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8,(1):47-47
为了迎接城里的客人,农民准备杀鸡。晚上拿谷子喂鸡时,他说:“快吃吧,这是你的最后一顿晚餐了!”第二天,公鸡躺在地上并且留下遗书:“咱已吃了农药,你们也别想吃咱。告诉你,公鸡也是不好惹的!”  相似文献   

2.
刘鹏 《农村青年》2011,(9):53-54
外表红彤彤的西红柿,捏起来硬邦邦的,吃起来像是没长熟;黄瓜通身碧绿带刺,“身板”笔直,顶上还有一朵小黄花……这些外表诱人但似乎有些“异常”的蔬菜,不少是在还没有成熟时被抹上“催熟剂”提前上市,进入百姓餐桌的。  相似文献   

3.
这个故事既有令人心酸的凄婉,也有使人感叹的情愫,既有屡遭挫折的磨砺,又有凤凰涅檗的重生。家住大巴山深处的青年农民严朝荣,因火与贫穷结伴,因火被死神亲吻,又因“火”与心上人结缘,这个三场大火烧出来的农民企业家一时在女皇故里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红色旅游”真的是红红火火。人们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革命圣地,亲身体验当年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情景,在深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带火了当地的经济。一些为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红色菜肴”也应运被“开发”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工友》2014,(5):6-7
4月26日下午,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鸡雀楼前的广场上,一男一女竟用纸箱摆起了临时“香案”,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鹤雀楼倒头便拜,以求在退休前落实退休待遇。(4月29日人民网)点评:正所谓“不想当司令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若人人都想“更上一层楼”,可就没那么简单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就那么多“萝卜坑”,注定了不是每个“萝卜”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尤其是在基层单位,有“质量”的“萝卜坑”更少,以至于不少人临近退休时,都还是一名普通科员。也许是害怕退休后“待遇”更低,也许是出于“面子”思想考虑,无论如何也得在退休前“使点劲”官升一级,可比起后来者又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可言,只能不顾“男儿膝下有黄金”而使出这一招“烧香求官”。  相似文献   

6.
听说有这么件事儿:有个农村小学生作文考试得了零分,因为作文的题目叫“儿童乐园”,而这位农村孩子根本就没见过什么儿童乐园。孩子的母亲愤而把孩子带到城里上学,就是为了让孩子见识见识什么是“儿童乐园”,从而“不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7.
《时代风采》2010,(9):8-8
因为公路扩建,云南大理重点文物龙首关唐代城墙被拆,破坏面积达12350平方米。对此,大理市交通局党委书记赵勇超解释说,“这是没办法的事,怎么部绕不过去。”龙首关为大理北部屏障,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也未能攻克这座坚固的城池,然而,在“发展”的名义下,厚重的古墙一时薄如蝉翼。  相似文献   

8.
“连昆明天上都没飞过”的仇和,把“仇旋风”从平原宿迁刮到了高原昆明~一治滇、种树、造城,“春城”再不平静。  相似文献   

9.
吴建军 《工友》2009,(10):34-34
在大伙眼里呀,我干事认真、心思细腻,有时候还啰啰嗦嗦的。还好,没遭人烦,职工们反而经常在背后夸我道:“干工会工作,就应该找我们吴主席这样的,人家真是个有心人呢!”  相似文献   

10.
广羽 《工友》2011,(3):18-20
“裸辞”是时下的一大热词。“裸辞”,简而言之,就是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对于“裸辞”,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裸辞”是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原则的表现;有人认为“裸辞”过于冲动,风险大;有些人甚至认为“裸辞”比裸奔更需要勇气。  相似文献   

11.
一证在手,吃喝不愁;啥事不干,年入10万。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规范行业管理,政府根据各类各等级职业资质证书人数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项目工程招投标、建设及监理审计等环节实行“门槛准入”。这项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却在实际中走样。调查发现,当前一些行业“证书挂靠”普遍,中介公司资质转租“生意”红火,已成公开的秘密,许多行业形成“有资质的不干活,干活的没资质”的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13,(1):6-6
陕西省汉阴县22岁的小伙张启敏见路边老人摔倒,请人一起扶老人无人帮忙,他自己扶起请路人拍照作证又屡被拒绝。张启敏说:“还好最后有位卖水果的女士帮了我,老人也被扶起来了。”张启敏解释说:“没立即去扶老人,是因为5年前我遇到过类似情况,那次险些被讹诈,还差点被暴打。”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09,(7):40-41
枣阳市市民杨燕林、马耀军,因用摄像机拍录枣阳法院的执法活动被拘留。事后,被拘留15天的马耀军来到枣阳法院院长田某的办公室讨说法,却被告知“我可以摄你,你不能摄我”,虽然没规定说拍摄执法可以拘留,但“法院是习惯性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14.
陈昌云 《时代风采》2009,(14):15-16
“我很激动,太激动了。我知道我们省工人疗养院有个漂亮的明楼,但没见过,今天不仅见到了,还要在这楼里住上几天,我太高兴了。”严清发老人说。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下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企业厂务公开栏的内容“涛声依旧”,竟然全都是去年的。今年的时间已经快过半了,可该撤掉的内容却没撤,今年该公开的事情也一点也没有见到。“公开栏”岂不成了摆设?  相似文献   

16.
刘强 《农村青年》2006,(1):8-10
四位同窗四载共居一室的大学生。毕业后分别创办了两个公司。其中一个是“三强”装修公司。由来自大城市的三位自诩为“小诸葛”的大学生联合创办;另一个是“龙昌”装饰装修公司。由一位来自偏远农村的被人讥为“大傻帽儿”的大学生单枪匹马创办。出人意料的是,“小诸葛”的公司垮了。而“大傻帽”的公司却火了。如今,三位“小诸葛”心悦诚服地为“大傻帽儿”经理打工。这4位同窗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不寻常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对人们具有怎样的启迪呢?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08,(7):57-57
慕名前往宁夏西吉购买土豆的崇先生在街道上转了一大圈也没见到卖土豆的农民,经询问才知道,原来当地政府出资帮助农民建地窖,鼓励农户把土豆“藏”起来,通过反季节销售,等待来年卖个好价钱。  相似文献   

18.
左大中 《农村青年》2006,(12):26-27
河北省献县地处九河下梢.境内有“钦定泛区”,自古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即便是今天,献县仍没甩掉国家级二类贫困县的帽子。在这样一个人口57万的以纯农业为主的贫困县,到2004年底.全县还没有一家企业纳税超过1000万元。,然而,到了2005年,一个20年前还吆喝着“酒干倘卖无”的农村青年,却打破这个奇迹.他的企业纳税额在献县历史上首次超过了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女村民皇甫的手机没了。2014年8月5日晚,袁庄村发生征地冲突。相比被揪掉头发和受伤送医院的女村民,皇甫丢手机还算好的。问题是,手机被抢走了,至今未还,那抢手机的人是不是涉嫌“抢夺犯罪”?村民说:“强盗行为,没理可讲!”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征地”为何被群众看作“抢地”?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说:省里很重视,成立了督导组;市、区两级也成立了调查组。然而。8月19日晚,记者接到村民电话说:“差点儿又打起来了……”8月22日晚,村民再给记者打电话,说他们和省督导组的人见了面。对方表示:督导组只能“督导”……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2006,(5):46-47
你是不是常常觉得“手头紧”?但仔细想想挣钱也不少。消费习惯日积月累,有些人可能不自觉中就造成许多浪费。专家提出几条策略帮助人们削减没必要的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