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以大胆的表现形式和直白的内容,创造了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收视率,节目中嘉宾们近乎挑战底线的言论,既成就了其大红大紫,也广为社会各界非议,同时也是招致官方对节目整改的直接因素.文章结合这一现象,浅谈价值观多元化时代自由与宽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的《新闻晚报》节目是一档荟萃当天新闻精华的新闻节目。从节目的播出时间、受众群体等方面来考虑,要更好地贴近受众,让受众更轻松更愉快地接收节目提供的信息,使节目更完美,节目的形式、串联词、主持人的语言、甚至节目中的音乐等都是需要传媒人仔细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青岛电视台本土化的《有话大声说》辩论型谈话节目为例,从节目选题方向、节目组成元素以及节目叙述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地方电视台如何做好辩论型谈话节目。并且对如何调控节目组成元素,保证节目质量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总结。地方台辩论型谈话节目要求当事人要接地气、平民化,节目主持人要肩负“挑拨离间”和“息事宁人”双重责任,节目的评论员需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良好表达能力,而现场观众也成为节目的重要参与者,掌握平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使网络媒体不再满足于作为电视节目播放平台,由此,为网络传播平台量身打造的网络自制节目应运而生。网络自制节目类型多样、受众广泛、优秀节目层出不穷,例如,《奇葩说》《火星情报局》《吐槽大会》《爱上超模》《拜托了衣橱》,等等。与传统电视节目相比,网络自制节目具有运营灵活和环境宽松的先天优势,因此,在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方面取得了较佳成绩。网络自制节目紧跟粉丝经济浪潮、选题新鲜且讨论度高、节目制作精良等特点,使其在近两年实现了节目类型多样化、节目制作精细化、节目运营平台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节目存在的诸如缺乏深度和内涵、盲目讨好粉丝的硬伤有可能在将来某一天变成其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5.
《我是先生》是山东卫视推出的一档优秀传统文化节目。节目把舞台交给各位先生,发现选手的闪光点,节目弱化赛制,强化人文情怀。展示各位先生不同的授业理念、教育方式,同时关注特殊教育、偏远地区教育。呼吁大家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教育。本文对《我是先生》节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梳理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6.
电视相亲突破了传统的相亲方式,拓展了交友的范围,是现代手段与传统相亲的结合。然而由于电视相亲节目出现了一些偏离节目设置本身的问题,引发了观众对节目本身目的的质疑:究竟是相亲还是炒作?这些争议的原因主要是节目内容与形式的错位;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以及商业性与公共性的取舍。因而,要消除争议,弥合分歧的主要路径在于实现电视相亲节目本质的回归,即要规范嘉宾言行,实现权利义务与责任的统一;加强媒体责任,实现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统一;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实现正确引导与有效监管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的个性化和语言角色的个性化两方面,与传统的播报进行比较,央视2套<第一时间>节目主持人马斌跨出了传统的节目模式,对固有的主持、播报方式进行了创新,成功的在节目中融入了更多的个性化的风格,这在央视2套的诸多资讯节目主持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论电视法制节目传播过程的"双重编码"与"双重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过程存在“双重编码”与“双重解码”的现象。由于法律高度专业化的特点,电视法制节目在普通编码之前还存在法律编码的环节,电视法制节目的受众在普通解码之后还存在法律解码的环节。对于电视法制节目的“双重编码”“双重解码”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与把握电视法制节目传播的规律,从而完善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媒体中谈话节目的形式和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它的界定,深入探讨了谈话节目的特色和类型,为其发展探寻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体育赛事节目的 著作权侵权案件频频发生,刚刚进行第三次修改并已经公布的《著作权法》为体育赛事节目的 著作权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体育赛事节目不仅具有可版权的正当性基础,并且在此次《著作权法》修改的视阈下已经具备"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要件,纳入视听作品的保护范围.然而,目前学界所主张的是"广播组织权保护说"和"录制者权保护说"两种学说,二者的适用问题仍处莫衷一是的局面.因此,具体到体育赛事节目著作权保护路径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当前一段时间及未来的较长时间内的法律的可适用性,从现行《著作权法》中独创性标准的反思与重构以及构建《著作权法修正案》最为合理的立法方式两方面分别给出体育赛事节目著作权保护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播音与主持行业是一个热门行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频道节目不断增加,必然促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尤其是中西部的各级媒体人才缺口很大,为了不断提高媒体节目质量,迫切需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对于本专业紧缺的人才是:具备播报新闻、主持节目和新闻采集、编辑、制作等具体的业务技能,又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素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内地电视交友节目异常火爆,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过度娱乐化、宣扬拜金主义、收视率至上等等,应该去伪存真,确定该种栏目的核心价值。上海广播电视台《相约星期六》开办十多年来长盛不衰,成功来自于它坚持了婚恋节目的真谛,取决于它坚持将服务性、真实性、导向性、娱乐性、公益性有机结合起来。核心价值的挖掘和坚守成就了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电视观众分众化的趋势,要求电视节目必须对象化,于是,频道专业化应运而生。而节目内容的本土化,是电视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最大限度满足观众需求,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必然产物。这两方面的变革,给处在夹缝中的地方电视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方电视台要以频道专业化为契机,更新节目生产、编播观念,改变原来综合频道千台一面的模式,对节目进行本土化运营。  相似文献   

14.
播音主持是一项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创作者在艺术特有的创作思维的指导下,完成理解、感受、表达、调整的全过程。艺术思维对播音主持创作起到了统领、驾驭的重要作用。艺术思维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在播音主持创作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节目类型和节目内容中,思维方式经常交叉运用,发挥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播出季"是源自美国颇为流行的电视编排方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根据收视市场观众收视习惯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而对频道节目配置、播出安排所进行的应对性调整."播出季"对于中国电视传媒来说还处于探索发展中.在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下,电视频道按"季"编排、节目按"季"生产、播出和销售,将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 ,直播类新闻节目正以传递信息快、缩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这也是现代电视新闻所追求的表现形式 ,很多电视台都已经有了新闻直播节目。播音员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引领者在新闻类节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好的播音能树立该节目的风格 ,这也许比用许多外在的形式和构想来包装该节目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播音员又是整个传播环节中的最后一环。许多前期的准备包括记者、编辑、导播的创作劳动都要靠播音员来体现 ,传递给大众。所以播音员就象是节目的品牌 ,播音员在镜头前播…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是什么,主持人想形成独特的魅力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及节目主持人应怎样提高自己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8.
节目版式的著作权保护并非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但节目版式能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始终存在争议。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件判决的梳理,世界各国对于电视节目版式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始终没有达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事实上,一档综艺节目版式的核心与价值在于其版式创意,属于著作权法中的“思想”范畴。另外,从节目版式之间的竞争法上法益关系分析其保护出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微博迅速发展并向传统的电视媒体渗透,电视选秀节目充分利用与微博的互动来扩充自己的影响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浙江卫视音乐类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与其官方微博的互动,认为电视选秀节目应该重视微博的力量,在继承发扬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寻求与微博的互动和融合,以寻求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赛事节目日益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新媒体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网络直播体育赛事节目,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止。各地法院对于体育赛事节目的性质认定并不一致,导致采用的保护方式不尽相同。对《著作权法》的体系化解读认为,体育赛事节目性质为录像制品,应该用邻接权进行保护。未来的著作权法要以权利整合为立法路径,创设向公众传播权,以更好地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