假设,其应当不是因行贿而利益受损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从贿赂治理、保护当事人利益角度也不宜将其认定为有效;而将其认定为可变更可撤销,既符合法律对合同意思表示存在瑕疵时的处理方式,也充分尊重了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更促进了相关交易的稳定,是最现实、高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黑白合同"是一种交易现象,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基于某种利益考虑对同一合同标的物签订了价款存在明显差异或者履行方式存在差异的两份合同,其中一份作了备案、登记等公示并由双方私下承诺不实际履行.在当事人持不同合同主张权利的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纠纷中,究竟以什么合同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应看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看相应合同是否存在效力上的法律否定.最高法院关于"黑白合同"效力的司法解释存在诸多问题,适用过程中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8.
采取电子数据的形式订立合同是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的。在电子合同中经常因为表示错误、当事人的行为能力而影响合同的生效。从功能上说电子形式符合书面形式的要求。对于电子合同中大量使用的格式条款的解释要立足于消费者本位。  相似文献   

9.
略论合同解释中的几个问题李红*合同系由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由多数条款组成,属于当事人自创的规范。该合同规范源自当事人的意思,在于满足不同利益,由未臻精确的语言标示。由此决定,在合同的订立或履行过程中,对其意义、内容或适用范围,难免发生疑义...  相似文献   

10.
合同变更禁止推定,是指当事人变更合同的意思表示须以明示或者默示的但不含糊的方式为之,当事人未以这两种方式表达合同变更意愿的,禁止根据某种事实推定当事人存在变更合同主观意愿的规则。我国《合同法》第78条和《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第333条规定了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推定为未变更的规则,是禁止推定规则的内容之一,但还应当对合同变更禁止推定规则从正面加以肯定。合同变更禁止推定规则包括四层基本含义:一是合同变更须以明示的方式进行约定;二是合同变更虽然未明示、默示但不含糊的更新意图属于默示的合同变更意思表示;三是任何推定合同变更主观意图的做法都是违反法律的;四是合同变更不得推定规则对主体的拘束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